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西走廊對中國乃至世界歷史的影響都是劃時代,它溝通了東、西方文明在大唐安史之亂後,被吐蕃王朝侵占近百年之久,和後來北宋時期燕雲十六州一樣。
吐蕃侵占河西後,統制極其殘暴,輕壯男子被屠殺,年輕漂亮女性被霸占姦污。其餘的或成為軍妓,或被販賣到吐蕃國內各地甚至中亞和印度。
因此,從被占領第一天起,河西人民不斷起義,一直到被後世譽為「西域雄獅」的大唐名將張議潮的出現,河西地區的人民才算徹底解放。

張議潮出生於沙州(敦煌),張氏世代是沙州豪門首富,但顯赫的家族地位並沒有帶來平安,眼見吐蕃的殘暴統治,他自幼刻苦學習兵法和武藝,秘密招募、訓練義軍,收納反抗吐蕃起義者。
公元842年,一代西域梟雄,吐蕃贊普朗達磨被刺殺。郎達磨無子,掌握實權的吐蕃大相意欲立三歲侄子為新贊普,結果遭到吐蕃王室的激烈反對,由於各方互不妥協,導致大規模內戰,吐蕃勢力受到嚴重打擊。
公元848年,已經50歲的張議潮與好友安景旻、閻英達聯合當地其他豪強,率領歸義軍,揭竿而起,吐蕃當地駐軍立即出兵鎮壓。

面對數倍於己的敵軍,張議潮佯裝敗退,途中設伏截擊,吐蕃軍大敗,被殺、擒數千餘人幾乎全軍覆沒,隨後,張議潮趁勝一舉收復瓜州(甘肅省安西縣)。
收復瓜州後,張議潮立即派遣使節前往故國唐朝,850年,以敦煌高僧悟真為首的河西使團歷盡磨難,終於到達故國首都長安,大唐立即派遣軍隊協助起義軍。
在派出使團的同時,張議潮沙州為根據地,一方面擴充軍隊,一方面囤積糧草,加上河西民眾鼎力支持,張議潮決定對吐蕃反擊!

公元851年,張議潮率義軍對吐蕃在河西地區駐軍發起進攻,義軍勢如破竹,連克伊州、西州、河州、甘州、肅州、蘭州、部州、廓州、岷州,淪落吐蕃近百年之久的大唐河西「甘、涼十一州」全部光復!
在全權負責河西後,經過6年的發展經濟,增強軍事實力,張議潮開始集中兵力,進攻依然占據部分河西故地的吐蕃。
公元861年,唐軍全殲近萬名吐蕃守軍,收復河西最後一塊淪陷地涼州,至此,吐蕃勢力被徹底逐出河西走廊!

這還沒完,866年2月,張議潮西征,唐軍所向披靡,陸續收復西域西州、北庭、輪台,前鋒深入西域。8個月後,唐軍活捉吐蕃最高統治者尚恐熱,最終把尚恐熱先砍四肢,而後凌遲,最後斬首。
至此,張議潮「敗吐蕃,河西、隴右之地盡歸大唐」,從此吐蕃4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納入大唐,張議潮完成了他畢生的夢想。
公元867年,69歲的張議潮來到長安,表明自己的忠誠,5年後病逝,以國公規格隆重下葬,河西地區萬民痛哭!
作者:頭條號 / 鐵丑阿四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