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海外建立起了一個國家,主動要求併入中國,卻被寒心的拒絕!

Ctw| 2016-12-23| 檢舉

他在海外建立起了一個國家,主動要求併入中國,卻被寒心的拒絕!

2016-06-15 00:03

所謂出門不易,更何況出國了。華人能夠吃苦耐勞,早就在西方國家裡打下了名聲,而有的華人,不僅在外面闖下了名聲,還成立了公司,最後甚至建立起了國家,實在是讓人稱嘆。

受益於農耕文明的薰陶,華人大多善於經營,對於治理國家方面,具有天生的優勢。華人羅芳柏,本是來自廣東的一個客家人,他先是在鄉試中不第之後,就離開了故土,開始遠向海外,最後落腳在婆羅洲。

由於他有學識,又自小學過武術,算的上是文武雙全,再者此人為人極其友善,對待同胞更是熱情,他時常與當地人合作經商,是在當地頗有威信的一個人物。不得不說,婆羅洲上的自然資源很多,例如金礦、山林等都是利潤很大的買賣,恰恰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裡大大小小的公司也不在少數,他們彼此之間為了爭奪利益,少不了生死拼殺、勾心鬥角。

在一次戰亂中,已經有了自己勢力的羅芳柏,幫助當地人首領,對付土著們的造反,他也因此受到稱讚,而這位首領賞賜給他們的獎賞,就是那足足容納有十萬多人的東萬律。那裡擁有一片不小的金礦,有了錢之後,他們再次壯大實力,成立了一座規模巨大的公司。

1795年,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羅芳柏決定正式成立國家,取名為「蘭芳大統制共和國」,並以「蘭芳」為成立之年的年號。由於他在當地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較深,他知道行政和立法等等的重要性,於是總結出了一套比較完善的治國方法,對於國家的管理,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建國後不久,羅芳柏就想方設法的安排人與乾隆溝通,希望能夠將蘭芳國納入清朝的統治範圍,或者是依附於其的藩屬國家。但是當時的華僑可沒有現在這麼受人歡迎,以前基本上都是在國內混不下去了,才去國外,而現在卻基本上是在國外混不下去了,才選擇回國發展。所以乾隆皇帝根本就把這些「天朝棄民」放在眼裡,更是不承認羅芳柏在海外建立的國家。

不過,雖然遭到了拒絕,但是羅芳柏始終沒有改變心意,直至臨死前還囑咐後人:「千萬要記住,如果可以的話,一定要歸順祖國。」只可惜,在1886年的時候,這個小國遭到了荷蘭侵略者的襲擊,由於武器裝備落後的緣故,他們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最後只能屈辱的亡國。

雖然成立了國家,但是羅芳柏並沒有想過自己稱王稱帝,甚至在其死後,都只是自稱為公司的老闆,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我們剛才已經說過了,華僑基本上都是在國內混不下去的,他們選擇出國,實際上就相當於放棄了自己大清百姓的身份,地位甚至不如一般的民眾。不過,他這一類人還是擁有很強的愛國精神,他們將愛家看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他本身就是一個平頭百姓,如果膽敢稱王的話,難免被人說成是蓄意謀反的反賊,雖然他們遠在海外不需要擔心,但是國內的親戚朋友之類的則難免的受到連累。另外,如果能夠被順利接納回清朝的話,那麼他就可以成為這一區域的統治官員,地位將成倍的增高。其次,他們還可以利用清廷作為保護傘,防止他的這一畝三分地,被人搶奪了。

後來,清廷雖然拒絕了他的請求,但是他們之間總算是結下了一點緣分,這就使得一直覬覦蘭芳共和國的荷蘭軍隊,不敢輕舉妄動。直到後來清廷衰落,他們這才敢動手的。

除了他以外,在海外建國的還有廣東人吳元勝,此人也是在此處建立戴燕王國,並直接稱王,王位以世襲制向下傳承。後來王位一共傳下了四代統治者,合計七十餘年,後來也是覆滅在了荷蘭殖民者的手中。其實原本他還是羅芳柏的上司,沒想到自己的這個屬下越來越厲害,最後甚至成為了自己的老闆。

直到有一次,他奉命前往戴勝王國駐守,親眼看到那位異常殘暴兇狠的國王。受當時的時局影響,他麻利的將這位國王處死,隨後取而代之,成為了新的國王。由於他先前的作為,人們也都非常擁護他這位新王的身份。

張傑緒,比以上兩位出道的時間都要早,當時還是在明代時期,他便在海外的一座島嶼建立了一個王國,名叫「納土納島王國」,並自封為國王。後來到了19世紀,上了年紀的他壽終正寢,而他的王國卻在此時發生了糾紛,針對於王國的歸屬問題,眾人爭執不清,最後誰也沒有說服誰,只得收拾細軟,分道揚鑣,而這一王國也就至此覆滅。

文|江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2975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