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皇室禁衛軍為什麼成了馮國璋私兵?

1908年,清政府仿照普魯士軍事制度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禁衛軍。禁衛軍軍官多數來自滿族,士兵也主要是駐京的滿族人,有步兵2協共4標,馬隊、砲隊各1標,工程、輜重、機關炮、軍樂、警察各1隊,共12000餘人。禁衛軍裝備有18門150毫米野戰重砲和25挺馬克沁式重機槍,在當時中國軍隊中僅此一家。這麼重要的一支軍隊,當然得由信得過的人來帶領,監國攝政王載灃成為第一個統率禁衛軍的領導。那麼作為漢人的馮國璋,是怎麼與清皇室的禁衛軍拉上關係的呢?

X

馮國璋

1911 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政府起用袁世凱。按照袁世凱的起用條件,馮國璋被清政府任命為北洋軍第一軍軍統,南下平叛。後來袁世凱發現馮國璋太能打了,幾天之內就把漢口、漢陽拿下,明顯不利於袁與清皇室的討價還價。於是,袁世凱下令段祺瑞迅速抵達漢口,接替馮國璋指揮北洋軍的職務。馮國璋呢?被調回北京,任禁衛軍總統官。馮國璋是一個漢人,怎麼統率禁衛軍啊?還別說,禁衛軍的軍官們都服馮國璋。因為,馮國璋在1906年當過陸軍貴冑學堂總辦。這貴冑學堂是什麼玩意兒?看看學員名單大家就明白了:恭親王溥偉、醇親王載灃、博多勒噶台親王、順承郡王納勒赫、多羅貝勒載洵、多羅貝勒載濤……禁衛軍裡的軍官,哪個不是貴冑學堂出身啊。1912年2月,清朝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即將頒布退位詔書,作為皇室衛隊的禁衛軍無法接受效忠對象的消失,軍心混亂,隨時有譁變的可能。馮國璋親自召集禁衛軍訓話:宣布大清皇帝辭位後之優待條件,對於禁衛軍額數俸餉亦仍維持不變,聲言非此不能保全皇室。並向官兵保證:「馮國璋並以身家性命擔保,尊號仍存不廢,讓權不讓位,兩宮保全及禁衛軍待遇皆擔保到底,無論個人調任何職,必仍以禁衛軍自隨。」老師的話,還是要信的。裝備精良的皇家禁衛軍沒有參加一次實戰,就改姓共和了。不過,禁衛軍也因此成為只聽馮國璋的私兵,連袁世凱也調不動。馮國璋去哪做官,禁衛軍就跟到哪吃飯,根本不必向民國陸軍部匯報動向。1914年,禁衛軍改編為北洋陸軍第十六師,但還是 只服馮國璋。當馮國璋1918年下台後,這支十六師還是聽他統率,這可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北洋軍 1919年,馮國璋去世,十六師移駐察哈爾。1920年直皖戰爭後,十六師被奉系吞併。1924年,在第一次直奉大戰中,十六師被吳佩孚用60萬大洋收買,宣布投降,奉軍最終失敗。戰後不久,十六師被裁撤。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2081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