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凌晨4時半,當早已集結在中越邊境上的中國軍隊,在許世友和楊得志的率領下,分別從廣西、雲南兩個方向對越南突然發起進攻時,越南陷入了一陣慌亂之中——他們根本就不相信,鄧小平敢於發起如此規模的戰爭。
有點像1950年的美國。當年,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萬萬沒有想到,毛澤東會在建國之初、百廢待興之際,派出志願軍跨國鴨綠江,把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趕到「三八線」。 也有點像1962年的印度。當年,印度總理尼赫魯萬萬沒有想到,毛澤東會大手一揮,派出軍隊將他們插在中國境內的據點掃得乾乾淨淨,還一度將戰火燒到印度境內。 對越自衛反擊戰一共進行了一個月——到3月18日,全部戰事已經結束。中國軍隊主動撤回了境內。一個月的戰爭,給越南帶去了怎樣的打擊?打擊的效果如何?
數據顯示,中國軍隊共殲敵57152人。其中,擊斃47700餘人,擊傷7270餘人,俘虜2173人。同時,繳獲各種火炮916門、各種槍枝和火箭筒及40榴彈發射器16062支(挺、具)、汽車236輛、蘇制反坦克飛彈817枚、飛彈22枚,擊毀坦克和裝甲車54輛、火炮781門、汽車594輛,炸毀飛彈基地3個、機場3個、飛彈發射架2個。 這僅僅是越南損失名單中的一小部分。戰爭還摧毀了越南北方的大量軍事、政治、經濟設施。 戰爭結束後,越南自己曾經公布了損失情況,即《截至一九七九年三月底一些目前可以看見的損失初步統計表》。這份表格顯示,越南方面被摧毀了4個市、320個鄉、45000座農房、60萬平方米城市住宅、900所學校、428所醫院,35萬人因房屋被摧毀流離失所…… 據稱,戰後,越南領導人黎筍視察越北戰區時驚訝得半天說不出話,因為這裡幾乎已經退回到荒蠻時代,破壞程度遠甚當年美國空軍的狂轟濫炸。
「1979年2月17日對我國而言是個痛苦的日子。」越南知名經濟學家黎登營如此回憶。 然而,這還僅僅是一個開始。 1979年的戰爭結束後,中國軍隊和越南軍隊繼續在邊境線上進行斷斷續續的小規模戰爭,長達十年之久。期間,中國軍隊好整以暇地進行輪換作戰,將後方軍隊不斷調到越南前線作戰,獲取寶貴的實戰經驗。 越南方面則不得不屯兵在中越邊境,難以將物資資源和人力資源用於經濟建設。十年中越戰爭,就像一道不斷流血的傷口,讓越南陷於困境,不可自拔。【資料擴展:越南總司令這樣評價開國大將:他是越南人民軍的偉大朋友】 所以,到了上世紀80年代後期,當中國和越南關係有了緩和,中國打算從越南撤軍時,越南第一副外長丁儒廉情不自禁地兩次對中方說「非常感謝」。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0070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