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衰航母!四年才完工,出航17小時被擊沉。
海軍戰史奇葩多,最有傳奇色彩的莫過於日本「信濃號」航空母艦了。出世一波三折,1940年開始動工,1944年完工,20天後開始處女航,出港17個小時後被美國潛艇送進海底,這就是這艘二戰時期噸位最大航母的坎坷命運。為何這艘船如此悲催,各位請聽小編慢慢道來。
其實「信濃號」最開始的身份設定不是航母,而是超級戰列艦。它的姊妹艦就是大和號和武藏號,初期建造時都是按大和級戰列艦標准開工的,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嚐到了海軍航空兵的甜頭便開足馬力造航空母艦,作為戰列艦的「信濃號」建造工作暫時擱置了。1942年的中途島海戰日本海軍力量損失巨大,因此造了一半的「信濃號」被改造成航空母艦。「信濃號」預計在1945年下水,但是1944年的馬里亞納海戰中日本海軍再次被美國吊打,海軍下了死命令:趕緊給我造好,耽誤時間從指揮官到工人都吃不了兜著走!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你讓我趕時間,我只能偷工減料了。日本造船工人的工作效率還是值得肯定的,1944年11月宣布完工,船可以交付使用了,但具體質量我就不敢保證了。海軍對「信濃號」龐大的身軀十分滿意,為了保護好這個寶貝兒給它甲板上增加了約1.7萬噸的鋼甲(因為日本航母好多是被美國航空兵擊沉的)。但是吃水線部分就沒被關照好,這也是造成「信濃號」早夭的一個原因。
看看俯視圖就知道「信濃號」與其他日本航母的體積差別了
船造好了就要執行任務,1944年11月27號這艘排水量71890噸的大傢伙晃晃悠悠出航了。它剛一出門就被美國潛艇「射水魚」號盯上了。「信濃號」體積太大,加上周圍有護航軍艦,所以美國潛艇沒敢動,偏偏在這個時候潛艇被日本護航船發現了,「射水魚」號只好拉開距離。航母編隊沒搭理它,以為這是美軍的誘餌,就這樣麻痺大意的日本海軍給自己的航母又往地獄的方向推了一把。
擊沉「信濃號」的美國潛艇「射水魚」號
從技術層面上說美國潛艇的航速趕不上「信濃號」航母編隊。但碰巧「信濃號」出現故障,航速從25節降到15節,28號早晨「射水魚」號再次趕上來了。日本艦隊又發現了這艘潛艇,卻誤以為美國集結了潛艇群來攻擊他們,於是司令官下令掉頭跑路,「信濃號」掉頭的時候把自己完全暴露給美國潛艇,這時候的「信濃號」想不死都難了。「射水魚」號抓住時機連射6枚魚雷,其中4枚準確擊中「信濃號」,「射水魚」號打完就跑,「信濃號」艦長以為憑藉巨大的艦身可以扛過4枚魚雷的打擊,下令繼續返航,想回到基地進行整修。走了2小時後發現「信濃號」船身歪了,又過了3小時船裡的動力鍋爐被海水泡了,1小時後船完全不動了,開始慢慢傾覆。無奈艦長只好下令棄船,就這樣「信濃號」出航17個小時就在自己家門口被敵軍潛艇擊沉了。
「射水魚」號潛艇的艦長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