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臨時拉來做守軍將領,卻一戰斃日軍3萬餘人,最後降而不降

抗日戰爭中,國民黨軍湧現了無數的優秀抗日將領,衛立煌,孫立人,薛岳等等,而今天小編我要說的這個卻是個投降過日本人的抗日將領,但是小編要說他降而不降。 這個人就是衡陽保衛戰中的國民革命軍第十軍軍長方先覺。

方先覺,安徽蕭縣人,黃埔三期學員,他的同學基本都是抗日名將,有戴安瀾,王耀武,還有在南京保衛戰死戰而隕的高致嵩,還有就是間接害死張靈甫的李天霞。埔軍校前幾期出來的都是抗戰精英,方先覺當然也不例外。但是方先覺卻沒有畢業就被開除了,原因是他把貪污學生伙食費的軍需官打了一頓(也是有骨氣的人啊)。 沒有黃埔軍校畢業,他沒有氣餒,托關係到衛立煌的部隊去當了偵察兵,後來表現優異一直跟隨衛立煌,轉戰南北,方先覺第一次打日本人是在熱河,當時他還是個基層軍官,在一線作戰勇猛,身受重傷,經過八個月的醫治才治好。第二次是在淞滬抗戰,已經當上副旅長的方先覺又是作戰勇猛,然後有受傷,可見方先覺抗日的決心和毅力。

方先覺是國軍抗戰中少有的幾乎沒有敗績的將領,在當中層軍官時,都能完成上封的命令,打西涼山一戰就勝,打陳家大山,攻入山頭了才發現被友軍坑了,不得不撤退。先後參加了長沙會戰,常德會戰,都重創日軍。然而這些都不是今天我要說的,今天我要說的是他的衡陽保衛戰。 衡陽保衛戰之前的常德會戰的時候,因為薛岳的越級指揮,導致方先覺的第3師和預10師損失慘重,為此方先覺跟薛岳大吵一架,被免職了,第十軍軍長被方日英代替。

1944年,抗戰準備要勝利了,日本人想做最後的掙扎,於是制定了「一號作戰計劃」,先後發起了豫中戰役等幾大戰役最後攻陷了洛陽、長沙等地,1944年6月20日兵鋒直指衡陽,就在這個時候,這方日英害怕戰敗戰死,推脫了守土之責,加上第十軍上下一心想要方先覺當回軍長,薛岳沒辦法,只好在戰前把方先覺拉回來守衡陽,算是臨時湊數。當時蔣介石要他守住衡陽兩周,但是方先覺的第十軍卻還沒滿編,總共就1.7萬人,要守住日本人的11萬談何容易。

在戰前,方先覺先是做戰前部署,最主要的是工事建立,衡陽保衛戰戰績優秀的很大原因就是方先覺對工事的重視。6月28日日本集中了第68師團、第116師團主力開始發起猛烈進攻,這可是日本的甲種師團,不是很多野史說的什麼所謂的大阪商團。在之後的五天日本人除了占領張家山均一無所獲,而且僅張家山就先後易手20多次。

在7月10日日均又在此發動總攻,這次日軍無所不用其極化學武器,燃燒彈等非人道武器也用上了,還是沒能占領衡陽城,日本國內大為震動,成為壓倒東條英機的最後一顆稻草,在多線作戰失利的東條英機引咎辭職。

8月8日,衡陽保衛戰結束,此戰, 國軍第10軍投入約17,600人 ,日軍第11軍約10萬人 。 國軍陣亡7600人,負傷6700人。日軍傷亡超過29000人 連同受傷及瘟疫導致的傷亡超過4.5萬人。是中國抗日戰爭歷史上以少勝多最大的戰例戰果。日本戰史稱,此役「犧牲之大,令人驚駭」,是「苦難的戰役」。毛澤東在1944年8月12日《解放日報》發表的社論中指出:「堅守衡陽的守軍是英勇的,衡陽人民付出了重大犧牲」。 而方先覺的投降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為什麼小編我說他降而不降呢?因為他投降後一直沒有透露任何國軍情報,同時對於日本人的優待也一一拒絕,在他高燒病重之時還拒絕日本人送他到漢口就醫的要求。最後戴笠把他就出來的時候一個一米八的錚錚鐵骨的漢子居然還沒有一百斤。如何能叫投降?

(方先覺投降照片)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09485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