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知道,中國原本是令世界各國望而生畏的「東方帝國」,美國也好,德國也好,比利時也好,日本也好,這些國家都不敢跟中國滋毛兒。
中國的皇帝也以「天子」自居,稱這些國家為「蠻夷」,教化未熟的劣種。
可是到了清朝後期,中國的氣場漸弱,「蠻夷」越來越猖獗,最後竟拿刀動槍,對「天子之國」大肆侵略。
這是為什麼呢?
中國的武器裝備比這些「蠻夷之國」遠遠落後了。
而造成中國武器裝備落後的皇帝是誰呢?
是康熙。
康熙一朝,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還算是可以的,各國對中國還是相當尊敬的。有少數不服的起來鬧事兒,也都被康熙鎮壓了。康熙能平定邊亂,主要是當時武器裝備在世界上相對領先,軍事打擊力量令人生畏。而這一切,完全歸功於一個人,那就是火器製造專家戴梓。
戴梓是浙江仁和人,生於清順治六年(1649)。此人博學多能,通兵法,善製造火器。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之亂」,戴梓製造出「連珠火銃」,助康熙平息了叛亂。
康熙十九年(1680年),康熙帝授其戴梓翰林院侍講,入南書房參與纂修《律呂正義》。
康熙時期,西方各國的武器裝備在不斷發展,他們都眼饞中國這塊肥肉,想跑過來咬幾口。可他們不知道中國的軍事力量如何,便接連不斷地派使者到中國打探虛實。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荷蘭派遣使者來到中國,向康熙帝進貢了一把「蟠腸鳥槍」,以顯示他們的軍事力量。康熙是一個很不服輸的皇上,他知道中國沒有這種槍,但嘴上卻說:「你們這麼不算什麼稀罕物,回去的時候,朕送你10支!」
隨即,康熙帝命戴梓立即仿10支「蟠腸鳥槍」回贈荷蘭使者,荷蘭使者拿著羞愧而去。
不久,西班牙、葡萄牙又向康熙進獻 「佛郎機」火炮,以顯示他們的新式武器,康熙帝同樣把「佛郎機」臭貶一頓,然後讓戴梓立刻仿造。戴梓只用5天時間就造出了「佛郎機」,令西班牙、葡萄牙使者瞠目結舌。
他們回國以後如實向主子報告,他們的主子當然也沒敢再滋毛兒。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曾向康熙炫耀,說他們國家發明了「衝天炮」,並鼓吹說「衝天炮」只有比利時人才能造。
康熙很不服氣,讓南懷仁造出一門來。南懷仁領命後就開始製造,但造了一年都沒造出來。
康熙一通嘲笑後,說這種炮大清早就造出來了,過幾天就讓南懷仁看。
說完這話,康熙立刻命戴梓製造「衝天炮」。
結果,戴梓只用8天就把「衝天炮」造了。此炮又名「子母炮」,炮長二尺一寸(約 0.672米),重約300斤(約180千克),便於攜帶。鑄造炮彈外形如瓜狀,每枚重20~30斤,內裝「子彈」,此炮發射時,「子在母腹,母送子出,從天而降,片片碎裂,銳不可當」,其威力已與現代迫擊炮相仿。

康熙非常高興,為此炮賜名為「威遠大將軍」,還把戴梓的名字刻在了炮身上。

這種火炮,後來在平息噶爾丹叛亂時立了大功。

戴梓讓比利時人丟了臉,南懷仁懷恨在心,誣陷戴梓「私通東洋」,康熙也不問青紅皂白,把戴梓流放盛京30多年。
戴梓窮困潦倒,以賣字畫為生,直到77歲才被皇帝赦免回家,不久貧病而死。
戴梓還曾發明了一種叫「連珠火銃」的武器,這種武器也叫「二十八連珠火銃」。銃背是彈匣,可貯存28發火藥鉛丸。銃機有兩個,相互銜接,扣動一機,彈藥自落,同時解脫另一機而擊發。它的形狀很像琵琶,能夠連續射擊28發子彈。這就是現代衝鋒鎗的前身,在當時是最先進的武器。

1650年,英格蘭曾試製類似武器,因問題太多,沒有批量生產裝備軍隊。戴梓卻研製成功了,經過試射,性能良好。但戴梓沒把這種火器獻給皇上,而是私藏了起來。
他認為,這種武器如果流行於世,世人將受滅頂之災。
戴梓的死,是中國兵器發展史上的一大遺憾,而這一切都是康熙造成的。如果康熙不把戴梓整死,讓他發揮才能不斷研製先進武器,並把他的研究成果代代相傳,中國的武器裝備就會永遠領先世界。那樣的話,八國聯軍也不敢侵略中國,即使來了,他們也不是中國的對手,中國的近代史上也就沒有那麼多悲劇和慘案了。
作者:頭條號 / 京津小飛俠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5122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