
閱讀中英鴉片戰爭的歷史,從皇上的敕諭、詔書、聖旨中,看到的是自欺欺人的狂妄自大,自以為天朝威猛,是天下共主,讓人啼笑皆非。從官僚的奏章、策論、書信中,看到的也是一些牛皮哄哄、無知幼稚的內容。如連天朝最有頭腦的林則徐都認為英兵「腿足裹纏,結束嚴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無能為。」
甚至「一仆不能復起」,其艦艇在海上能占點上風,一上陸地便活動不開,所以只要抓住英兵的這一弱點,要戰勝英人並非難事等等。從一系列的戰事中,雖也看到幾個反侵略的英雄戰士,但更多的是官場腐敗中「脫穎而出」的窩囊廢與民族敗類。官員戰敗後,向朝廷謊報軍情的奏摺,基本捏造或篡改事實,致使皇帝在看了這些戰報後瞎指揮……
人們或以為這些主要是不甚了解西方的種種誤解,並不能說明中國文化有多少缺陷,那麼我們就來看看讓中國文化丟臉的發生在1841年3月廣州的那場世界史上最荒唐的戰爭。林則徐虎門銷煙後,英國很快就派出遠征軍艦隊,侵略軍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諸地挑戰,攻陷定海、占領香港,燒殺擄掠,氣焰囂張。

1841年1月底,道光皇帝發布對英宣戰詔書,隨後任命宗室大臣奕山為靖逆將軍,湖南提督楊芳為參贊大臣,趕赴廣州指揮攻剿事宜。而此時已在廣州的欽差大臣琦善卻一味向英軍妥協,默認英軍對香港的占領。2月,英軍進攻虎門,提督關天培殉國,守軍潰敗,珠江口門戶被打開,英軍長驅直入。3月初,省城廣州已然在英艦炮火的威脅之下,道光一怒之下,下令將琦善革職拿辦。3月5日,參贊大臣楊芳抵達廣州,因主帥奕山尚未到達而成為清軍前線的最高指揮官。楊芳一到,廣州百姓「歡呼不絕」,「官亦群倚為長城」(《夷氛聞記》),似是救星到了。
楊芳一方面著手部署廣州防務,一方面接手對英交涉。交涉很快失敗,英艦進攻日益兇猛,打下獵德、二沙尾炮台。楊芳看到英軍炮火威力強大且落彈準確,認為此必為邪教妖術,「夷炮恆中我,而我不能中夷。我居實地,而夷在風波搖盪中。主客異形,安能操券若此,必有邪教善術伏其內。」(《夷氛聞記》)中國傳統文化中有污穢制邪術的古訓,或說有巫師告訴他,如果打仗時能將馬桶,尤其是女人的污穢物對準英夷的炮口,便能以邪制邪。
於是,楊芳傳令當地保甲,遍收民間使用的馬桶、溺器,裝滿女人的糞便、穢物,令載於木筏小船,布滿海上江面,要求將馬桶、溺器之口對向敵艦炮口,以為如此便可破其炮火之妖術。又在省河上釘築木排竹筏,在上面安放馬桶,桶內同樣裝滿糞便,或塞進毒藥桐油,以為可以阻擋英艦的前進。如此部署只是苦了廣州城裡的人家,沒了應急時的要緊家什,著實不「方便」。
英艦指揮官從望遠鏡中看到水面上的木筏馬桶,聞到了水面上的熏天臭氣,以為是什麼新式武器,當即下令開炮,將木筏馬桶打得箍裂板飛,艦隊在海上橫衝直撞,勢如破竹。戰爭從3月16日打到18日,英軍勢不可擋,當駛近岸邊時,炮台上已空無一兵。18日下午登陸,占領一系列炮台與十三行商館。而清軍被打得一敗塗地,單18日一天的戰鬥,天朝就丟失六座炮台,損失一百二十三門大炮,二百多名官兵陣亡,而英軍無人死亡,才六人受傷。省河兩岸諸軍事要地失守,英軍兵進城下,楊芳指揮戰事不到半月時間便只得妥協投降。

他不顧清廷禁止與英通商的嚴令,派官員赴英艦乞求停戰,當天簽訂《停戰貿易協定》。當時有詩嘲諷:「糞桶尚言施妙計,穢聲傳遍粵城中。」而楊芳一再向朝廷報捷,說天朝打了大勝仗,卻又彙報說與英國鬼子「先通商暫作羈縻」。道光皇帝一直被蒙在鼓裡,只是覺得既打勝仗就不該再通商,氣憤後也就給楊芳一個革職留任的處分。
湖南都督楊芳是當時清廷最出色的將領之一,貴州松姚人,據說「少有幹略,讀書通大義」。他十五歲參軍,因戰功而不斷升遷,年輕時以平定川楚白蓮教和河南天理教叛亂而聞名,最大功勳是十六年前任陝西提督時,為平定新疆少數民族叛亂,率軍狂奔千里將叛首張格爾擒獲。楊芳在當時那些四肢發達的軍官中,應算有些學識,所以一路建功,春風得意,獲得道光皇帝的重賞,晉封御前侍衛,三等果勇侯。1841年臨危受命,楊芳已界七十一歲高齡,是久經沙場的名將,道光皇帝此時委以如此重任,實寄以厚望。然而這位中國名將在西方的先進軍事科技面前,卻設計出如此荒唐的戰術策略。同時還「終日為購買鐘錶洋貨為事,夜間則買俏童取樂」。楊老將軍不但與妻妾、妓女快活,還玩弄男童,是個同性戀者,真是英雄自古多風流。
尤其令人詫異的是,這場「大糞之戰」上演之時,民族英雄林則徐就在廣州。

楊芳是他的老部下,林公做湖廣總督時,楊芳為湖南提督,兩人關係非同一般。從3月5日到18日的十四天之內,兩人見面十一次。後來,楊芳乾脆住到了林則徐的寓所,一住就是八天。廣東士紳筆記中載:「楊候初來,實無經濟,惟知購買馬桶御炮,紙紮草人,建道場,禱鬼神」。可以說此戰的策略部署乃至戰爭整個過程,林公完全是圈中謀劃之人,卻不見這位最有頭腦的民族精英對此有什麼阻抑的言行。而從兩人如此親密的過往來看,或許此戰略戰術是兩人的共謀也未可知,至少可以說林公對此戰術是認可的。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