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雖然割地很多,但領土在當時卻是世界第二 一提到清朝的領土或疆域,很多人就會想到不平等條約中的割地,清朝雖然割地很多,但領土在當時卻是世界第二。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清朝的領域以及當時的附屬國。 1、清朝領土 1760年,平定準噶爾汗國的清朝疆域達到極盛,東北與俄羅斯帝國分界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與外興安嶺,這條疆線直到鄂霍次克海與庫頁島;正北與沙俄分界薩彥嶺、沙畢納依嶺、恰克圖與額爾古納河;西北與哈薩克汗國等西北藩屬國分界薩彥嶺、齋桑泊、阿拉湖、伊塞克湖、巴爾喀什湖至帕米爾高原;西南與印度莫臥兒帝國、尼泊爾、不丹等國分界喜馬拉雅山至野人山;正南大致上與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分界相近,但清朝尚獲得緬甸北部的南坎、江心坡等地;東與日本、琉球分界日本海與東海,與朝鮮王朝沿圖們江、鴨綠江分界;清朝還有台灣、澎湖、海南及南海的南海諸島(時稱千里石塘、萬里長沙、曾母暗沙),極盛時期總面積超過1350萬平方公里,為當時世界第二大國土面積國家。至晚清1908年縮水至1135萬平方公里。 2、清朝的屬國 朝鮮:歷史上曾經叫高麗,這個目前很出名的國家,卻和中國有這很大的關係。我們看韓劇,裡面都是皇上皇后的亂叫。如果那時真的這樣叫,大清皇帝不殺你,也得給個重處分。直到1897年的時候,朝鮮的大王才開始稱帝,因為從這年開始,朝鮮不再是中國的屬國了。 琉球:14世紀開始,就一直是中國的朝貢國,1652年歸化清朝。19世紀中葉,日本強占琉球。琉球國王在1879年曾兩次密令紫巾官向德宏,到天津拜謁李鴻章,請求清政府問罪日本。後來,又派出一個龐大的使團,長跪於總理衙門,希望清政府看在「俯憐200年效順屬藩」的份上,救援琉球。奈何大清國力衰落,長跪也沒能挽救琉球國的命運,琉球國終成日本沖繩縣。 越南:今天鬧得甚歡的越南,順治十七年(1660年)歸化。19世紀的中法戰爭,中國是戰勝國,卻在1885年6月簽訂了《中法新約》,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 南掌:現在的寮國,史上一直是中國的屬國,雍正時期歸化,1893年終結關係,寮國成為法國的保護國。 暹羅:順治三十四年歸化,1855年結束宗藩關係,於是,有了今天的泰國。 緬甸:1769年的乾隆時期歸化,到19世紀末期,英國的搗亂,清朝的式微,宗藩關係結束。 廓爾喀:且稱之為當今的尼泊爾吧。其實,鼎盛時期的廓爾喀,土地面積約為今天的尼泊爾的3倍。太平天國時期,廓爾喀國王上書朝廷,要求出兵幫助鎮壓太平軍,被清朝婉拒。直到光緒時期,才脫離了中國。 蘇祿:這個不能不提,現在在南海鬧得最凶了。早在1726年,蘇祿就歸化清政府,在1754年的時候,蘇祿國王數次上表,請求以國土、丁戶入中國籍,但被乾隆婉拒。到1851年,西班牙艦隊橫衝直撞,清政府自顧不暇,蘇祿被置於西班牙麾下。蘇祿即現菲律賓蘇祿群島一帶。如果當時乾隆答應其入籍,也許當今與菲律賓就不存在南海爭端了,這當然只能是戲說。 清朝時,中國的屬國大約近20個,除了上述8個外,還有位於現在巴基斯坦的坎巨提,位於俄羅斯的浩罕、布魯特、薩克,位於烏茲別克的安集延、瑪爾格朗、塔什干,還有現在的阿富汗、不丹、錫金等。冷眼看,這些歷史上我國的屬國,今天跟我國的關係,有的友好,有的摩擦不斷,想想歷史,滄桑悠然。 清朝雖然割地很多,但領土在當時卻是世界第二,所以我們還是要承認清朝的功績的。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