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對戰爭的印象里,只有一路乘風破浪,攻城略地才叫做勝利。但是古人也說:「以退為進」。漂亮的撤退依然值得讚許。一次好的撤退,不僅可以令部隊保存實力、避免被動,更加是應對有力的表現。
在韓戰的長津湖之戰中,志願軍確實一度把美軍從陸地趕到軍艦上。但美軍打了敗仗,仍能井然有序地撤退,我國名將劉伯承也承認這很了不起。在著名的南京保衛戰,正是因為總指揮唐生智沒有組織有序撤退,導致大批國軍被俘被屠殺。在我軍的歷史上,有個別部隊只注重向前進攻而不注重有序撤退,吃了很大的虧。韓戰第五次戰役中,正是由於沒有做到周密的撤退,導致我軍180師大部分被俘。相反,解放戰爭初期的延安大撤退,1962年的對印自衛反擊作戰的快打快撤,為我軍贏得了極大的戰略勝勢和政治優勢。
瑞士軍事理論家菲米尼說過:「一次良好的撤退,應和一次偉大的勝利一樣受到獎賞。」試想,如果沒有當年的敦刻爾克大撤退,為盟軍留下希望的種子,就不會有後來諾曼第登陸的成功,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提前勝利。 除了會進攻以外,必須學會正確的撤退,特別是在如今信息化的大時代,現代的戰爭並不是為了攻城略地,搶奪地盤。而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的戰略為目的。如果只是一味的只知進攻不知撤退,必定深陷泥沼,得不償失。我們既要有攻擊的迅速,也要擁有撤退的完美。
人民解放軍向來以敢打敢衝著稱於世,這種精神確實需要發揚。但如果既能沖得前,又能撤的後,可以有收發自如、進退有據,守成為上之境,就能事半功倍,用小的代價換來大的勝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09110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