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 西沙海域的海上自衛反擊戰,不僅是中國海軍艦艇部隊第一次對外作戰,也是毛澤東一生中決策的最後一仗。有趣的是,這場戰爭居然獲得了蔣介石的支持。 1970年代初,一些國家對在中國南海島嶼虎視眈眈,甚至秘密派遣人員和船隻登上島礁,進行測量、勘探和偽造領屬標誌。據統計,至1973年8月底,南越軍隊侵占中國南沙和西沙群島中的6個島嶼。同年冬,南越軍艦接連在我西沙海域野蠻撞毀我國漁船,抓捕我國漁民。 這些情況報告給中南海後,毛澤東指示:「先禮後兵,後發制人。」 1974年1月11日,外交部奉命發表聲明,對南越的侵略暴行提出嚴正警告,重申中國對西沙、南沙、中沙和東沙群島無可爭辯的主權。但的,南越當局反而變本加厲,先後派出三艘驅逐艦和一艘護衛艦,再次侵入西沙永樂群島海域,並向甘泉島開炮射擊,打死打傷多人。接著,然侵占金銀島,強占甘泉島。 事後,周恩來和葉劍英聯合簽送了一份向毛澤東彙報的報告,針對南越軍隊的入侵行徑,提出應通過加強巡邏及其他相應軍事措施,保衛西沙群島。毛澤東批了兩個字:「同意。」並對周恩來說:「看來,不打一仗,不足以維護中國的海洋權益!你和劍英的意見很對!」 經毛澤東同意後,1月17日,解放軍南海艦隊的艦艇部隊協同海南武裝民兵進駐西沙群島的晉卿、琛航和廣金三島。周恩來親筆修改作戰部代軍委起草的、批覆廣州軍區關於調動使用兵力的方案。 晚20時,受毛澤東委託,周恩來主持召開了西沙群島問題會議,對可能發生的武裝衝突作了充分估計。深夜,他又主持召開政治局會議,中央軍委成立了以葉劍英牽頭的軍事五人小組。榆次此時,廣州軍區也迅速做出出戰準備。 1月19日清早,南越海軍派出3艘驅逐艦和1艘護衛艦,再次駛入我西沙永樂島海域,蠻橫地對中國漁民進行武裝挑釁,開槍開炮,造成人員傷亡南海艦隊迅速命令兩艘掃雷艦進至廣金島西北海面,攔截南越軍艦。 結果,南越軍艦駛向中國琛航、廣金兩島,放下橡皮艇,護送軍人搶灘登陸,並向廣金島的守島民兵開槍射擊。守島民兵奮起自衛還擊,當場斃敵1人,傷敵3人。敵人被迫撤退,逃回艦上。之後,他們改變戰術,4艘軍艦突然一齊向解放軍海軍4艘艦艇發起猛烈炮擊,再次造成人員傷亡。解放軍果斷還擊。經過一場惡戰,擊沉敵「怒濤」號。 西沙海戰首戰獲勝!
報經毛澤東同意,葉劍英、鄧小平等研究決定:繼續擴大戰果,發起登陸作戰。 次日,解放軍和民兵對珊瑚、甘泉、金銀三島發起了登陸戰。失去支援的南越軍隊無力抵抗,成了瓮中之鱉。僅僅用4個小時,實際戰鬥加起來不超過20分鐘,就順利收復了三島。戰鬥中,解放軍擊傷南越驅逐艦3艘,擊沉護衛艦1艘,斃傷南越官兵100餘人,俘敵48人。 在解放軍奮力作戰時,台灣當局也強烈譴責南越侵犯中國島嶼的非法行為。 5月,中央軍委決定從東海艦隊抽調3艘飛彈護衛艦緊急南下,支援南海艦隊,毛澤東要求「直接通過台灣海峽」。以往20餘年,海軍艦隊從東海到南海,需繞道走琉球群島,入太平洋,過巴士海峽。蔣介石知道解放軍去海南作戰時,親自下令,國民黨海軍破例向解放軍海軍艦隊亮起「請通過」的信號。 這是東海艦隊第一次直穿台灣海峽增援前線,台灣方面不予阻攔。這成為了兩黨兩軍再次合作的先例。1988年的海戰中,解放軍艦隊再次在台灣國民黨軍駐守的太平島停留,並獲得了補給。 海峽兩岸在維護南海主權問題上,都是以民族大義為先,步調一致。蔣介石父子在這點上也贏得了人民在讚揚。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08934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