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小國國王葬在中國,曾表示想要加入中國,但遭乾隆婉言謝絕

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坐落在山東省德州市城區北營,安葬著大明帝國的藩屬國蘇祿國的一位國王——蘇祿東王巴都葛叭哈喇,這裡的蘇祿國即是今日菲律賓。

可能有些人會很納悶,為什麼在這個地方會埋葬著一個外邦國王呢?

這就要從明代說起了。

資料顯示,蘇祿國在中國明代就同中國開始了密切的友好來往。

公元1417年明永樂十五年,蘇祿群島上的三位國王東王巴都葛叭哈喇,西王麻哈喇葛麻丁、峒王巴都葛叭喇卜率領家眷一行340人組成友好使團,前往中國進行友好訪問,受到明永樂皇帝朱棣的隆重接待,愉快地訪問了27天。

辭歸時,永樂皇帝又加封三王黃金、白銀、玉帶、錦帛等,派專員沿京杭大運河南下還國。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蘇祿東王在取道山東歸國途中,不幸遭疾,於公元1417年9月13日病故於德州。

永樂皇帝聞訃,深為哀悼,遂派禮部郎中啟帶祭文趕赴德州,諡號「恭定」以藩王之禮厚葬東王。

東王長子督馬含率眾回國繼承王位,王妃葛木寧及次子溫哈喇、三子安都魯和侍從十餘人留居德州守墓。

從此,在中國的土地上,就有了這座獨一無二的外國國王墓。

公元1713年清世宗雍正九年,根據東王后裔入籍中國的請求,摺奏清廷,題定以溫、安二姓入籍中國,成為中華大民族中的一員,東王后裔迄今已傳至21代。

1726年(雍正四年),蘇祿國王遣使到清廷朝貢。1754年,蘇祿國王上表請以蘇祿國土地、丁戶編入中國版籍,乾隆帝婉言謝絕。

1851年,西班牙侵占和樂島,清朝與蘇祿王國的交往遂告中斷。

現在想起當年乾隆大帝若知道200多年後,彈丸之地有竟有擾中華之野心,當年定會將其納入中華版圖,免得橫生了如此多的枝節。

作者:頭條號 / 史歌長輪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5174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