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人物!世界歷史上唯一從奴隸到皇帝的人,被辱罵了千年的英雄

他是世界歷史上唯一從奴隸做到皇帝的人,一個被辱罵了千年的英雄,他和司馬睿幾乎同時發跡。

後趙明帝石勒(274年-333年8月17日),字世龍,初名㔨,小字匐勒,上黨武鄉羯胡民族,是中國五胡十六國時代後趙的開國君主。十六國時期(西晉滅亡到北魏統一華北期間的時期,當時南方則為東晉時期)後趙建立者。公元319-333年在位,從奴隸到皇帝整個世界歷史上的唯一一人。319年稱趙王。

石勒畫像

少年異事

石勒的祖先是匈奴別部羌渠部落的後裔,祖父名叫耶奕於,父親周曷朱(又名乞翼加),都曾為部落小頭目。晉書記載,石勒出生的時候,紅光滿室。及至稍長,健壯有膽力,善於騎射,很有才幹。石勒的父親性格兇惡、粗野,與胡人不合群,常常讓石勒去代為管理所部胡人,石勒很得人心。

發明考試

史載「勒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訓十餘小學於襄國四門,簡將佐豪右子弟百餘人以教之,且備擊柝之衛」儘管小學在商周時就已存在,但如同大學在西漢時才得到完善,小學也在石勒興建教育時正式確立,以至於到了石虎時代「初,勒置大小學博士,至是復置國子博士、助教。季龍以吏部選舉斥外耆德,而勢門童幼多為美官」可見後趙的小學真正起到了教育兒童的作用。(當時小學為文字學的代稱。)

黃瓜由來

黃瓜原名叫胡瓜,是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來的。胡瓜更名為黃瓜,始於後趙。石勒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他在襄國(今河北邢台)登基做皇帝後,對自己國家的人稱呼羯族人為胡人大為惱火。石勒制定了一條法令:無論說話寫文章,一律嚴禁出現「胡」字,違者問斬不赦。

有一天,石勒在單于庭召見地方官員,當他看到襄國郡守樊坦穿著打了補丁的破衣服來見他時,很不滿意。他劈頭就問:「樊坦,你為何衣冠不整就來朝見?」樊坦慌亂之中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隨口答道:「這都怪胡人沒道義,把衣物都搶掠去了,害得我只好襤褸來朝。」他剛說完,就意識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頭請罪;石勒見他知罪,也就不再指責。等到召見後例行「御賜午膳」時,石勒又指著一盤胡瓜問樊坦:「卿知此物何名?」樊坦看出這是石勒故意在考問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肴,銀杯綠茶,金樽甘露,玉盤黃瓜。」石勒聽後,滿意地笑了。

自此以後,胡瓜就被稱做黃瓜,在朝野之中傳開了。到了唐朝時,黃瓜已成為南北常見的蔬菜。現在黃瓜的種類很多,大致分為春黃瓜、架黃瓜和旱黃瓜。而聞名全國的品種乃是外形美觀、皮薄肉厚、瓤小的北京刺瓜和寧陽刺瓜。

司馬穎淪為了囚徒

到了長安後,司馬穎身上最後一點光環——皇太弟,也被廢除。因為惠帝司馬衷的一子三孫全部在戰亂中死去,司馬衷的異母弟弟、司馬炎的第25個兒子,司馬熾被立為皇太弟。

司馬穎在長安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步步小心,時時在意,生怕說錯一句話,走錯一步路,心中的悲苦可想而知。令他意想不到是,有人替他抱不平,那就是他的故將公師籓,在清河(今屬河北)起兵。

在公師籓的部下中,有個不起眼的人叫石勒,趁亂而起,走向歷史舞台。他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北方最有能力的梟雄之一,也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從農奴做到皇帝的傳奇人物。

石勒引起王衍注意

石勒是羯族人,據說石勒出生的時候,紅光滿室。他家周圍的樹木形狀大多像騎兵,他也常常聽到刀槍齊鳴的聲音。看相的人說:這個胡兒相貌奇異,前途不可估量。

他小時生活窮困,到了14歲,還只是做點小生意餬口。一次和同鄉到洛陽謀生,兵荒馬亂中,看到王公貴族騎馬坐轎,生活奢華。不由感慨萬千,人與人之間怎麼相差這樣大呢?他百無聊賴,靠在門邊長嘯。恰巧大名士王衍經過,聽他的聲音非同尋常,大吃一驚,對左右說:剛才那個小孩,我聽他的聲音有異志,恐怕將來會擾亂天下,趕緊去把他抓過來。

士兵急忙回頭來到門邊,石勒已經離去,與死神擦肩而過。王衍也沒有過分往心裡去,停止了一路追殺。天下的事就是這麼湊巧,石勒後來攪亂北方,滅掉了王衍率領的10多萬西晉大軍,王衍被活捉,就死在石勒的手裡。不知道王衍臨死前是否感傷:想是人世間的錯,或前世流傳的因果。

303年,天下紛亂,各方軍閥為了籌集軍費,在大街上搶少數民族的人,賣到大族人家做奴隸。石勒這次運氣不好,被抓了起來,賣到茌平(今山東茌平縣)一個叫師歡的人家。抓他的是誰呢?是并州刺史司馬騰,東海王司馬越的弟弟。當時石勒30歲,對司馬氏刻骨的仇恨就是這個時候埋下的。

石勒投奔了劉淵

師歡的家鄰近牧馬場,石勒自學成才,成相馬高手。有個販賣馬匹的頭目叫汲桑,經常來牧馬場,兩人一見如故。

差不多在同時,司馬睿和王導開始掌握兵權。石勒比司馬睿大兩歲,起跑線上可以說落了一大截,望塵莫及。兩人在這時一同起跑,石勒奮起直追,此後並駕齊驅,各成了南北方的最高領導人。

石勒身體健壯,膽子也大,善於騎射。他們召集到八人為強盜,後來又增加10人,號稱「十八騎」。他雖然是十足的「吊絲」,但起點很高,因為在步兵流行的時代, 他已經是騎兵為主。

公師籓起兵的時候,石勒、汲桑帶著幾百人投奔了公師籓。攻打司馬越戰役中,公師籓戰敗被殺死。

兩個人繼續開始了逃亡之路,不久汲桑又被晉軍殺死。 石勒孤獨一人亡命天涯,舉目四望,覺得成大事者只有劉淵。他歷經千難萬苦逃到劉淵駐地。當時劉淵的兵馬已經發展到10萬人,正是雄心勃勃,需要人才的時候。看到石勒相貌不凡,經驗豐富,任他為輔漢將軍,封平晉王,意思就是輔助漢朝,平定西晉。隨著石勒的崛起,西晉劇終的大幕也漸漸拉上。

作者:頭條號 / 史事拾遺

連結:http://toutiao.com/a6295592902982844673/

來源:頭條號(今日頭條旗下創作平台)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2707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