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謎團:百思不得其解。新中國開國上將曾打開成吉思汗棺木,看後臉色凝重,至死不說真相!
他是從蒙古草原走出的新中國第一代開國上將,戰爭年代家中的房屋先是被日本人、後被國民黨三次焚燒。他曾到蘇聯學習和工作,後前往蒙古族地區從事革命活動。新中國成立後他長期擔任內蒙古自治區領導職務,後到中央領導民族統戰工作,曾任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統戰部長、國務院副總理、中央政治局委員、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副主席等職務。
烏蘭夫將軍生於憂患,長於憂患,他的感情始終同人民息息相通。
成了3000孤兒的爸爸
從1959年末開始,中華大地經歷了罕見的自然災害,上海、江蘇等地的一些孤兒院因為糧食匱乏而陷入了困境。3000名幼小多病的孤兒,在全國性的饑荒面前顯得那樣蒼白無力。消息傳到黨中央後,周恩來總理希望內蒙古支援一些奶粉給這些孤兒,時任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的烏蘭夫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那時內蒙古牧業遭受了特大災害,不少乳品廠都停產了,但是烏蘭夫還是答應康克清想辦法幫助這些孤兒。烏蘭夫返回呼和浩特後,立即召開自治區黨委常委會,大家一致認為:現在就可以調去些奶粉,但是這只能解決一時困難。時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的吉雅泰想了想說:「我建議把這些孤兒都接到內蒙古來,分配到牧民家去撫養。」 烏蘭夫一拍桌子,說:「咱們想到一塊兒了,就讓草原把他們養大!」
1959年12月上旬,自治區衛生廳和民政廳的負責人被烏蘭夫叫到了自治區黨委大院。烏蘭夫告訴他們,內蒙古要接收3000名孤兒,同時指示:由民政廳和衛生廳抽調10名幹部組成一個辦公室,兩廳廳長掛帥,衛生廳副廳長朱明輝同志具體負責,還提出了「收一個、活一個、壯一個」的要求。
1960年初,內蒙古開始了接收孤兒及安置工作。第一批近百名孤兒分別被收留在內蒙古醫院和呼市醫院。那些孤兒個個瘦得皮包骨頭,許多孩子肚子裡有蛔蟲。1960~1963年,內蒙古各地先後接納了3000名孤兒。牧民們非常喜歡這些孩子,有的家庭甚至收養了五六個,還有的從幾百里外趕來領養。他們把孤兒接回自家的蒙古包,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精心照料,教他們說蒙古語、騎馬、打獵,還供他們上學。

將軍關注並養育孤兒的事情自然讓人感動。然而將軍人生中還做了一件非常引人注目的事情,那就是傳說他打過開成吉思汗的棺木。看《河南商報》早年的一則報道: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政府擔心成吉思汗陵會落入侵華的日本軍隊之手,於是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即把成吉思汗的陵寢,從成陵搬出,經榆林、延安,運往陝北高原南沿的黃帝陵藏匿。
這事後來經過周密的安排,被穩妥地執行了。
這樣,成吉思汗的陵寢曾在黃帝陵下面的黃帝廟中藏匿了好多年,直到抗日戰爭勝利,陵寢才又經原路運回原處。這事當時是最高國家機密之一,因此,世人不知。
上世紀50年代初,烏蘭夫曾經來拜謁成陵。烏蘭夫對看門人說,他有一個請求不知道說出來合不合適。看門人說,有什麼你就說吧!烏蘭夫遲疑了片刻說,他想打開棺木看一看,不知道行不行。看門人也遲疑了一下,最後說:「你當然可以看!因為你就是今天蒙古人的汗!」
這樣,摒去左右,烏蘭夫走進了停放棺木的那間密室。
這停放在成吉思汗陵密室里的棺木中,到底是裝殮著大汗本人的遺骸呢,還是只是一個衣冠冢,或者是像民間傳說的那樣,放著成吉思汗的兩個馬鐙。這一直是一個謎。
那麼,烏蘭夫在打開棺木以後,看到了什麼呢?是真身嗎?
看門人說,烏蘭夫在走出密室之後,神色嚴肅。他也問了這個問題,但是,烏蘭夫什麼也沒有說,而他,也就不敢再問了。
烏蘭夫是這個世界上,惟一有理由打開和曾經打開過這棺木的人,如今,隨著他的作古,這個秘密則還作為秘密繼續存在著。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0103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