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明清三朝時期,中國最大的島嶼是庫頁島,面積7.64萬平方公里位於黑龍江(阿穆爾河)出海口的東部。不過目前他屬於俄羅斯,叫薩哈林島。他和中國的源緣起源於唐朝時期,庫頁島就和唐朝建立了朝貢關係。
庫頁島地形南北狹長,外形像一條魚,冬季氣候寒冷,夏季短暫且涼爽多霧,地理處於地震帶。島上擁有豐富的天然氣、森林與石油、煤礦資源及漁業。庫頁島真正納入中國的統治是在元朝,1264年蒙古帝國派大軍攻占庫頁島,當地住民骨嵬向蒙古人朝貢。 在中國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庫頁島納入到元的統治之下,不過骨嵬隨後反元, 而元則設立了遼陽行省加強對東北地區及庫頁島的管轄,1308年,骨嵬王善奴等遣人來請求歸降,元朝將其納入遼陽行省的管轄範圍,這是中國首次將庫頁島納入行政範圍。 到了明朝,同樣對庫頁島進行了有效的管轄,很多人對於明朝管轄東北和外東北及庫頁島了解甚少,明朝對於庫頁島的管轄比元朝更加實際。 明朝軍隊於1411年在太監亦失哈的率領下,遠征庫頁島,向當地土著頒發印綬,並於黑龍江口的南北地區和庫頁島設立四座衛,即奴兒干衛、兀的河衛、囊哈兒衛、波羅河衛。 1413年,明朝太監亦失哈在奴兒干都司官衙所在地附近原有觀音堂的基礎上建永寧寺,並立有永寧寺碑,碑文用漢文、蒙古文和女真文豎立石碑以記其事,不過這塊碑現位於海參崴的阿爾謝尼耶夫博物館內。 明成祖以後,明朝後來的皇帝對於經營東北不是很重視,明朝對於東北地區的影響力下降,而女真開始崛起。最後成就了後來的清朝。 清朝對於庫頁島的管轄比元朝和明朝薄弱,清朝建立後,庫頁島先被劃歸寧古塔副都統管理;1715年後,又歸三姓副都統管轄。島上居民需每年到黑龍江下游的普祿鄉向清廷進貢貂皮。1709年,康熙帝派遣三位耶穌會修士測量全國版圖,耶穌會士得知有一大島,翌年第二支由滿人組成的測量隊成功地橫渡韃靼海峽到了庫頁島。 而此時的俄羅斯,還不知道有庫頁島的存在,直到1738年沙俄中尉什潘別爾克才得知了庫頁島的存在,在清朝管轄庫頁島期間,日本江戶幕府松前藩藩主松前公廣曾四次派人巡視庫頁島。可以說日本和俄羅斯都對屬於清朝的庫頁島展開了爭奪,而清朝缺乏的恰恰就是全球化眼光。對於外東北地區不重視,導致了沙俄對於中國外東北地區的蠶食。
日俄戰爭後,俄國割讓本島北緯50度以南的領土與日本,庫頁島從此進入南北分治時代,不過這個時期也不長,在1945年 ,蘇聯發動八月風暴行動,進攻庫頁島,於8月28日全面控制本島。 目前,庫頁島全島由俄羅斯管轄,居住在該島上的民族有俄羅斯人、日本人、朝鮮人、烏克蘭人、韃靼人、雅庫特人和鄂溫克人等。其中俄羅斯人數量最多,占人口總數的80%以上。美麗的庫頁島祖國人民想念你,期待你回歸中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1845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