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女人發起瘋來有多可怕?這位女人將所有的兒子都逼上了絕路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駕崩,皇后呂雉變成了呂太后呂雉,屬於呂雉的時代到來了。

這年呂雉46歲,剛剛進入更年期。

讓我們來看看一個更年期女人發起瘋來有多可怕?

此時,劉邦留下了八個兒子,分別是長庶子齊悼惠王劉肥,次嫡子,漢惠帝劉盈,三子趙隱王劉如意,四子代王劉恆,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五子梁王劉恢,後來被呂后遷徙到趙做了趙王,六子淮陽王劉友,呂太后時徙為趙幽王,七子淮南王劉長,八子燕王劉建。

但是劉邦的兒子們不是葫蘆兄弟,個個身懷絕技,且相親相愛,他們大多數人是平庸的,而且被呂太后特殊「照顧」。

當然,呂后對劉邦這幾個兒子做的這一切都間接為另一個女人掃除了障礙,而得益的是他的另一個庶子劉恆。

呂后當然先要向戚姬母子下手,因為沒有理由對他們不下手,於公與私都沒有。

十七歲的劉盈是個厚道的孩子,跟他爹看他一樣,他不想清算舊恨,也不想結新仇。可是呂后可不這麼想。

趙王劉如意跟著周昌到趙國去上任了,可是戚姬沒讓走,呂后把她編入了冷宮編制中,戚姬被關入了「永巷」(別宮),嚴加看守。

好好的一個如花似玉的中年女性被折磨的沒有了人樣,但是戚姬不是政治家,她只是個臉蛋漂亮的美女,她此時還想要報復,想要劉如意給她報仇。

戚姬繼續發揮她的藝術潛質,作了一首新歌,每日不停地演唱:

「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幕,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汝!」

這種歌是不可能傳到劉如意那的,即便傳到了周昌也不會傻到讓劉如意來報仇的地步。

劉如意沒聽到,呂后可聽得清清楚楚,呂后分析了一下,確實是有這種可能性的,劉如意年紀幼小確實對自己沒啥威脅,可是當他長大了呢?

平心而論,呂后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後世的劉姓諸王造反也確實經常有,問題是對於一個孩子用的著現在就下毒手嗎?

劉如意此時不過十四五歲,雖然名為封國之王,但趙國所有的事都靠國相周昌主張。

呂后對趙王劉如意下了詔書,周昌雖然當年是明晃晃的太子黨成員,但是人誰沒有點同情心,劉邦臨死前千叮嚀、萬囑咐,讓他保住劉如意母子的性命,戚姬是保不住了,太遠,可是,劉如意就呆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這要是再保不住真的就對不起劉邦了。

周昌結結巴巴的對劉如意說:「千……萬……不能去!」

劉如意很聽話,對周昌說:「不去就不去。」

劉如意不出來,呂后也沒辦法。

這就跟玩象棋一樣,直接將不了,就回手把「車」先拿下唄,呂雉拿周昌沒有辦法,只得調虎離山,轉而徵召周昌。

封國國相,定時到國都去彙報工作,是正常的程序,周昌上路了,我想他不是不知道這是呂后的計謀,但是自己有拒絕的理由嗎?

周昌走了,偌大的趙國只有劉如意這個孩子了。

周昌一離開趙國,呂后下令再召趙王。劉如意沒了周昌也就沒了主心骨,他不敢違詔,只能奉命來到長安。

而此時厚道的劉盈終於站了出來,他知道母親的意思,這位庶弟此來怕是凶多吉少。劉如意踏進長安,劉盈親自出城迎接,並從此與弟弟同食同寢,呂后簡直快被氣瘋了,剛搞走了礙事的周昌,這會兒子又來搗亂。

但呂后是個記仇的人,也同樣是個能夠隱忍的人,幾十年都可以等,何況這幾天?

幾個月過去了,劉盈也放鬆了警惕,認為母親不會下手了,所以一天早上劉盈去晨射(做早操,練習射箭),但是趙王小,留在寢宮中睡了個懶覺。

可是就是這片刻的功夫,殺機就已經到了。

呂后派人將毒藥灌進了劉如意的口裡,這種毒藥據說「酖鳥食蝮,以其羽畫酒中,飲之立死。」

黎明,當劉盈回到寢宮時,劉如意已經七竅流血而亡,而此時他的身體還是溫的。

劉如意被除掉了,呂后立即開始了對戚姬的報復。她下令將戚夫人的手腳全部砍掉,挖去眼睛、熏聾耳朵、灌下啞藥,然後丟進廁所里,呂后還很有興趣的將這個已經成為怪物的美人命名為「人彘」,彘就是豬的意思,豬狗不如的人就是「人彘」。

當劉盈看到「人彘」,驚恐之餘覺得莫明其妙,便問:「這到底是什麼東西?」

左右戰戰兢兢地說:「這就是戚夫人。」

劉盈哭了,我並不認為他是個膽小的人,他從小跟隨父母顛沛流離,他曾經被父親丟下馬車。即便是劉如意死的時候,史書中也絲毫沒有流露出他哀傷的感情,因為他已經盡到了義務,保護了弟弟。

但一個美人就這樣變成了一個在惡臭中蠕動的怪物,酷似古代版的《生化危機》,可是劉盈並不喜歡這種遊戲,我想劉盈是抱著頭縮在地上痛哭起來,不是因為恐怖,而是因為在他意識中的價值觀已經在這一刻被摧毀,一同被摧毀的還有他想做一個仁君的夢想。

劉盈並不軟弱,他是仁慈,他告訴他的母親:「你做的這些事都不是人能夠做得出來的,我作為你的兒子,實在無法再治理天下了。」從此劉盈沉醉於聲色犬馬之中,自我放縱起來,而且拒絕上朝理政。

傳說戚姬,是在九月九日死的,侍候她的宮女賈氏被逐出宮,賈氏傳出:「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重陽節就是被這麼流傳在民間的,當然流傳到民間的不只是節日,還有這個可怕的人彘的故事。

劉盈徹底的大撒把了,甚至是很多私人問題也是這樣的。

劉盈雖然有兒子,卻不是自己親生的,甚至這個兒子可能都不姓劉,而姓呂。而這一切也都來源於呂后的不合理的安排。

呂雉給劉盈安排的親事是他妹妹魯元公主的女兒張嫣。

但是,問題是張嫣是劉盈的親外甥女啊,可能是近親的緣故,張皇后一直沒有生育,而呂后見劉盈一直沒有兒子,竟然讓呂氏家族進獻了兩個懷孕了的女子,然後生下兒子,給張嫣做了兒子,而那兩個美人都被呂后殺掉了。(《三家注史記》:「劉伯莊雲,諸美人元幸呂氏,懷身而入宮生子。)

呂后瘋了嗎,不是劉家的兒子卻要做太子了,此時的呂后就是有點精神上不正常了,自打劉盈放縱後,其實她也瘋了,而且比劉盈更瘋。

現在在她眼裡,劉氏就是個擺設了,誰做皇帝都一樣,因為兒子已經沒有希望了,現在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呂氏的興盛上。

七年之後,年僅二十五歲的劉盈便離開了人間,他帶走的是對這個時代的憤怒,是對他母親的報復。

而當劉盈去世發喪的時候,呂后在哭兒子時,雖有有哭聲卻無眼淚,標準的乾嚎。

這個細節被張良的兒子張辟疆捕捉到了,當時他只有十五歲,但卻是典型的人小鬼大,少年老成,他把這個情況秘密告訴了丞相曹參。

曹參問道:「你小子啥意思?」

「你還不明白,新皇帝又不是成年人,太后這是怕你們啊。如果想保住這些老功臣的性命,趕快上書讓請拜呂台、呂產、呂祿為將,讓他們分領南北軍,諸呂皆入宮,居中用事,如此則太后心安,你們這些老功臣也可以得脫大禍。」

曹參也是老江湖,他明白張辟疆的意思,便按照這個意思做了,呂后聽到曹參的建議後,哭法變了,悲傷,流淚,再也不能有人懷疑她對兒子的感情了。

呂氏興,則劉氏衰。

劉氏的衰亡從漢惠帝劉盈當政時其實就已經開始了。

首先說,跟著呂后長起來的庶長子劉肥。

劉肥的母親曹氏早死,這個兒子按說是除了劉盈外和呂后關係最密切的一個,但是一次宴會,呂后看著他十分不順眼。

公元前193年,漢惠帝二年,每年一度的諸侯王朝拜活動開始了,楚王、齊王都來朝拜漢惠帝。

朝廷上是君臣,私下裡是兄弟,這是劉盈心中所想,而且劉盈和劉肥兩人雖非一母所生,確是從小一起長大。

所以,劉盈請來了齊王劉肥,還有呂后,想要搞一次溫馨的家庭宴會。劉肥雖然是臣下,但卻是哥哥,劉盈把右邊的位置讓給了他。

在古代,右邊是比左邊更尊貴的象徵。

可是呂后一看,發飆了,劉肥你個死小子還真不拿自己當外人啊。

敢騎到我兒子上面去了,於是呂后的更年期表現再次顯現。呂后一拍手,叫來侍從拿來兩杯毒酒,這種毒酒跟毒死劉如意那杯一般不二。

呂后讓劉肥給自己敬酒。劉肥沒有懷疑,端起酒杯就要喝。而此時,劉盈也站了起來,拿起了另一個杯子,要同劉肥一起喝下給呂后祝壽。

呂后之所以準備兩杯毒酒是怕劉肥懷疑,但是當劉盈把毒酒端起來的時候,呂后害怕了,她搶上去打翻了劉盈手中的酒杯。

我們不知道當時劉盈是不是知道酒中有毒,但是這都不重要了,因為他最起碼是對母親有所懷疑的,所以他才以身試酒。

劉肥再傻也知道這裡邊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害怕了,他發抖了,他在想他還出的了長安嗎?

不過聰明人總是有的,比如齊國的內史士(相當於機要秘書)建議劉肥:「太后只有魯元公主一個女兒,您有七十多城池,拿出來一個郡獻給太后,讓公主享有這個郡的所有稅收(湯沐邑),太后那時肯定就高興了,必然會放過您的。

劉肥不僅這樣做了,還發揮主觀能動性,把這件事搞得更為荒唐了一點,他竟然尊稱自己的妹妹魯元公主為王太后,也就是義母。

兒子變成了孫子,呂后很高興,在齊王府邸設酒款待,當然這次沒有毒,然後放齊王劉肥回國了。

驚心動魄啊,劉肥回到了齊國很少再有什麼言行了,喝頓酒坐錯了位置,就差點要了自己的命,太恐怖了。

劉肥估計是連嚇帶鬱悶(當了妹妹的兒子),他比劉盈還早死了一年。

不過不管怎麼說,劉盈是幸運的,他還算得了善終,而且他還有個比較牛的兒子,劉章。劉肥的結局與他幾個弟弟比起來,那真是強過百倍了。

呂后對未來漢朝的構想是這樣的,劉氏當皇帝,呂氏永遠做皇后,這種構想被千年後的契丹民族所採用,而且還真的延續了下來,而此時,這種漢民族間貴族聯姻來說,這種嘗試是失敗的。

而劉邦的幾個兒子,都是這種試驗的犧牲品。

首先來說說劉友,劉如意死後,趙王的位置空缺了下來,呂后將淮陽王劉友遷到趙國為趙王。

呂后把劉友召進長安,讓他在諸多呂氏的女子裡挑選一個回去當趙國的王后。

不知是劉友不識時務,還是這幫呂氏的女子長的太過寒磣,劉友面對這些呂女,明確告訴他們,我有喜歡的人了,你們我都不會喜歡的。

女人的面子是薄的,而且這也不是開放時代搞對象,你情我願,這屬於政治任務,這些呂氏女子醋意大發,回去便向呂后告劉友的狀,誣告劉友說他有這樣的言論:「呂氏憑什麼封王!太后百歲後,我肯定要把這些呂王們都幹掉。」

呂后把劉友囚禁起來,斷絕他的飲食。凡是同情劉友偷送飲食的官員,都被逮捕問罪。劉友最終被活活餓死。

劉友繼承了劉邦的優良傳統的一部分,就是他的音樂細胞。

臨終前他高歌一曲:

「諸呂用事兮劉氏危,迫脅王侯兮彊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誣我以惡,讒女亂國兮上曾不寤。我無忠臣兮何故棄國?自決中野兮蒼天舉直!於嗟不可悔兮寧蚤自財。為王而餓死兮誰者憐之!呂氏絕理兮託天報仇。」

劉友死後,呂后以平民的禮儀給他下葬,意思是壓根就不承認他這個皇族的身份。

劉友的死給所有的劉氏親王敲響了警鐘,凡是姓呂的女子來當自己的妻子是不能拒絕的。

而一樣不能拒絕的是那個被詛咒了的趙王之位,劉如意死了,劉友也死了,下任趙王該是誰呢?

梁王劉恢成了那個倒霉的人,呂后將呂產的女兒嫁給了劉恢,然後讓他去趙國上任。而梁國的王位讓給了劉恢的老丈人呂產。

劉恢來到趙國,悶悶不樂,自己的身邊都是呂氏的親信,誰也不拿他這個趙王當回事。唯一對劉恢來說還有點安慰的是他身邊有個愛姬,劉恢非常喜歡她,她能時常的陪在劉恢的身邊。

但是呂氏女人的身上好像都流淌著一樣的血,這種血變異為了狠毒的基因(劉肥的兒子劉章,他的老婆呂祿之女是個例外)。

趙國的小呂后派人把劉恢的愛姬毒死了。劉恢最後的那一點點光亮,被這位呂女無情的滅掉了。劉恢成天鬱鬱寡歡,為愛姬作了歌詩四章(又是劉邦的遺傳),每天讓樂師反反覆復地唱。

而六月,劉恢再也忍受不了這樣的生活,他悲痛,他絕望,最後他自殺了。

呂雉聽說劉恢自殺,非常惱怒,堅決不肯為他過繼兒子,於是劉恢至此絕嗣。

劉恢死後,是燕王劉建,劉建也娶了呂氏為王后,劉建的其他姬妾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不久劉建去世,也算是善終,但是他還在襁褓中的兒子卻沒有這麼幸運了。呂后聽說劉建的兒子不是呂氏女的骨肉便派人把這個幼兒給殺了。劉建後繼無人,燕國也成了呂通的封國。

這樣除了低調查劉恆薄姬母子,劉邦的兒子全被呂雉給禍害完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4291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