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十八年(1773年)六月九日,乾隆皇帝諭令軍機大臣星夜飛馳山東兗州,將自己的親筆硃批下達給署理山東巡撫楊應琚。
六月十四日,楊應琚看到硃批,臉色大變,不敢怠慢,火速到濟南大獄親提犯人行刑。
事情這麼緊急,是不是擔心犯人逃走了呢?
是的,如果手腳再不麻利點,犯人就要走了。
濟南大獄守備森嚴,犯人能往哪兒逃呢?
乾隆帝這樣爭分奪秒,要趕在犯人離開人世之前對犯人行刑,那得是多大的仇、多大的怨啊?

事情得從犯人的身世說起。
犯人姓丁,名文彬,原籍浙江上虞縣人,是個窮酸文士,父母早亡,與哥嫂一家在松江府華亭縣生活。
丁文彬雖然讀過幾本《論語》、《孟子》,卻因父母早死,腦子受了刺激,精神時而正常、時而失常,又兼身體瘦弱,手無縛雞之力,難以獨立謀生。
就因為這個,丁文彬沒少遭受嫂子秦氏的白眼和幾個侄子的嘲弄。
沒奈何,丁文彬在三十多歲時離開了松江府,流落到蘇州等地,先是到茶館裡替人燒火拉風箱,後來又擺地攤給人寫對聯,再後來又升級為給人測字算命。
算命本來就是一項古老的迷信活動,乾上了這一行,腦袋本來就有問題的丁文彬漸漸地患上了「臆想症」,覺得「上帝」整天嘮嘮叨叨在他的耳朵邊說話。
「上帝」都跟丁文彬說了些什麼話呢?

丁文彬也不藏著掖著,都一字不漏地轉述給周圍的人聽,大意是,他丁文彬是世間罕有的奇材,現在雖然落魄,但總會有時來運轉的一天,那時,將光宗耀祖、貴不可言。
那,這一天要什麼時候才能來臨呢?
上帝是有暗示的,即丁文彬什麼時候著述成衛護聖道的著作,則什麼時候就否極泰來、飛黃騰達。
於是,丁文彬就利用自己那點可憐的文化知識吭哧吭哧地著書立說,揮汗如雨、運筆如飛。
乾隆十四年(1768年),丁文彬的兩部大作《文武記》、《太公望記》新鮮出爐了。
然而,讓丁文彬沮喪萬分的是,書是寫好了,但苦日子並沒有變好的跡象。
問題出在哪裡呢?
丁文彬思來想去,找出了問題的癥結所在——書是寫好了,但必須有人賞識,這樣才能揚布天下。 那,誰能賞識自己這兩部不世之作呢?
丁文彬環顧自己周圍的人,那都是些販夫走卒,一二三四五、甲乙丙丁這幾個字都認不全,能讀得懂自己的書?

恰巧,江蘇學政莊有恭將要到松江主持科舉考試。
這個莊有恭是廣東番禺人,自幼就有「神童」之稱。這個神童「神」到什麼程度呢?說一件事就可以知道了。莊有恭小時候和幾個熊孩子一起放風箏,風太大,線斷了,風箏落入鎮粵將軍府的花園裡。大家都沒了主意,誰也不敢入花園討還風箏。
莊有恭卻不怕,大模大樣地走入花園找風箏。
當時,將軍正與客人下棋,看他來了,有心試探他的才學,就問他:「你讀書了沒有?學會對對子嗎?」
莊有恭昂然回答說:「對對子,不過小菜一碟!」
將軍聽他的口氣這麼大,就問:「能對幾個字的對子?」
莊有恭答:「一個字能對,一百個字也能對。」
將軍有心殺殺他的傲氣,就指著廳里張貼的畫讓他對,說:「舊畫一堂,龍不吟,虎不嘯,花不聞香鳥不叫,見此小子可笑可笑。
」莊有恭指著棋盤,應聲對道:「殘棋半局,車無輪,馬無鞍,炮無煙火卒無糧,喝聲將軍提防提防。」
由此可見,莊有恭「神童」之譽,名不虛傳。

而在乾隆四年(1739),莊有恭也當仁不讓地才壓天下考生,被乾隆帝欽點為狀元。
沖「狀元公」這一條,丁文彬認定了莊有恭必能讀懂自己的道德學問,於是,攔轎獻書,把自己的嘔心瀝血之作交給了莊大人。
可是,書是獻上了,卻並沒有下文。
丁文彬懷疑莊有恭並沒有看自己的書。
沒辦法,他只好將這兩部書稿改寫為《洪範》和《春秋》。並陸陸續續做了些增刪調整的工作。
特別要指出的是,丁文彬的精神病癒加嚴重了。
原先,在原稿《文武記》、《太公望記》中,他在每章之後加一段評語,自稱「丁子曰」。
修改稿《洪範》、《春秋》中,「丁子曰」被改成了「天子曰」或「王帝曰」。
在封建社會,「天子」和「帝」是封建王朝最高統治者的專用字眼,你說你丁文彬一個窮酸文人,居然也用這樣的字眼,的確是沒救了。
當然,丁文彬稱自己是「天子」和「王帝」,他也是有他的一套邏輯的。
且說,丁文彬的叔祖丁芝田是一個塾師,曾在丁文彬年幼的時候帶他去山東曲阜孔府拜見過衍聖公孔廣棨。

這裡說一下,「衍聖公」是個什麼東東呢? 話說,孔子不是大聖人嗎?
後世君主帝王為了尊崇孔子,都給孔子的嫡長子孫上封號,漢魏封宗聖,晉宋封奉聖,北魏封崇聖,北齊封恭聖,唐朝封褒聖,到了宋朝封衍聖,從此就定型了,一直到民國,孔子嫡長子孫的封號都叫「衍聖公」。
在曲阜孔府,年幼的丁文彬聽衍聖公孔廣棨大談特談過堯舜之道。
而乾隆十六年(1770年)這年,丁文彬聽說早孔廣棨早就去世了。他就想,衍聖公孔廣棨能守堯舜之道,天下本應是有德者居之,那麼老衍聖公孔廣棨應該居天子之位。現在老衍聖公孔廣棨已經去世了,他是給我傳授過堯舜之道的,這不就等於傳位於我了嗎?
丁文彬這麼一想,臆想症又發作了,冥冥之中,他仿佛聽到了上帝對他說,你講道論學的著作已經完成,老衍聖公孔廣棨覺得你才學和品德與舜別無二致,很是歡喜,就像堯一樣,不但將兩個女兒都一齊許配給你,還把帝位傳給了你。
這樣,丁文彬不但在《洪範》、《春秋》中明目張膽地寫上了「天子曰」或「王帝曰」,還趕修了一本《欽定時憲書》,定國號「大明」(他是取《大學》里「明明德」的意思,並不是想反清復明),還開列了年號,設計了鑄錢的樣式……

在《欽定時憲書》中,丁文彬自己不但高居帝位,他還私封了一大批臣子,其中,他封老衍聖公孔廣棨的兒子新衍聖公孔昭煥為冢宰、平虜將軍;封自己的哥哥丁文耀為夏文公,封自己死去的父母為王為後,等等。
《洪範》、《春秋》改寫完成後,丁文彬曾主動送給華亭縣豐樂橋的徐旭初先生、米店店主的父親王素行先生,還有一個叫蔡穎達的先生看。但這幾個人讀了後,沒有做任何評價,有的也不知看沒看,半天不到,就將書擲還。
從乾隆十六年(1770年)到乾隆十八年(1772年)這兩年,丁文彬的精神生活是非常豐富的,但物質生活日趨困頓,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日子快過不下去了。

想到自己就要離開人世了,丁文彬不甘心自己「開創」出來的「大明國」就這樣滅亡,決定欲將自己的著作交於新衍聖公孔昭煥,傳帝位給他。
說干就干,丁文彬拎著書、挾著把破雨傘,強支病體,風塵僕僕地上路了。
新衍聖公孔昭煥是個很有內涵的人,喜歡收藏有內涵的書籍,是個著名的藏書家,曲阜孔府的「奎文閣」藏書樓就是他在管理。
對於丁文彬那兩本缺乏內涵的著作,孔昭煥本來不屑一顧的,但卻被上面的「天子曰」和「王帝曰」給驚呆了,立刻吩咐下人:「快快快,速將來客拿下!」
不得不說,孔昭煥的政治覺悟的確是高——說起來,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乾隆巡幸闕里,祭祀孔子。當時,孔昭煥還親自在詩禮堂給皇帝講經,君臣言笑晏晏、其樂融融,君王恩情深重,永世難忘,政治覺悟怎麼能不高呀。
孔昭煥行事果斷,雷厲風行,沒有一點點遲疑,立刻將丁文彬扭送曲阜縣衙,同時寫了一封密扎交山東巡撫查辦。又馬不停蹄上奏乾隆皇帝交待經過,表示忠心。
對於這樣的「謀反大案」,山東巡撫楊應琚半刻也不敢停留,連夜審訊。
幾個回合下來,楊應琚便鬆了口氣:這人原來不過是個神經病!
但為了謹慎起見,他還是耐心地詢問遍了所有細節,確認這不是假傻而是真瘋,才結案陳詞,在上呈乾隆的奏摺中說:「丁文彬乃一至貧極賤之人,一旦稍習陳言,遂自詡為奇才異能,無出其右。因而妄想富貴美色,痴心日熾,結為幻影,牢不可破,輒肆其梟境之心、狼嚎狗吠,無所不至。」
楊應琚雖然知道丁文彬就是個瘋子,但他是了解乾隆的。
歷史上的乾隆可不是「《還珠格格》迷」心目中那個和藹可親的「皇阿瑪」,心狠手辣著呢,就算是一個瘋子,他也會沒完沒了地較真較勁,不徹底斬草除根是不會罷休的。
所以,楊應琚在奏摺的最後還特意提醒乾隆:「該犯氣體瘦弱,亟宜早正典型。」
不出楊應琚所料,乾隆看見有人妄稱天子、私立國號,氣得兩眼發黑,差點要瘋掉了,一迭聲地喚人速往山東,趕在犯人病逝前行凌遲大刑。
丁文彬在山東濟南的刑場上,當著萬千觀看人的面,一刀一刀地被凌遲處死了。
但,這並不是這個案子的重點,重點那些無辜人的下場。
乾隆的表現,其實就跟一個瘋子差不多,他本著斬草除根的精神,執意要將本案追究到底!
丁文彬的哥哥丁文耀本身目不識丁,也根本不知道弟弟寫有這樣幾本「大作」,他和他的兩個年紀稍大的兒子逃脫不了關係,照律緣坐,本應立斬,但聖上開恩,改為斬監候,秋後處決。 另外兩個年幼的兒子被賞給功臣之家為奴。
還有,看過逆書的華亭縣豐樂橋的徐旭初先生、米店店主的父親王素行先生,還有那個蔡穎達的先生都要治罪。
理由是看了逆書不舉報。
徐旭初的武生衣頂被革、杖責八十;蔡穎達被杖責八十;王素行比較嚴重,杖責一百,流放三千里。
冤,真冤!
但還有比這更冤的。
曾經的「神童」、乾隆四年的狀元爺、江蘇巡撫莊有恭被人舉報了。
乾隆怒不可遏,下了一道上諭責問莊有恭:「丁文彬所著逆書內大逆不道之言甚多,莊有恭既經接收,何以不具摺奏聞?又不即將該犯拿究?」
莊有恭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想了大半天想不起丁文彬是何方神聖,更不知乾隆所說的逆書是什麼書。
這可真的是要了命了!

連接好幾天,莊有恭吃不下、睡不著,苦思冥想,全力啟動大腦裡面的搜尋引擎,搜索這幾年來遇到過的人、遇到過的事。
幸虧,莊有恭是名負其實的「神童」,他終於想起了乾隆十四年、自己到松江主持科舉考試時,有人攔轎獻書的事來了!
那書,狗屁不通,而最令人作嘔的是,還口口聲聲自稱「丁子曰」。當時,自己就認定此人是個瘋子,把書丟一邊了。

想到此一節,莊有恭趕緊把當時瘋子獻書的情景陳奏了一遍,說「當時臣本未留心查閱,後亦不復寓目,今事隔五年,實不知敗簏破篋中果存此冊否?容臣回署細檢,如得之,當即緘封進呈。」
乾隆的答覆是:「此奏又屬取巧。細查書來,不可終歸烏有。」莊有恭將巡撫衙門翻了個底朝天,到底沒有找到你逆書,只好自請交吏部嚴加治罪。乾隆大怒,痛罵莊有恭「狡詐為鬼蜮倆」,處罰「照莊有恭學政任內俸祿、養廉數目加罰十倍」。
莊有恭沒有及時交書、沒有及時彙報,也沒有捉拿丁文彬;那麼,及時交書、及時彙報,並捉拿了丁文彬的衍聖公孔昭煥得到嘉獎沒有呢?
沒有。
因為丁文彬聲稱自己娶了孔昭煥的兩個姐姐、和孔昭煥是親戚。孔昭煥不得不乖乖寫了一份「親供」,詳細彙報了姐姐的婚嫁情況,申明自己與丁文彬並無半點瓜葛,好不容易才撇清了關係,沒有遭到乾隆的追究。
至於嘉獎,想都別想。
作者:頭條號 / 我們愛歷史 我方團隊覃仕勇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0269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