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末清初,有不少遼東地區的明朝將領在明與後金(清)的戰爭中投降了。我想,把他們稱為漢奸,是可以的!
在眾多漢奸中,有一個人叫李永芳,他是明朝第一個投降後金的邊將,是他向努爾哈赤獻出了撫順城!
漢奸李永芳投降後,還取了貝勒阿巴泰的女兒,混成了野豬皮的皇親國戚。後來,李永芳還被封為二等伯爵。

漢奸李永芳
李永芳從大明邊將稱為滿洲貴族,幾代人都是清廷高官。到了乾隆時代,李永芳有個四世孫,叫李侍堯。
李侍堯是官N代,所以當官很容易,他在乾隆初年以蔭生的身份,進入八旗都統衙門,當了印務章京,是個管文書的。
後來,李侍堯升為正藍旗漢軍副都統。
乾隆十七年(1752),又調任為熱河副都統。
乾隆二十年(1755),李侍堯被提拔為工部侍郎,又調任戶部侍郎,之後又署理廣州將軍。
乾隆二十一年(1756),署理兩廣總督。 乾隆二十四年(1759),李侍堯實授為兩廣總督。
乾隆四十二年(1777),李侍堯又出任軍機大臣兼雲貴總督。
李侍堯宦途一路順達,與乾隆的偏愛不無關係,當然他也是很能幹的。
在乾隆朝,能幹的官員往往也是貪婪之輩,譬如和珅。李侍堯歷任封疆,有著豐富的行政經驗,也有著雄厚的權力尋租資本。
乾隆皇帝曾經誇過李侍堯是「天下奇才」,這位奇才貪婪的手筆也真是驚人!

乾隆四十五年初,雲南糧儲道海寧參奏李侍堯貪污受賄等事。乾隆立即派出侍郎和珅、喀寧阿前往貴州查辦,同時下旨在京審查李侍堯家人,並派出專案人員前往多地調查。
在朝廷專案組的徹查之下,李侍堯的家奴和部下中有不少舉手投降,向紀委交代了李侍堯多年以來的貪污索賄罪行。
身膺封疆的李侍堯,貪污索賄的方式自然與他的職權密切相關:
李侍堯在出任雲貴總督之後,利用職權,勒索屬下官員。
譬如,他就曾經明面兒告訴管理樂馬銀廠的通判素爾芳,每月拿出兩千兩銀子出來給他補助總督辦公費。
一個小小通判哪裡拿得出那麼多錢呢?這不是逼得下屬去貪污嗎?
一開始,素爾芳只湊出八千兩齣來,後續的拿不出來。李侍堯就百般挑剔,找機會給人家穿小鞋。
沒得辦法的素爾芳只好變賣了家傳的玉如意,湊了幾千兩給李侍堯。如此這般的勒索下屬,李侍堯乾了很多次!

李侍堯仗著自己是總督,又是大學士、軍機大臣,專橫獨斷,把持政務,就連巡撫也沒有當回事兒。
在處理很多涉及經濟問題的案件中,李侍堯隨意修改涉案金額,以便從中撈錢。還有,雲貴地處邊疆,有給宮廷採辦貢品的任務,所以李侍堯從中也撈了不少!
李侍堯在雲貴總督任上的三年時間,就撈了四萬多兩銀子!這還沒有查他在其他地方任職時候的經濟問題,查下去,恐怕又要地震了!

李侍堯
案件基本查清楚了,專案組長和珅給出的處理意見是斬監候。
這個意見被六部、九卿的聯席會議否決了,他們要斬立決!
乾隆皇帝有意袒護,把案件發給各省督撫討論。
可能李侍堯的人緣不是很好,大多數督撫都主張立馬斬首,唯獨安徽巡撫閔鶚文讀懂了聖意,上疏說「侍堯歷任封疆,干力有為」,建議從輕發落。
乾隆皇帝就坡下驢,給出了「斬監候」的裁決!
乾隆四十六年,甘肅回民起義。乾隆又把李侍堯放了出來,讓他戴罪立功,參與平叛。
後來,甘肅前任布政使王亶望貪污大案爆出來,乾隆居然命李侍堯去查辦,貪官查貪官,真是天下奇聞!
李侍堯的命很好,後來不但沒事,還當了湖廣總督、閩浙總督,參與了平定台灣林爽文反清起義。
乾隆五十三年(1788)十月,李侍堯病死,朝廷還諡為恭毅!
乾隆朝,用貪官去查貪官,不止李侍堯這一例,這或許是乾隆帝的帝王術,但是不是也說明了乾隆帝國已經是無官不貪了?
作者:頭條號 / 朱言論史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4923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