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軍閥好大膽,差點拆掉故宮三大殿,結果拆盡了圓明園

1923年,中華民國的參眾兩院的議員們,要求北京政府拆除故宮三大殿,在原址基礎上,新建西式議會大廈。本來國會設在宣武門內象房橋,議員們嫌國會廳太小,人多吵雜,無法安心辦公,於是,大膽提出了那個歪主意。

當時的大總統是黎元洪,他只不過是北洋軍閥操縱的一個傀儡而已,當年6月就被曹錕趕下台攆出了北京。

北京政府拆除故宮三大殿的消息傳到洛陽,吳佩孚聞訊後,勃然大怒,立即給大總統、國務總理、內務總長、財政總長發了一個電報:「據雲,百國宮殿,精美則有之,無有能比三殿之雄壯者。此不止中國之奇蹟,實大地百國之瑰寶。若果拆毀,則中國永喪此巨工古物,重為萬國所笑,即亦不計,亦何忍以數百年故宮,供數人中飽之資乎?務希毅力維一大地百國之瑰寶,無任欣辛盼禱之至。」

當時,北洋軍閥最具實力的就是曹錕、吳佩孚,憑藉數十萬軍隊,控制著直隸、陝西、山東、河南、湖北等省地盤,吳佩孚坐鎮洛陽(時稱「西宮」),威風八面。在吳佩孚過50歲生日時,康有為趁機拍馬屁,專門寫了一幅祝壽聯:「牧野鷹揚,百歲勛名才半紀;洛陽虎視,八方風雨會中州」。曹錕甚至揚言:「只要洛陽打個噴嚏,北京天津都要下雨。」

果然,吳佩孚保護故宮三大殿的電報一發,全國各地報刊爭相登載,受到了各個階層的擁擠和支持。抨擊國會的聲浪此起彼伏,「主拆派」害怕吳大帥問罪,個個當了縮頭烏龜,大總統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故宮三大殿才倖免於難,得以妥善保護下來。

但是,被八國聯軍火燒之後的圓明園,卻被北洋軍閥帶頭拆成了一片廢墟。

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搶劫文物之後,縱火焚燒。雖然大多建築已經焚毀,但還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閣及廟宇、宮門、值房等建築倖存,一些偏僻處和水中的景點也倖免於難。

同治皇帝已經下旨修復圓明園,供慈禧太后居住,由於財力一時跟不上,修復計劃暫用擱置。

結果,殘存的圓明園慘遭北洋軍閥的毒手。

徐世昌帶頭拆走了鳴春園與鏡春園的木材,接著王懷慶大拆不止,把園內安佑宮大牆與西洋樓的石料全部拆走。

徐世昌

王懷慶

王懷慶字懋宣,河北省寧晉縣人,北洋直系老將,原是直隸提督聶士成的中軍,後為徐世昌在軍界第一心腹親信。

王懷慶與「北洋三傑」同輩,資格很老,他當北洋軍協統(旅長)的時候,曹錕、吳佩孚還沒出道呢。

從民國8年開始,王懷慶一邊拆圓明園建築遺存,一邊在圓明園西南側興建達園。

他的這個私家花園占地12萬平方米,三分之一是水面,當地人稱「王懷慶花園」。達園的主體建築材料全部來自圓明園,清朝已經垮台,王懷慶買通看管圓明園的太監,裡應外合,偷拆偷盜圓明園內的青磚碧瓦、玉柱石碑、珍貴木料,放開手卻運往達園工地。連九州清晏前湖東西兩端的「金鰲」和「玉棟」兩橋都沒放過,也完整拆卸據為己有,重新砌築在達園內環繞的溪流之上。

4年時間,王懷慶的私家花園建成了,而圓明園內殘存的建築,則全部被他拆盡掠光。 王懷慶拆圓明園建成的私家花園

作者:頭條號 / 大話民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2252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