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繼位至今還是一個謎,繼位說,篡位說,自立說,各種觀點交鋒,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當年電視劇《雍正王朝》紅極一時,裡面很多情節都是根據歷史加以改編,雖然並不是真實的歷史,很多事情倒也是確有根據,比如電視劇中的胤禛和胤祥,一直關係不錯,就是符合史實的。
【愛新覺羅 胤祥】
雍正對兄弟那是毫不留情的,不要說廢太子、大哥胤褆一直沒有放出來,老八、老九、老十一個比一個悲慘,就連自己的一母同胞的十四弟也不放過,折磨的死去活來,令老母親悲傷憂愁,抑鬱而死。唯有老十三胤祥,一直備受榮寵,曾有一段時間,很多電視觀眾都以為胤祥和胤禛才是一母所生,實在是情有可原,因為以一般人的心理去揣度皇家家庭成員的關係,一般是想不通也看不懂的。
雍正八年,胤祥生病了,雍正親自前往探視,胤祥死後,雍正親筆寫下了「賢」字作為胤祥的諡號,還以皇帝身份主持祭奠,這是其他人望塵莫及的。而雍正還唯恐做的不夠,將胤祥配享太廟,所有的兄弟為了避諱,名字中的胤字改為允字,只有胤祥可以保留康熙為他們兄弟選擇的胤字,這種待遇是難以想像的。到了乾隆皇帝繼位之後,按照雍正的遺願,給了胤祥一個世襲罔替的待遇,使其一躍成為大清朝治平之世第一個鐵帽子王。
【電視劇中的胤祥】
原因何在,為什麼胤祥能夠例外呢?是因為胤祥在儲位之爭中幫了胤禛的大忙,胤禛以德報恩?也許很多人就是這麼想的,電視劇更是這麼拍的,什麼關鍵時刻拿到了金批令箭,帶領軍隊趕往暢春園保駕,使雍正皇帝能夠順利登基。這些都是虛構的。因為胤祥在康熙朝是很不受待見的,康熙討厭胤祥絲毫不亞於討厭胤禩,而且可能要更為嚴重一些。
胤祥怎麼得罪老爸的,我們已經無從知曉了。現有資料明確顯示,胤祥從康熙四十七年第一次廢太子之後受到了牽連,我們可以設想一下,胤祥可能在當時反對康熙廢太子,對此事持有異議,所以引起了康熙的反感,康熙自此之後再也沒有原諒這個小兒子,封爵位沒有胤祥的份,頒賞賜也沒有胤祥的份,別的年紀比他小,排位比他後的都是貝子,胤祥呢?什麼也沒有!
【影視劇中的胤禛和胤祥】
胤祥受到這麼大的打擊,甚至可以說被父親直接邊緣化了,真是可憐。這種嚴酷的環境下,胤祥就此淡出政治,更加對康熙朝末年的儲位之爭敬而遠之,我想他不可能有機會,也更沒有心情去幫助胤禛爭奪皇位,但在所有的兄弟中間,胤禛最放心的就是胤祥,因為他知道,胤祥對皇位絲毫不感興趣,兄弟二人經常寫詩唱和,但從來不談政治,不談儲位。就這樣,兄弟之間在險惡的政治鬥爭中反而感情越走越近,等到雍正上台之後,重用胤祥,胤祥復出之後,沒有之前的政治負擔,卻又有過人的政治才能,協助雍正在前期處理朝政,安排西北軍事上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得到了雍正的恩寵。這個解釋無論如何都是說的過去的,至少與所謂的幫助奪嫡說要更加合情合理一些。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