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位圓寂有舍利子女尼,出身名門閨秀,寄茶給毛主席回信贊好

釋寬能法師(1895~1989),俗名龍六緯,祖籍廣西臨桂,廣西桂平西山洗石庵主持,中國現當代著名比丘尼,世界上第一位圓寂後有舍利子的女尼。著有在佛教界影響頗大的《三乘教義》一書。

其祖父、叔祖在光緒初年曾任翰林院編修、知縣等職。父親是清末優貢出身,當過知縣、大學校長等職,釋寬能雖然出生於書香門第、官宦之家,卻在少年時代起即飽嘗人生憂患,時逢戰亂之世,一輩子曲折、悲慘,富有傳奇色彩。

她生於上海,後隨家遷到廣州,12歲升入廣州女子師範,15歲畢業後突得掉發怪病,一直未愈。1920年開始鑽研佛學。民國13年(1924),她戴上假髮到北京國民大學經濟系求學。因受不了同學的歧視和嘲笑,不久退學回家。當時其姐在南京政法講習所任所長,併兼女子中學校長,邀她到這兩所學校任會計主任和事務主任。後其姐因受丈夫精神折磨,鬱憤而死。姐夫想娶她為妾,她憤然拒絕。種種遭遇,使她產生遁入空門的念頭,並於上海玉佛寺出家,先後拜印光、圓瑛兩位法師為師。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她遷回老家桂林,與人合資開辦鋸木廠,辦素餐館、居士林和夜校,弘揚佛法。抗戰勝利後她年已半百,職業無著,借貸無門,不久住進梧州西竺園尼姑庵。1947年到廣東曲江南華寺受具足戒,戒師虛雲和尚賜其名「寬能」,並將雲門宗法脈傳給她,為雲門宗第13代,法號「妙虛」。1949年9月,應廣西桂平佛教界邀請,寬能尼師任桂平洗石庵住持。

建國後,桂平縣人民政府仍命釋寬能主持西山佛務。她大力推行新佛教主張,號召信徒們走「學術化、生產化」道路,提高佛教徒知識水平,博學慎思,恢復僧眾在學術界地位;在生活上要求自給自足,以西山為實驗場培植西山茶,使建國前夕一度瀕於絕跡的西山名茶得到恢復和發展。

1954年,釋寬能和眾尼姑為表達對共產黨和毛主席的感激之情,把收穫到的一些茶葉精選了1公斤,寄給北京毛主席。毛主席收到茶葉後,立即委託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室寫去一封熱情洋溢的鼓勵信。信中說:「你們在茶葉生產上獲得顯著成績,這是很好的。希望你們今後繼續努力,不斷地提高產量和質量,以滿足人民生活的需要。」這應該算是新中國第一道有關種茶的「最高指示」了。第二年夏,釋寬能又給毛主席寄去1公斤茶葉,可是毛主席不再接受了。他囑咐秘書室寄回茶葉款,並寫信傳達以下指示:「最近,中央已作出決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准接受禮物。這次寄來的茶葉作價寄回。」釋寬能法師和尼姑們收到信後,非常感動。

1964年,釋寬能法師被推選為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文革」結束後恢復宗教信仰自由,釋寬能仍回西山洗石庵主持佛會,恢復茶葉生產。她重視佛事,潛心研修佛學,使西山佛會成為我國佛教創新組織,也是廣西佛教協會所在地,在全國享有較高聲譽。美麗的西山也因之成為廣西著名旅遊勝地,一些信奉佛教的國內外賓客,更以遊覽西山佛教勝地、謁見釋寬能法師為榮。

釋寬能曾為廣西自治區政協委員、桂平縣人大代表和政協副主席。1984年桂平縣佛教協會重新成立,釋寬能任會長。她曾說:「對我來說,真正的解脫是在我來到西山,更確切地說是在桂平獲得解放之後。我經歷過三個朝代,最好是共產黨。」

釋寬能法師精研佛學,寫了《三乘教義》一書。南京毗盧古寺園瑛老法師讀後曾作詩稱讚道:「善根宿慧有前因,好似蓮花不染塵;矢志保貞歸佛院,楷模巾幗有斯人。」

1989年釋寬能法師圓寂後火化得舍利子3顆,作為世上第一個比丘尼的3顆靈骨舍利子,聲名遠播海內外。有佛學常識的人都知道,舍利子乃世間極為罕見之物。據佛教《法苑珠林》一書記載:佛祖釋迦牟尼圓寂火化後有舍利子,爾後漫長的兩千五百多年時間中,只有屈指可數的幾位高僧火化後有舍利子。而女尼火化後有舍利子,釋寬能老法師實為佛教史上首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5292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