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皇帝為「萬歲」由來已久,但稱「萬萬歲」是從哪個皇帝開始的?

在中國漢語中,「萬歲」這個詞是由來已久,有漫長的歷史了。

據《事物紀原》卷一:「戰國時,秦王見藺相如奉璧,田單偽約降燕,馮諼焚孟嘗君債券,左右及民皆呼萬歲。

蓋七國時,眾所喜慶於君者,皆呼萬歲。秦漢以來,臣下對見於君,拜恩慶賀,率以為常。」

眾所周知,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裡,「萬歲」是專指皇帝,臣子、百姓稱呼皇帝陛下專用。

可「萬歲」一詞,究竟在何時歸帝王專用呢?

史學界的意見並不一致。

一種意見認為,漢高祖劉邦臨朝時,「殿上群臣皆呼萬歲」。

漢高祖劉邦

一種意見認為,屬於皇帝的「萬歲」始於漢武帝劉徹時。

漢武帝劉徹

還有一種意見認為,漢朝在皇帝以外也有使用「萬歲」的情況。

如漢朝禮儀規定,對皇太子亦可稱「萬歲」。

當時皇族中還有以「萬歲」為名的,如漢和帝的弟弟就叫「劉萬歲」。

從漢朝到唐朝,對人臣稱「萬歲」的事例,也是不絕於書,不勝枚舉。

直到宋朝,「萬歲」之稱人臣才決不可染指。北宋大將曹利用的從子曹訥,一次喝醉了酒,「令人吁萬歲」,被人告發,杖責而死。

可見,到宋朝後,除了皇帝,絕對不允許任何人稱「萬歲」。

明末太監魏忠賢,飛揚跋扈,一手遮天,凌駕於皇帝之上,也只敢稱「九千歲」。

九千歲魏忠賢

至於「萬萬歲」的來歷,則來自一個故事。

相傳唐朝女皇武則天稱帝後,特別喜歡別人吹捧她,藉以抬高自己「名不正」的地位,但她又不好直言。

一天,她在金鑾殿召集翰林院眾學士出題答對。她脫口出了上題:「玉女河邊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

眾學士搜腸括肚對答了幾十句,武后都不滿意,直覺得掃興。

這時,有位慣於奉承的學士看出了她的心思,忙吟道:

「金鑾殿前呼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武后興高采烈,推為傑作。

從此,「萬萬歲」一詞便流傳於朝野之上了。

後世的皇帝,臣子們不但山呼海嘯叫其「萬歲」「萬歲」,也叫其「萬萬歲」,總之就是「萬壽無疆」,長生不老,「再活五百年」甚至五千年。

作者:頭條號 / 李子遲到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09939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