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的『難友』,一生只是勤勤懇懇做事,不簡單啊!

孔石泉,1909年11月生。湖南省瀏陽縣人。原名孔石蘇。8歲入學,16歲高小畢業後輟學在家幫父母種田,農閒時參加製作瀏陽地區傳統手工業品—爆竹。小的時候他刻苦好學,在校讀書一直取得好成績,高小畢業考試曾名列全校第一名。步入成年,目睹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社會環境,萌發參加革命,尋求解放的強烈願望。1926年,在北伐進軍湖南的影響和推動下,毅然投身當地農民運動,利用自己掌握的文化知識,寫標語,搞宣傳,抨擊土豪劣紳,參加遊行示威。1930年初參加農民赤衛隊。同年8月,紅1、3軍團在瀏陽永和市組成紅軍第一方面軍,他被選送到方面軍政治部訓練大隊學習,從此成為紅軍的一員。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7年4月25日,孔石泉與張雲逸用身體掩護周恩來脫險的事發生在陝西省甘泉縣勞山鄉。當時,潛伏在延安的特務得知周恩來將從延安到西安的行程後,將消息送了出去。當周恩來乘坐的卡車行駛到勞山一個拐彎處時,埋伏在這裡的200多名敵人朝車輛猛烈開火。周恩來立即指揮卡車上的20多位幹部戰士利用地形就地抗擊。戰士們堅決勇敢地抗擊敵人,使敵人不能一下就衝上來。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周恩來當機立斷,帶領張雲逸和孔石泉及一名記者迅速通過一片空曠地,插向其右側山上的叢林,在這個過程中,張雲逸和孔石泉始終用身體擋在周恩來的前面。衝過叢林後,他們遇到在延安三十里舖聽到槍聲趕來救援的騎兵,才轉危為安。而其他人員在這次戰鬥中全部壯烈犧牲。

他們保住了一代偉人,一位受人尊敬的總理。孔石泉同志在自己的革命生涯中,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共產主義事業,為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南征北戰,出生入死。而且,他嚴格要求家屬子女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始終把自己當作群眾的公僕,把自己當作人民的兒子。不簡單的一位人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2461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