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祖義,明朝初期的海盜首領,其祖籍廣東潮州人,明朝洪武年間,全家到南洋。
陳祖義盤踞在馬六甲10多年為海盜,集團成員最鼎盛時超過萬人。戰船百艘。雄霸於日本、台灣、南海、印度洋等海面。劫掠過往船隻達萬首,攻打50多座沿海鎮城。

他是當時世界上級別最高的海盜老大,這一點從他的懸賞就可見一斑,明太祖朱元璋曾懸賞50萬兩白銀捉拿他。永樂年間,賞金更是高達750萬兩。明朝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是1100萬兩白銀,,可見是傾國之力而不惜。也可見這個人的重要性。

儘管他很牛,可海盜畢竟不是什麼可以拿來炫的事,說到這裡,我們就有必要了解當時的歷史,當時朱元璋這老頭不知道是不是不會游泳,定下了「片板不得下海」的國法,這讓以海為生的沿海人民如何生活?所謂海盜也就是不聽老朱言下海謀生,做些生意。當然不排除有個別暴力行為。

很多歷史學家認為,朱元璋時期閉關鎖國,很大因素就是因為海盜過於猖獗。那麼,按照這個邏輯,陳祖義的海盜活動導致明朝的海禁,而閉關鎖國導致中國近代的落後,從這個意義上說,陳祖義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事實上不自覺的充當了一個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關鍵人物。
永樂三年六月(1405年7月),鄭和舟師首下「西洋」。永樂五年(1407年)返航回國。
返途中,鄭和派人招撫陳祖義。

陳祖義認定鄭和浩浩蕩蕩的船隊「有寶物」在船上,於是派人向鄭和表示他想投誠,其實陳祖義是想詐降,然後一舉搶奪鄭和的船隊。
雖說陳祖義的人數和船隻數量都不及鄭和,但他鼓動部下說:「明朝的船隊雖眾,但操船者初涉遠洋,大多為河塘之師;明朝的船雖大,但行動遲緩,且不熟地形;明朝的水師雖強,但多年未戰,驕兵,且以馬步兵為主。」
更重要的是,陳祖義根本瞧不起鄭和:太監算什麼東西呀,而且這個太監還是靠陸戰出名的……
陳祖義沒有料到,鄭和對陳祖義早有提防,因為鄭和船隊經過占城以後,一路上聽到的都是對陳祖義的投訴。
更幸運的是,陳祖義的陰謀被舊港一個頭目叫施進卿的中國人知道了,他把消息告訴了鄭和。鄭和立即作了反偷襲的準備與部署。 陳祖義率眾海盜來襲時,鄭和指揮戰船從待機點迅速包圍敵船,用火攻燒毀海盜船,經激戰,殺海盜5000餘人,燒毀敵船10艘,繳獲7艘,此後鄭和的海軍又設法將陳祖義等三人生擒,囚於船中回京。

皇帝朱棣下令當著各國使者的面殺掉了陳祖義,並斬首示眾,警示他人。
作者:頭條號 / 看歷史學文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0711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