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與溫泉關同步進行的則是在阿提米西塢的連續三天的海戰。希臘海軍集結在阿提米西塢的戰艦,除了少量五十槳戰艦外,計有三列槳戰艦二百七十一艘。當希臘聯盟海軍發現波斯人的海軍如此龐大的時候,他們不禁想逃回希臘內地去。可是這樣顯然違背了優卑亞人的利益,因為他們的家小細軟都沒有遷出該地。當他們不能說服聯盟海軍統帥斯巴達人歐律比亞德時,於是他們就賄賂了雅典海軍統領泰米斯托克利,這個泰米斯托克利,可是個非同尋常的人物。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名人傳》為希臘羅馬的五十位著名人物作傳,這個泰米斯托克利就是其中之一,他從小就野心勃勃,對功名利祿無比渴望,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他小時候的老師對他說:"你將來不會默默無聞,不是名垂千古,就是遺臭萬年。"雖然他沒有受過很好的教育,但他在複雜的局勢前往往表現出卓越的分析和決斷能力。收了優卑亞人賄賂的泰米斯托克利想出一個計策,拿出優卑亞人賄賂他的一部分錢財把所有反對他的人爭取了過來,這樣聯盟海軍便留了下來。在尚未敘述以後的發展之前,應首先把這個時期中,波斯人的海軍,希臘人的海軍,以及雙方所採取的海軍戰術,略加介紹如下。
這個時候各國海軍主要裝備三列槳戰艦。這種戰艦通常有三十五米長,寬五米,艦艏有金屬包裹的沖角。戰艦平時使用風帆航行,戰鬥時收帆放槳,以求速度和機動性。一艘戰艦通常有槳手170名,水手15名,軍官5名,以及士兵15到20名,士兵裝備弓箭和標槍,主要任務是防止敵軍登舷作戰。海戰的主要戰術是衝撞敵艦,具體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高速攔腰撞擊,金屬包裹的沖角往往能夠將敵艦撞成兩段;另一種是收起自己的舷槳出其不意地從敵艦旁邊划過,這樣能夠將敵艦一側的船槳折斷,使其喪失行動能力。一艘戰艦的槳手非常關鍵,海戰戰術主要依靠槳手來實施,他們的身體素質和訓練水平往往能決定一場海戰的勝敗。因此,當時的主流戰術決定了戰艦設計應以輕巧善機動取勝,這也是希臘戰艦的設計理念,而波斯人的戰艦多注重防護,除此之外,薛西斯在每艘戰艦上多配置了30名波斯人,米底人,撒卡依人,使戰艦更為笨重。除了衝撞戰術外,登上敵船近身格鬥也是一種應用得比較多的戰術,按此前的慣例,一艘戰艦上的士兵都是弓箭手和標槍手,純粹用於防禦敵人登船。而泰米斯托克利設計的海軍編制,一艘戰艦上只有4名弓箭手,其他14人都是重裝步兵,他們的任務就是登上敵船近身格鬥。這個新編制在薩拉米斯海戰中被證明是非常實用的。
波斯本來沒有海軍,但在征服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塞普路斯,埃及以及諸多小亞城邦以後,將他們龐大的艦隊編成波斯海軍,組建了強大的波斯海軍。再看雅典,雅典在以前並不是海上強國,因為一者戰艦過於昂貴,二者在希臘這塊土地上作戰,決定性兵種一直是重裝步兵。雅典成為海上強國,可以說是各種因素的機緣巧合,首先,雅典與當時海軍實力頗為強大的愛吉拉之間的戰爭,讓雅典人認識到戰艦的威力;大流士打算第三次遠征希臘的時候,埃及發生了叛亂,而且在他未把埃及的叛亂平定之前,他就死了,由他兒子薛西斯繼位,這一切為希臘人爭取了頗為重要的整整十年的戰略緩和時間,雖然這十年在歷史長河裡不過一瞬,但是對於整個希臘世界來說卻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雅典擴充海軍也不過是從公元前公元前487年開始的事情。最後一點,在馬羅尼亞的礦區中,發現了豐富的銀礦,最先大家主張把這些財富平分給雅典每一個公民,最後泰米斯托克利卻終於說服了人民大會,把它用來建造三列槳戰船,但是這些費用仍不夠建造強大的海軍。當時在雅典有大批政治地位低下,依靠個人奮鬥發跡的富商巨賈,他們一直苦於無法登堂入室,獲得應有的政治地位,為了解決海軍軍費的難題,泰米斯托克利不失時機的首創了"船主制度",船主出人出錢打造戰艦,國家給予船主一定的政治地位,以換取戰艦的使用權。這樣才徹底解決了戰艦經費問題。
讓我們把思緒轉回阿提米西塢。當波斯海軍看到希臘海軍的數量絕不是他們對手的時候,他們便想把希臘人一網打盡,而非僅僅擊敗他們。於是他們派出200艘戰艦的分譴隊,迂迴到歐里帕斯海峽以包圍對手。然而在古典時代的海戰中,運氣往往能成為雙方戰局天平上的不輕的砝碼,希臘人不僅從波斯投誠者那裡得到了對手的計劃,從而採取了應付的對策,而且迂迴歐里帕斯海峽的波斯分譴隊的200艘戰艦也於當晚在外海毀於一陣猛烈的風暴。在第三天的時候,波斯將領因為害怕薛西斯發怒,主動把戰艦開出來與希臘戰鬥,而希臘人也因為最近看到波斯戰艦大量的毀於風暴,也有勇氣與波斯人較量一番,兩軍戰鬥了一天,勝負難分,但是希臘若是與波斯海軍拼消耗顯然是落於下風的,這讓希臘人產生撤退到希臘內地的想法,當溫泉關失守的消息的傳來的時候,這種想法便更堅定了,於是他們毫不猶豫的撤退了。在撤退之前,泰米斯托克利為了把伊奧尼亞人和卡里亞人從波斯海軍中分裂出來,他派遣一些戰艦到有飲用水的地方去(因為波斯海軍是肯定會來這些地方補充淡水的),在那些地方的岩石上刻了一些文句,文句的內容是這樣的:"伊奧尼亞人啊,你們進攻自己祖先的國土,給希臘帶來奴役,這乃是不義的行為。
如果做得到的話,你們最好是投到我們這一面來,但如果你們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話,那末就請你們不要參加戰爭,並且請卡里亞人也象你們一樣地做。如果你們二者都不可能做到,而是被無法抗拒的力量緊緊地束縛住的時候,則我們仍請求你們在作戰的那一天裡不要把全力使用出來。請注意,你們是我們的子孫,而我們和波斯人的爭端起初正是由於你們才引起來的"。泰米斯托克利認為,這樣一來,如果薛西斯沒有看到刻在岩石上的這些話,伊奧尼亞就有可能投到希臘人的這一面來,如果這些話被報告給薛西斯,那麼薛西斯對有可能對伊奧尼亞人產生戒心了。攻取了溫泉關並擊退了阿提米西塢希臘海軍後,波斯大軍得以迅速南下,一路燒殺搶掠,占領所有未向他們屈服的城邦,直至雅典。雅典人自度無法在陸地上阻擋波斯人,於是把他們的家小細軟都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而聯盟海軍則應他們的請求,駐紮在薩拉米斯。薩拉米斯島夾在希臘半島和伯羅奔尼撒半島之間,東面和希臘半島僅僅相隔一條海峽。薩拉米斯海峽曲折狹窄,最寬闊的地方不過兩公里。集結在薩拉米海峽的戰艦,除去少量五十槳戰艦外,共有三列槳戰艦三百七十八艘,而其中提供了最多最好戰艦的,則是雅典人,他們獨立提供了戰艦一百八十艘。
當波斯大軍近在眼前的時候,希臘聯盟內部又產生了分歧。大部分來自伯羅奔尼撒的將領認為他們應當退到科林斯地峽去,在那裡為保衛伯羅奔尼撒而進行海戰,因為如果他們在薩拉米斯的戰鬥中被打敗,他們就會給包圍在島上。但如果在地峽附近進行海戰,那麼他們即使戰敗,也可以逃到陸上。這種決策顯然是違背雅典人利益的,泰米斯托克利為了把聯盟海軍留在薩拉米斯,從幾個方面對聯盟海軍將領曉以利害,他首先從戰術上分析,如果聯盟海軍在科林斯地峽附近的海面上與波斯人作戰的話,那麼他們很可能是會被擊敗的,因為波斯海軍擁有數量上的優勢,一旦聯盟海軍被擊敗,不管科林斯地峽的防禦工事多麼堅固,都是擋不住波斯數量龐大的陸軍的,從而全希臘都會有被波斯人奴役的危險。而如果他們在薩拉米斯海峽這種狹窄的海面上作戰,是很有可能擊敗波斯海軍的,因為他們在戰術勇氣上具備優勢。一旦他們在薩拉米斯擊敗了波斯海軍,那麼他們不僅可以保衛雅典,而且可以保衛伯羅奔尼撒。因為無海軍提供補給,薛西斯是無法供給他數量龐大的陸軍的,這樣他只有倉皇撤退。當然,這些並不能讓其餘的希臘將領戰勝可能被包圍在薩拉米斯海峽的恐懼,於是泰米斯托克利又拿出了一張王牌,他對不贊同他的希臘將領說,如果不同意他的意見的話,雅典人將帶領他們的家小航往義大利的賽里斯去了。這頓時讓所有的將領都感到恐慌,因為如果沒有雅典人的180艘戰艦,聯盟海軍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對抗波斯的海軍的。於是聯盟海軍統帥斯巴達人歐律比亞德終於暫時同意在薩拉米斯與波斯海軍決一死戰了。侵入雅典的波斯海軍的具體數量,是難以說清的,只能做個大概的推斷,在波斯大軍剛出發的時候,集結的戰艦是1200艘,在兩次風暴中損毀的戰艦是600艘,這是我們所知道的具體數字,可是,在薛西斯進入歐洲後,他又從新近加入他的城邦中大量徵發了戰艦加入了他的海軍,這個數字是難以具體知道的。不論如何,波斯人的海軍對比希臘人的三百七十八艘戰艦是有很大的數量優勢的。
所有的波斯戰艦都集結在法勒倫港,薛西斯來到水師,打算聽取水師將領們對未來戰局的意見。他來到之後,就坐到王位上去,應他之召從各船前來的諸民族的將領也按照國王頒賜給他們每人的位階入坐,首先是西頓王,其次是推羅王,其他的人依次入坐。在他們依次人坐之後,薛西斯便派瑪爾多紐斯向他們每個人進行徵詢,問波斯的水師是否應進行海戰。瑪爾多紐斯從西頓人起開始巡行詢問,所有其他的人一致認為應當進行海戰,但是只有來自哈利卡納索斯的女王阿提米西亞講了下面的話:"瑪爾多紐斯,我請你轉告國王,講這話的人在優卑亞附近的海戰當中決不是最卑怯的人,在戰勛方面也決不是最差的人。主公,但我認為我應當但白地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也就是說,說出我認為對你最有益處的意見來。我要講的話是這樣。留著你的戰艦,下要進行海戰。因為敵人在海上的力量比你要強,就象男子的力量比女子要強一樣。你何必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而冒險進行海戰呢,你不是已經占領了你出征的目的地雅典和希臘的其它地方了嗎?沒有一個人擋得住你。而那些敢於和你抗衡的人們都已經得到了他們應得的下場。現在我要告訴你,我如何估計你的敵人的今後行動。如果你不急於進行海戰,而是把你的船隻留在這裡靠近陸地,或甚至一直向伯羅奔尼撒進擊的話,那末,我的主公,你是會很容易地達到你這次前來的目的的,因為希臘人是不能和你長期相持的,然而你可以驅散他們,而他們便會各自逃回自己的城邦了。根據我打聽來的消息,他們在這個島上沒有糧秣,如果你一旦率領陸軍進攻伯羅奔尼撒的話,則我想從那裡來的人是不大可能堅持不動的,他們將無意為雅典進行海戰。相反的,如果你立刻進行海戰的話,我害怕你的水師會遭受到損失,而你的陸軍也會連帶遭殃的"。
雖然薛西斯對阿提米西亞的意見表示贊同,但是他還是採取了大多數人的意見而打算進行海戰。阿提米西亞的意見可以說是非常精到的,富勒在《西洋世界軍事史》里如下寫到:"可是誠如格侖地所指明出來的:假使波斯人居然不管留在薩拉米的希臘海軍,而直接駛向科林斯地峽,則情況即可能會危險到了極點。所以如何引誘波斯人來攻擊他所選擇的地點,就變成了泰米斯托克利心中的主要問題。"利德爾·哈特在其《間接路線戰略》一書中也表示了對阿提米西亞的肯定,他如下寫道:"在波斯陣營里,只有一個人反對薛西斯關於立即發起戰役的決定。這就來自哈利卡納索斯的阿提米西亞。她建議放棄這次戰役,而採取另外一個計劃,使波斯艦隊與陸軍部隊協同作戰去進攻伯羅奔尼撒。她預料這樣可以迫使伯羅奔尼撒聯軍的艦隊面臨威脅而逃回自己的港口,從而瓦解整個希臘艦隊。她的建議看來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而且這一點也正是泰米斯托克利所擔心的"。如果薛西斯採取了阿提米西亞的策略,那麼整個希臘世界將會十分危險了,戰爭的勝負有時候就在一線之間,難道不是這樣嗎?難道不是這樣嗎?
儘管聯盟海軍統帥斯巴達人歐律比亞德已經決定在薩拉米斯決戰,可是反對這個決定的人還是太多了,於是在九月二十二日上午,又舉行一次戰爭會議。泰米斯托克利害怕伯羅奔尼撒諸國的將領壓倒他的意見,就秘密的從會議中溜了出來,向某一個人吩咐了一番,即命令他搭上一艘商船開往波斯艦隊中去。以下即為這個使者向薛西斯所說的話:"雅典軍的指揮官秘密的派我來見你,其他的希臘人都完全不知道這件事。他是一向對於大王具有好感的,他寧願希望大王成功,而不願見他本國人勝利。他要我來告訴大王,希臘人是已經恐慌到了極點,正準備匆匆逃走。假使你現在能夠阻止他們逃走,那麼你就可以大獲全勝。他們之間已經意見分歧,所以現在是已經不會作任何的抵抗。甚至於你可以看到他們之間即將發生內鬨。"薛西斯輕易的相信了這條信息,因為他對於希臘人內部的動亂早有所聞。於是他在夜幕的掩護下,秘密的部署了他的艦隊,埃及人派遣的二百艘船隻,受命繞過薩拉米斯,去封鎖西端水道,而其餘的波斯艦隊,則排成一道三層船的陣線,準備與薩拉米斯海峽內的希臘海軍決戰。薩拉米斯與大陸中間的普西塔利亞島也由波斯軍來加以占領,以便於他們救援在海戰中落水的人。這樣,希臘艦隊就如鐵桶般被包圍了起來。
第二天破曉時分,當希臘諸將領還在爭論不休的時候,突然傳來了波斯艦隊已包圍他們的消息,除了決一死戰,他們現在別無選擇。聯盟海軍首先派遣科林斯支隊去據守西面海峽,以防禦埃及人。在正面,其戰鬥序列如下:右翼,歐律比亞德率領著十六艘船隻;左翼則是雅典艦隊,船隻占總數一半以上;中央則是其餘聯軍的戰艦。波斯方面,與雅典人正對的是腓尼基,與斯巴達人正對的則是伊奧尼亞人,他們因為現在還很害怕薛西斯,所以他們中間只有少數人,象泰米斯托克利指令他們那樣,在戰鬥中表現出敷衍的樣子,可是他們大多數卻不是如此。具體的戰鬥過程由於古典史料介紹的不甚詳細,已不可考,富勒的《西洋世界軍事史》是如下描述這場戰鬥的:"決定性戰鬥是在希臘左翼方面打的。在那一方面的雅典人和愛吉拉人,沿著海岸向前划行,就在薛西斯的面前經過(他本人正站在皮拉斯河北的一個山丘上面,想在那裡展望希臘艦隊的投降)。然後轉到腓尼基艦隊的右面,把他們向波斯陣線的中央壓迫,但希臘的右翼已經進展得太快,在那裡看來好像腓尼基人已經受到了側面的攻擊。等到雅典人和愛吉拉人對於波斯中央部分的迂迴,已經使波斯左翼又受到後方攻擊的威脅時,勝利的波浪才逐漸向希臘的左翼傳到右翼方面。於是伊奧尼亞人開始撤退,而他的撤退遂使這個已經苦鬥了七八個小時的戰鬥告一結束。"雙方損失並無可靠的記載。依照狄奧多洛斯的記載,希臘方面損失四十艘船隻,波斯方面則為二百艘,被俘的還不算在內。
當薛西斯看到希臘海軍逐漸開始占到上風時,他不禁後悔了,因為早就有人勸說過他希臘人是不好對付的,本來不可一世的他頓時將心懸到了半空,當他發現戰局越來越對波斯人不利的時候,他變得象個虔誠的教徒,以祈求上帝讓這個戰局逆轉。當希臘人勝利的呼聲響徹雲霄的時候,薛西斯早已失魂落魄。波斯海軍的失敗,意味著供應波斯龐大陸軍的補給縱隊的喪失,波斯人將不能在希臘維持其陸軍主力的正常作戰,如果波斯陸軍主力不儘快撤出希臘,將有斷糧的危險;同時,希臘艦隊則可以機動到波斯人的後方去切斷其退路。數月之前還雄心勃勃的想著征服天下的薛西斯,現在則只想著如何才能保全性命了,他想到如果現在占據著優勢的希臘海軍出發前往赫勒斯滂海峽並將他的浮橋摧毀的話,那麼他就會被切斷退路而困在歐洲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3317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