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收藏人妻是我的唯一愛好!

誰是三國最愛江山的人?曹操。

誰是三國最愛美人的人?曹操。

曹操一輩子只做了兩件事:打江山和收藏美人。

美人中,曹操還有講究:只愛熟女,人妻、娼妓尤其大愛。

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新娘子

年輕時代,曹操是個如假包換的惡少。

魏晉南北朝時期,貴族子弟中盛行「遊俠」的社會風氣,不過,這裡的遊俠不是郭靖那種為國為民的大俠,而是豪爽好交遊的輕浮少年,平日裡遊蕩鄉里、欺男霸女。

我們的曹阿瞞同學,就是一個著名的「遊俠」。《三國志》載其 「少好飛鷹走狗,遊蕩無度。」

專門記錄秘聞軼事的《世說新語》里,有一段曹操和袁紹兩個京師惡少的荒唐故事:「魏武少時,嘗與袁紹好為遊俠,觀人新婚,因潛入主人園中,夜叫呼云:『有偷兒賊!』青廬中人皆出觀,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婦與紹還出。」

先是偷窺人洞房,被發現後則持刀劫走新娘子。少年曹操的卑劣程度令後人瞠目結舌,在當時卻是這些「貴公子遊俠」值得吹噓的風流戰績。

最重要的是,曹操大人愛好人妻的品味,從年輕時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對人妻的嚮往

美女,在任何時代都是稀缺資源。

三國時代的「國色」美女,絕大多數都在很年輕時,就被垂涎的地方軍閥霸占。

比如三國最出名的美女大喬小喬,就分別被江東二郎捷足先登——哦,別提貂蟬,那是三國演義的杜撰,史無其人。

《吳書·周瑜傳》有記載: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孫)策自納大喬,(周)瑜納小喬。

對於二喬,《三國演義》同樣黑了曹操一道,其實曹操和這兩個人妻從沒任何瓜葛。但是,非曹操不為也,而是孫策當時風頭太勁,讓第三者難以插足。曹操只得干吞口水,嘆道:「猘兒,難與爭鋒。」

二喬的遠水解不了近渴,其他美人,曹操都來者不拒。

尹夫人,原大將軍何進的兒媳,丈夫早逝,生有一子何晏。曹操見其美色,毫不嫌棄納其為妾,生有曹矩一子。

曹操最出名的人妻收藏故事,發生在征張繡時。

張繡投降,曹操一進宛城,就仰天大笑三聲,問侄子曹安民:此地可有妓女?

曹安民告訴叔叔,看到一個大宅院裡有一美女,是張繡的嬸嬸鄒氏。

曹操大喜,立馬讓士兵把鄒氏帶來,與之同床共寢。

結果,被激怒的張繡發兵襲擊曹營。害得曹操連夜船睡衣逃走,鄒氏、曹安民、兒子曹昂和猛將典韋卻在亂軍中喪命。

為了搞收藏,曹操付出的代價真不小。

三、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幸好,鄒氏死了,還有甄氏。

曹操攻破袁紹的鄴城後,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搶鄴城的頭號美人——袁紹兒子袁熙的妻子甄氏。《世說新語》里記載:令疾召甄。一個「疾」字,深刻反映了大收藏家求人妻若渴的專業程度。

不料,「疾召」的曹操居然還是晚了一步。左右彙報:「五官中郎已將去」——甄氏已被曹操的兒子曹丕先下手搶走了!

上行下效,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老曹的兒子會收藏。

遭到兒子的意外「截胡」,曹操也不好意思直接和兒子搶,只好認栽地發牢騷說:「今年用兵破賊,就是為她!」

不過,絕大多數時候,曹操都是先嘗鮮的那一個。

哪怕,對手是騎著赤兔的關羽。

《三國志·魏書·明帝紀》記載:布之被圍,關羽屢請於太祖,求以杜氏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見之,乃自納之。

杜氏,是呂布手下的將領秦宜祿之妻,素有美色。關羽當時投降在曹操麾下,屢次三番和老曹嘀咕:打下城池後,一定要把杜氏賜給我啊!

話說,關二爺在這件事上確實有點二,相當於一頭狼和老虎商量:大王,打下兔子洞後,那頭最肥美的兔子要歸我哦。

城池陷落後,只是看了杜氏一眼,曹操就做了決定。

事關收藏界名譽,曹操毫不謙讓地自己納下杜氏為妾,生有兩子一女:曹林、曹袞、金鄉公主(還有個繼子秦朗)。

關羽:看看偶的眼神!

至於初出茅廬的收藏愛好者關羽,一氣之下千里走單騎的故事,同學們都耳熟能詳,不再複述。

四、神龜雖壽,猷有竟時

史料的記載中,曹操一共有十六個妻妾,不知名的侍寢姬女則數不勝數。

曹操的正妻卞氏,即武宣卞皇后卞氏,生有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四子。

但是,卞氏卻是出身於娼家。「武宣卞皇后,琅琊開陽人。本倡家,年二十,太祖納之於譙為妾,生文帝。」

在當時,曹操好色,愛好熟女舉世聞名,《三國志·魏書·武帝記》記載:「太祖為人佻易無威重,好音樂,倡優在側,常以日達夕。」

通宵達旦沉湎在溫柔鄉中,還要打天下,曹操的體力哪裡來?

好多專家早研究過了:曹操啊,房中術大大的厲害。

曹操熱衷於招募方士,《三國志·方技傳》記載:「魏時方士,甘陵甘始,廬江有左慈,陽城有郄儉。始能行氣導引,慈曉房中之術,儉善辟穀不食,悉號二百歲人。凡如此之徒,武帝皆集之於魏,不使游散。」

道家的房中術,含有許多長生之術,曹操得到這些高人的傳授,「亦得其驗」,「行之有效」。從曹操的房中術名作《龜雖壽》即可而知: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4992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