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明帝末年,六鎮起義爆發,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這場風暴中主宰後來近半個世紀的英雄人物逐一登場,在戰火中經受錘鍊,見證一個偉大時代的誕生。
公元532年,高歡取代爾朱氏,把持朝廷,當時關中的賀拔岳名義上向洛陽稱臣,實際卻割據一方,為便控制,高歡欲調其為冀州刺史。
賀拔岳猶疑不決,此時他手下一位將領,自請前往并州為他一探虛實。
於是在晉陽軍營中,高歡接見了這位部將,高歡大概不會想到這便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對手——宇文泰。
宇文泰,字黑獺,鮮卑宇文部後裔。北魏初年,宇文部便以歸附,徙居六鎮之一的武川,至宇文泰時已歷五代。
六鎮起義,武川是起義軍攻擊的重點,宇文家族也捲入戰爭,宇文泰隨父東逃後,先後被收入鮮於修禮和葛榮的隊伍,在與北魏對抗中他的父兄皆戰死,宇文泰卻從中習得常人沒有的隱忍。
爾朱榮鎮壓葛榮後,對宇文泰有所忌憚,欲除之而後快,但宇文泰慷慨自陳,爾朱榮聽了很受感動,不但改變了主意,還任命他為統軍。
之後命其隨賀拔岳西進關中平叛,關中格局初現端倪。當賀拔岳部在關中平叛時,高歡也沒有閒著。
爾朱榮死後,高歡獲得六鎮將士指揮權,之後起兵討滅在北魏前後稱霸五年多的爾朱氏。
高歡
之後便出現前文所述那一幕,高歡接見宇文泰後,對這位年少有為、品貌不凡的將領很是欣賞,想留為己用,但宇文泰婉拒星夜西歸。
宇文泰回到關中後對賀拔岳說高歡絕非人臣,建議他經營關中,與高歡對抗。賀拔岳聽從他的計策並派人與孝武帝聯繫,北魏分裂的種子已埋下。
高歡對關中的賀拔岳心存忌憚,便誘使侯莫陳悅於公元534年殺死賀拔岳,賀拔岳死後,他手下這支主要由武川鎮軍人組成的部眾群龍無首。
在那個動盪的年代沒有首領的軍隊要麼被其他力量兼并,要麼成為亂世孤魂,為自保他們協商一致推舉宇文泰為新的領導人。
歷史從這一刻起,將發生巨大的轉折。宇文泰,這位彼時年紀不過二十七八的青年,就靠著這支部眾在關中創業,而這支部眾也將決定今後二百年的政治格局。
當然,事情的經過並非那麼一帆風順,宇文泰當時鎮守北面的夏州(今靖邊縣),他聽到賀拔岳被殺的消息後,立刻輕騎趕往平涼。
同時行動的還有一手策劃賀拔岳之死的高歡,他派侯景西進,名為安撫,實為收編。
在安定,侯景與西歸的宇文泰狹路相逢。宇文泰馬上明白了他的來意,當即大喝:「賀拔公雖死,而宇文泰尚在,卿欲何往?」
侯景,這位日後在南梁掀起驚天駭浪,在台城餓死梁武帝的桀驁武將,面對此時的宇文泰,卻完全委頓下去,對曰:「我猶箭耳,隨人所射,安能自裁。」然後掉轉馬頭,原路返回。
侯景的退縮,也促成一段偉大傳奇的開始。宇文泰到達平涼後整編了賀拔岳的部眾(其中包括李唐先祖、六大柱國之首的李虎),聚攏起自己起家的資本。
之後宇文泰橫掃關中,剿滅侯莫陳悅部,迅速崛起。此時於謹向他提出了下一步發展規劃——挾天子以令諸侯。於是北魏境內形成了洛陽、晉陽、關中的微妙格局。
公元534年,魏孝武帝正式與高歡決裂,宇文泰派兵迎帝入關(日後位列六大柱國第三的獨孤信也隨孝武帝入關)。高歡悔恨之餘,只得另立一位傀儡皇帝,北魏從此分裂為東、西兩魏。
短短數月間,宇文泰就從一名不起眼的小人物,發展為足以與高歡對抗的勢力,一時瑜亮的二人開始了長達十幾年的宿命對決。
但當時的情況,無論人口還是兵力,東魏都強於西魏很多,要踏平關中,統一北方,對高歡來說似乎並不困難。因此從534年到546年,東西魏之間兵戈不斷。
其中尤以沙苑之戰最值一書,這場戰爭堪比赤壁之戰,後者奠定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局,而前者則而奠定東魏、西魏、南梁鼎立之勢。
公元537年,宇文泰率軍一萬攻下弘農,高歡將二十萬大軍兵反擊。兵力懸殊巨大,於是宇文泰率軍埋伏在沙苑(今陝西大荔)的蘆葦叢中,一舉擊潰西魏大軍,創造了又一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從此西魏政權紮根關隴,高歡再也沒能踏足關中。
宇文泰一邊遣大將守住潼關,據守關中大本營。另一方面,收整關中,勤於內政,他重用名臣蘇綽,在關中進行富國強兵的改革。在一次次戰爭中,西魏不但沒有被消耗,反而逐漸壯大起來。
公元546年,高歡已步入天命之年,老則老矣,但澄清宇內的宏願依然不變,這年他徵召十幾萬大軍,討伐西魏。首要目標——玉壁城(今山西稷山縣),在這裡與北魏將領韋孝寬上演一場經典攻防戰。
玉璧城下,高歡苦戰六十餘天,喪師達七萬,城池卻屹立不倒,高歡愁悶無處發泄,在一片《敕勒歌》的歌聲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終年52歲。
高歡死後不久,侯景反,天下亂,先投西魏,後歸南梁,宇文泰乘機控制了漢中之地。
侯景之亂後,南梁蕭繹集團與蕭紀集團發生火拚,宇文泰與蕭繹結盟,趁機據有整個富庶的蜀中之地。
公元554年,又命於謹、宇文護等率步騎五萬,進攻江陵,誅梁元帝,獲幾十萬俘虜及大量財物,並搜羅大量文士遷入關中,盛唐詩歌繁榮的種子自此埋下。
東魏、西魏、南梁三國中原本最弱的西魏,在宇文泰的率領下,一躍成為最強國,已有俯視天下的氣魄!
然而宇文泰一代英雄卻也敵不過天命,於公元556年卒於雲陽,年五十,此時,距離最終的一統,尚有一段距離,一世坎坷,一路拼搏,是憾,是恨,是哀?
宇文泰雖死,但是他生前所做的改革,仍繼續發揮作用。尤其是他開創了一個全新的統治階層——關隴集團,這個集團取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士族,成為決定日後中國兩百年政治格局的新生勢力。
關隴集團以八柱國為代表,宇文泰也是柱國之一,名義上與其他人並列,但其實是「位總百葵」,另外西魏皇士元欣,只是掛個虛名而已,沒有兵權,所以稱六柱國更恰當一點。
我們可以看一下這個集團,六柱國之首的李虎,他的孫子李淵就是大唐這個史詩般王朝的開創者;之二的李弼,有個曾孫李密在隋唐之際很是風光了一把;之三的獨孤信,他有七個女兒,其中三個分別成為北周明帝獨孤皇后,大唐元貞皇后(李淵稱帝後追認),隋文帝獨孤皇后,這才是真正的國民岳父。
獨孤信印
六柱國下一級是十二大將軍,單說一位叫做楊忠的,乃隋文帝楊堅之父,而楊堅則完成了最後一統的歷史任務。
所以日後無論是楊堅篡奪北周政權,建立的隋朝,還是李淵代隋建立的唐朝,事實上都是出自關隴集團,而開創這個集團的正是——黑獺宇文泰!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