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與40名敵人同歸於盡,這是哪位英雄?

1950年11月,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打響,楊根思負責代理三連三排的軍隊堅守小高嶺,當天天才剛剛亮,下著鵝毛大雪,楊根思帶領戰士們蹲在凍土塊築成的工事裡。

雖然志願者戰士豪氣干雲,但敵人一批批的衝上來。敵人竟沒聽到陣地上有聲音,便以為我軍沒人了,或者子彈打完了,於是四五十個敵人蜂擁而上,正準備把他們的旗幟插入小高嶺的土地,正在此時,楊根思突然從陣地上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飛躍而起,他抱著一團炸藥,導火線正吱吱地冒著青煙,敵人嚇得驚叫起來,但逃跑已經來不及…… 戰鬥英雄楊根思壯烈地犧牲了,就在他抱著的炸藥響過之後,我們軍小部隊吹著衝鋒號沖向小高嶺,全殲了敵人。

楊根思(1922年-1950年11月29日(陣亡)),江蘇省泰興縣楊貨郎店人(現更名為根思鄉根思村),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國戰鬥英雄和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英雄。

事跡

1944年2月參加新四軍,1945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班長、排長、連長;1950年9月份參加第一次全國戰鬥英雄、勞動模範代表大會,受過毛澤東等中央領導的接見。他先後被評為「華東一級戰鬥英雄」,獲「華東三級人民英雄」、「全國戰鬥英雄」稱號。1950年10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隨志願軍赴朝作戰。在韓戰中楊根思任志願軍第20軍第58師第172團3連連長。

1950年11月27日晚,中國人民志願軍發起了對長津湖地區美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全部和美步兵第七師大部的分割圍殲戰。次日,人民志願軍某部攻占了長津湖以南下碣隅里外圍的制高點一零七一高地。1950年11月29日拂曉至上午10點,他親率第三排在長津郡下碣隅里外圍1071.1高地東南小高嶺的作戰中,打退敵人多次進攻,在耗盡彈藥、戰鬥只剩他一人的情況下,楊根思懷抱炸藥同進攻高地的聯合國軍士兵同歸於盡,完成了切斷敵軍退路的任務,時年28歲。1952年安葬在安東市錦江山麓,1953年9月遷瀋陽。

戰後,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為楊根思追記特等功,並追授「特級英雄」稱號,命名他生前所在連為「楊根思連」,現隸屬濟南軍區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集團軍第58輕機步旅。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其「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勳章。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題詞讚譽他是 「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國際主義的偉大戰士,志願軍的模範指揮員」。

楊根思是電影《英雄兒女》中英雄王成的原型之一。

1955年10月在英雄的家鄉楊貨郎店,興建了由中國古建專家楊廷寶先生設計的「楊根思烈士祠」。1965年改名為「楊根思烈士紀念館」,張愛萍題寫了館標,陳毅手書了碑名:「楊根思烈士碑」。1970年改名「楊根思烈士陵園」。1982年3月25日,授予楊根思烈士祠墓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08760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