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看似一個非常普通的閏年,但是對所有的中國人來說,這年卻顯得異常的不平常。而整片華夏大地的天空,也因為這充滿著戲劇與神轉折的時辰,轟轟隆隆地不斷轉換著命運的車輪。
新年的爆竹還未散去喜慶的餘味,闖王李自成便在硝煙中的西安稱帝,國號「大順」,這個農民出身的猛士,希望自己的國運猶如他的國號一樣,能順順利利的坐到紫禁城的龍椅上。在當時的中國,估計也有一大半的人認為他最終是會掌管中國龍脈的人吧。特別是當前朝的天子都被他逼的自縊於煤山之上的時候,整個天下已經有了一大半姓李了。只是李自成千算萬算,料不掉區區一個遼東總兵,竟然有生生改變歷史進程的能力。
同年四月,吳三桂大開山海關之門,並設陷阱伏擊李自成部,而後引清軍殺至。自此,山海關一役,李自成所有黃粱美夢,都付諸東流。順治帝遷都北京,祭告先祖,天下最終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姓了愛新覺羅。
然而一個帝國的崛起與建立,從來迴避不了血腥和罪惡,特別是外姓下的統治,大元如此,大清亦要走這段路。
當皇太極還在東北策劃那場決定大清取代大明命運的松錦之戰的時候,在中國另一端的西北之地,準噶爾部的首領巴圖爾制定了《衛拉特法典》,並正式建立了強大的準噶爾汗國,令其一度成為新疆最大的民族。
「初,准部有宰桑六十二,新舊鄂拓二十四,昂吉二十一,集賽九,共計二十餘萬戶,六十餘萬口。」—魏源 《聖武記》
強大的準噶爾汗國不僅兩次打敗了俄羅斯,而且意圖建立一個強盛並且以喇嘛教為國教的一統大帝國。為此,攜帶著信仰的準噶爾汗國子弟們一邊出兵南疆,於1678年滅了葉爾羌汗國,同時又出兵哈薩克,狂妄而又無畏,順理成章的征服了哈薩克汗國。接著,他們越過「蕭關逢候奇,都護在燕然」—王維《使至塞上》,海拔4000多米的杭愛山,將喀爾喀蒙古諸部趕到南方,又出兵攻打生活在漠北的喀爾喀蒙古諸部,為實現其偉大的喇嘛教準噶爾汗國建功立業。然而,漠南和漠北早之前就已經是清廷勢力範圍,準噶爾的出兵無疑是虎口奪食。
1690年,抵抗不住準噶爾汗國次子噶爾丹軍隊的喀爾喀首領們向大清國求助,愛新覺羅·玄燁御駕親征,大敗噶爾丹軍於烏蘭布通,然而令喀爾喀諸部首領所料不及的是,這次的援救不想成了引狼入室。清軍乘機占領喀爾喀,康熙大帝兵不血刃,成就千功偉業。那麼喀爾喀和噶爾丹的利益爭奪,自然變成了清廷與噶爾丹的利益爭奪。
五年後,噶爾丹再度以三萬鐵騎進軍喀爾喀,大敗康熙親征的二十萬大軍。只是雖然噶爾丹軍各個都驍勇善戰,然而康熙依舊用二十萬大軍耗的他們雖勝猶輸。除此之外,準噶爾汗國內部之間的爭權奪勢,也同樣拖垮了噶爾丹,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於此時攻占原本是噶爾丹控制的哈密,並切斷了自己親叔叔的退路。次年,康熙再度率領十萬大軍尋找一直遊蕩於草原上走投無路的噶爾丹,西路軍大敗只剩零星散兵的噶爾丹軍。1697年的新年剛過,康熙終於決定把這隻早就被自己玩的已經剩不下多少活力的「瓮中之鱉」徹底剷除,於是組了一支6000人的大軍第三次遠征噶爾丹,只是這次,回天無力的噶爾丹最終還是在阿爾泰服毒自盡,保存了草原男子的氣概。
於此,策妄阿拉布坦登位準噶爾汗國台吉,準噶爾汗國也開始進入真正的全盛時期。他們憑藉著三十萬雄兵,占領拉薩,征服新疆、青海、蒙古西部以及西伯利亞南部的廣大地區,為此,清廷和準噶爾的利益矛盾也越打越大,至乾隆二十二年,清軍三次大征準噶爾。雖然他們也於青海全殲清軍,然而卻架不住清軍的前仆後繼。1755年,愛新覺羅·弘曆趁其內亂之際出兵伊犁,兩年後終於徹底滅亡了準噶爾汗國,控制新疆全境。
兩軍交戰,甚至是兩國之戰,我們無意去評價在戰場上的廝殺,即使再慘烈,我們也只是佩服那些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奮死拼搏的人。可是還有那麼多平民,那麼多的百姓,他們不過是權勢的趨勢,他們只是為求安穩,然而他們卻因為是準噶爾便招來了清廷的屠殺之禍。
乾隆諭令:「必應全行剿滅,不得更留餘孽」
「此等賊人,斷不宜稍示姑息」
「此次進兵非同一般,各將厄魯特徹底剿滅,永絕根株」
「大兵進剿……其應行剿戮者即行剿戮。所余妻子,酌量分賞官兵,母得稍存姑息」
「如稍懷叵測,即移至巴里坤,再令移入肅州,即行誅戮」
前線將領的報告,「盡喚男丁而出,屠 戮有聲。
—《清高宗實錄》、《平定準噶爾方略》
於是在一場自上而下,以乾隆諭令為最終執行命令的屠殺令,從清軍大征準噶爾開始,他們就是去執行的一場屠殺。黃沙漫漫,千里疾行,多少功名利祿,萬世偉業,準噶爾汗國用無數老弱婦孺的人頭,壘砌了起來,控訴著那一句「中國封建兩千餘年帝制,就是一部屠殺史」
「蓋秦以來,屠殺二千餘年,不可究止,嗟乎,何帝王盜賊之毒至於如此其極哉!」—清·唐甄《潛書》
道光年間的內閣中書台人魏源《聖武記》是一本記載了清朝軍事行動的軍事歷史書,並揭露沙俄侵華野心的歷史著作,但同時也是一本歌頌清朝統治者文治武功的書。但其在記載著乾隆平定準噶爾一事中,亦記載如下;
帝怒於上,將帥怒於下……自作自受,必使無遺預逸種而後……除婦孺充賞外……此外數千裡間無瓦無刺無一氈帳。
漏網之賊……分兩路圍獵……無孑遺焉。
—魏源《聖武記》。
可見乾隆對於圍剿準噶爾,一開始便是打著屠族去的。一開始便不是平定,而是屠殺,一雞一犬都不留的屠殺。甚至連投降清軍的準噶爾部落,也盡數被清軍全部活埋。人性之斯,已無言語。
「三觀君」曾聽到一些言論,打個比方,說雖然準噶爾部落的普通平民未參與戰事,但是準噶爾士兵為其所生,軍隊為其所養。爾雖無罪,但未站隊表明,就是最大的罪惡,助紂為虐。如果你懷著這樣的思想,和惡魔有什麼區別呢?
三觀粉碎機屠殺史書系列,將為所有的頭條讀者揭露更多的人類屠殺史。而這些歷史,或因政治,或因某些原因,一直輕描淡寫甚至塵封於史塵之下,三觀粉碎機將會為大家一個個揭開,給歷史清白。另,其實大家完全可以把屠殺史書和歷史的謊言一起看,因為很多屠殺史被後世用於歌頌的篡改的更加多。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2463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