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跟皇帝離婚的女子,淪落民間賣香菸

她是第一個登報跟皇帝離婚的女子,她的名字叫額爾德特.文繡生於1909年12月20日,字蕙心,蒙古族,滿洲鄂爾德特氏端恭之女,出生於北平方家胡同錫珍府邸。

端恭去世後,文秀的家境敗落,她的母親就領著文秀等三個女兒,居住在花市,過著清苦平淡的日子。文秀8歲時,就讀於花市私立敦本小學,因聰穎好學,故此文采頗佳。

1922年,末代皇帝在天下大選皇后以及皇妃,文秀雖然家庭敗落,但因為出身高貴,故此,她的照片便被送進皇宮。

溥儀在她和婉容的照片上,各自畫了一個圓圈,文秀就先行以皇妃的身份入宮,目的是要跪迎皇后婉容。

文秀雖然聰慧和文採在婉容之上,可以和末代皇帝溥儀琴瑟和諧、作詩應和,但文秀的容貌比不過婉容,家世也比不過婉容,故此,她和溥儀的關係也就逐漸疏遠,文秀為了逃避和溥儀名存實亡的夫妻關係,她在1931年8月,離開了天津,並登報公開表示與溥儀離婚。

「刀妃革命」一時間成為國內最大的新聞,溥儀雖然同意和文秀離婚,並付給她5.5萬大洋生活費,但溥儀提出了一個要求:為了皇族的聲譽,文繡以後不許再嫁人。

文秀離開天津,回到了北平,她也改回了寇玉秀的本名,並在北平市私立四存中小學校,找到了一個當國文老師的工作,但文秀沒有想到的是,她過去皇妃的身份,讓老師的工作根本干不下去。

不僅各路小報記者們每天堵門,對她進行採訪,而且還有黑壓壓的一群閒人,每天都擠在校門口,窺視她這個淪落到民間的皇妃。

文秀的存在,嚴重地影響了學校的正常教學,沒有辦法,文秀只得辭職。並搬到劉海胡同的四合院隱居起來,四年的時間,溥儀給她的生活費基本花干,文秀辭退了僕人,賣掉了大部分房產,只留一間小屋供自己居住。

雖然有不少媒婆上門,可是文秀為了和溥儀的約定,即使生活艱苦,她也不能嫁人。

文秀為了生活,只得自己尋找活路,幸虧她小時候,學過一種挑花的女紅手藝,這種刺繡手藝是在棉布等底料上,用彩色的線挑出許多很小的十字,構成各種圖案。一般挑在枕頭、桌布、服裝等上面,作為裝飾物,文秀的手藝不用說,但在亂世之中,人們溫飽尚求不得,誰還有時間去花閒錢買挑花等等的裝飾品。

文秀沒有辦法,只得放棄了挑花的生意,為了溫飽,只得去找娘家表哥劉山去想辦法。

劉山是一個泥瓦匠,也是一個窮苦人,一開始,他介紹文秀到自己的建築工地去當小工,一個出生高貴,又曾經貴為皇妃的文秀,哪裡乾得動搬磚、活泥等等的重活,可是她為了不再劉家吃白飯,還在默默地咬牙堅持。

劉山眼看著孱弱的文秀,在工地就要堅持不住了,他就替文秀在工地辭職,並讓文秀和自己的妻子一起糊紙盒,後來,文秀還想到了一個賣香菸的點子,可是她賣香菸的時候,卻被一家小報記者認了出來,一時間,好奇的人們都涌到了文秀的香菸攤前,對她指指點點,什麼「哈德門、老炮台」的叫賣聲,文秀是再也張不開口了,她只得撤了煙攤回家。

劉山有一次給華北日報社修繕房屋,他向總務科丁科長推薦了文秀,丁科長亦很同情文秀,文秀就這樣成了報社的一名校對工。最後在報社社長張明煒的熱心做媒之下,文秀嫁給了至今單身一人的劉振東。

劉振東原在李宗仁的手下任少校,因為不會阿諛奉承的那一套,故此,在軍隊中屢屢受人排擠。他和文秀結婚後,便從軍隊辭職,並用這些年攢的錢,買來了八輛平板車出租。

1948年的時候,劉振東將八輛平板車和屋子裡的家具全部賣掉,然後換了兩張船票,準備去台灣,可是因為動身較晚,北平實施戒嚴,他們就被困在了北平城中。劉振東和文秀夫妻二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靜待命運對他們進一步的安排。

北平解放後,劉振東因為有在軍隊服役的經歷,被政府管制,後來,因有立功表現,被釋放回家,並成了一名環衛工人,1953年9月17日晚10時,文繡因心肌梗塞在白米斜街的家中去世,年僅44歲,葬禮很平民,也很簡單,清潔隊的工友們一起出力,幫助文秀釘了一具四塊木板的薄棺,文秀最後被埋葬在安定門外的義地里。

沒有墓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標記,一抔黃土收艷骨,文秀就這樣去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1539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