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1月20日,一位叫費道爾·庫茲米奇的八十七歲老人,在西伯利亞與世長辭。商人克羅莫夫出資安葬他,並在十字架形墓碑上,刻「這裡安葬著偉大的長老,上帝的選候費道爾·庫茲米奇」。而「上帝的選候」,正是沙俄皇帝亞歷山大一世在戰勝拿破崙一世後被授予的稱號。
難道這位神秘的老人就是「戰神」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嗎?可是他早就在三十九年前「去世」了。
1777年12月,亞歷山大一出生,就被祖母葉卡捷林娜二世(俄國著名女沙皇)抱在自己身邊養起來。她對亞歷山大的要求十分嚴格,曾找了十二名家庭男教師教育他。
其父親保羅粗魯愚鈍,因此卡捷林娜二世不止一次暗示要廢掉兒子立孫子。實際上,亞歷山大很希望父親繼位,這樣他就不用夾在祖母和父親之間受氣了。
即位後的保羅更加暴虐蠻橫,亞歷山大做任何事都要請示,召見他時,往往會因不稱職而被訓斥。連自己兒子都這樣,身邊的大臣們,就更加不用說了。
於是,一些實權大臣們開始聯合起來,反對沙皇保羅的統治。他們希望扶持亞歷山大,因為他的人格比較完善,希望他能廢除妨礙自由的桎梏,實現全體公民的平等,建立公正博愛的社會。
1801年3月11日夜,反對黨衝進沙皇寢室,殺死保羅,亞歷山大就這樣成了新沙皇。
可是,亞歷山大一世登基後,卻讓扶持他的大臣們大失所望。原來他對內重用奸臣阿拉克切也夫,加強專制;對外窮兵黷武,組織反動的「神聖同盟」,充當「歐洲憲兵」。
就在此時,拿破崙於1812年9月發動對俄國的進攻,攻占莫斯科。亞歷山大一世卻像換了個人似的,用了玩了一招陰招—一把火將莫斯科燒掉,不留給拿破崙一點糧食。
果然,隨著隆冬的到來,以為占領了人家的首都就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誰知卻得到一座空城。隨著局勢越來越不利,拿破崙不得不向亞歷山大求和。亞歷山大拒絕了,並決心要將侵略者趕出過門。拿破崙只好後撤,卻遭俄軍全面圍堵追擊,法軍損失慘重。拿破崙第一次嘗到了失敗的滋味。
翌年3月,亞歷山大親率大軍在萊比錫與拿破崙展開決戰。經過幾個月的廝殺,法軍開始潰退。半個月後,俄軍攻占巴黎。拿破崙被迫退位。兩年後,亞歷山大再次進駐巴黎,戰爭生涯達到巔峰。
沒了對手,亞歷山大又開始渾渾噩噩起來,弒父罪行又縈繞在他腦海,越來越惶恐不已。加上他和親妹妹之間有了說不清楚的關係,遭到外界的議論,精神接近崩潰的邊緣。
與此同時,亞歷山大一世獲知有人正在密謀「謀反」,可他卻沒有下令處理此事,恰好聖彼得堡發生特大洪水,人民財產遭受重大損失。迷信的人們認為這是上天對沙皇的懲罰。
在精神上,亞歷山大受到更沉重的打擊。於是,他決定攜皇后伊莉莎白去塔岡羅格鎮休養,沒想到,僅僅幾個月後就去世了,年僅四十七歲。
十年後,俄國臣民就要忘記曾經的沙皇亞歷山大時,在烏拉爾山區的怕彼爾姆州的克拉斯諾車姆斯克村,卻出現了一位十分紳士的名叫費道爾 · 庫茲米奇的老者。由於他無法說清楚自身情況,又無法提供證明自己身份的材料,被流放西伯利亞。
在西伯利亞,由於費道爾·庫茲米奇學識淵博、十分誠懇,附近的居民都願和他做朋友,商人克羅莫夫還為他蓋了小木屋。
費道爾· 庫茲米奇對俄國國內事件了如指掌,一些人就感覺他與「已故」的亞歷山大一世很相似。1864年1月20日,他與世長辭,享年八十七歲。
亞歷山大一世是否真的病死在塔岡羅格鎮?神秘人物費道爾·庫茲米奇真的是亞歷山大一世嗎?如果是的話,那麼他無疑是奧斯卡金像獎的得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2154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