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武器裝備如此精良,竟被八國聯軍打敗,到底誰的錯?

人們都說,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是因為清軍武器裝備差。事實是這樣嗎?不是的。晚清時期,清朝已經建立了新軍,而且武器裝備比八國聯軍更要厲害,為什麼會打敗仗?另有原因。 有資料顯示,晚清新軍裝備相當精良,八國聯軍占領北京後,看到這些武器裝備都大為震驚。當時,聶士成統領的武毅軍總計2萬人,其中戰鬥部隊1.6萬人,該軍步兵裝備的武器有德國製造毛瑟11毫米口徑單發步槍、德國製造11毫米口徑連發毛瑟步槍,總計1萬0支,別裝備7.9毫米口徑毛瑟步槍2100支。騎兵裝備有奧地利製造的8毫米口徑曼利夏連發騎槍1400支,軍官裝備6發轉輪左輪手槍,另有英制溫徹斯特2步槍、俄羅斯制哈乞開斯步槍以及少量7.9毫米馬克辛重機槍。為什麼清軍沒有裝備大量機槍?因為李鴻章覺得裝備機槍太浪費錢,因則中國兵工廠仿製成功的重機槍很少生產。 除步兵裝備精良外,清軍炮兵裝備也相當了得。有75毫米克虜伯大炮16門、60毫米後裝炮32門、57毫米速射炮32門,另有87毫米速射炮、37毫米速射炮。這些裝備,在當時已經相當先進了,一個參加過侵華戰爭的法國老兵回憶說:「看繳獲清軍的武器,有些別說裝備,就是見也沒見過。就是這樣一支裝備精良的軍隊,被八國聯軍打的一敗塗地。」

清軍裝備如此精良,為什麼會被八國聯軍打敗呢?聶士成部可謂清軍中的王牌軍,可清廷不但沒對這支軍隊足夠重視,還對聶士成殘酷打擊,其形與後來在抗日戰爭中以身殉國的張自忠有些相似。 當時清朝內憂外患,義和團起義,八國聯軍入侵,清廷一下子就麻了爪兒。聶士成守衛天津、楊村一帶,與義和團一起阻擊八國聯軍。聶士成配有重機槍等精良裝備,聯軍無法前進,而義和團全憑大刀長矛打仗,因而損失慘重。廊坊大捷後,裕祿對聶士成絲毫未賞,而重賞了義和團。此後,義和團乘亂向清軍進攻,遭到聶士成鎮壓,斬殺千餘人。義和團對聶懷恨在心,誣其通敵。於是清廷下旨督責,稱聶士成「旬日以來並無戰績,且聞有該軍潰散情形,實屬不知振作」,將聶士成革職,因戰事緊急,暫作留用。聶士成接旨後氣得渾身顫抖,怒道:「上不諒於朝廷,下見逼於拳匪,非一死無以自明!」於是,聶士成親率將士衝上前線。就在聶士成與八國聯軍交戰時,義和團抓了聶士成母親、妻子及女兒,聶士成遭到八國聯軍和義和團夾擊。在天津城西八里台激戰時,聶士成被炮彈擊中陣亡。

聶士成一死,清朝這支王牌隨即瓦解。而打敗這卻軍隊的八國聯軍,先頭部隊只有1.4萬人,裝備有火炮49門。後續部隊5600餘人,裝備有火炮34門。兵力與聶士成部相當,但裝備卻差得老遠。天津失守後,八國聯軍繳獲清軍新式武器有36門87毫米克虜伯大炮,大部分尚未啟用。60門70毫米克虜伯大炮,42門57毫米諾爾登費爾德式速射機關炮,42門47毫米諾爾登費爾德式機關炮,42門37毫米大炮,10門37毫米速射機關炮,20門小口徑的速射機關炮,3萬支有新式描准具的毛瑟槍和曼里徹式來福槍,3萬把刺刀及軍用品,總價值約值二百五十萬英鎊。 英國公使看過八國聯軍繳獲的清軍武器清單後,說:「關於這份報告單的驚人事實,在於那些新型大炮和來福槍。作為此事的一個例證,有人告訴我說:曼里徹式卡賓槍的類型,比供給在華作戰的奧匈部隊的那些卡賓槍甚至更為新式;那些克魯伯大炮絕對比德國人所有的大炮甚至更為新式。」 清軍被八國聯軍打敗,不是武器裝備落後,而是清廷昏庸無能。在關鍵時刻,未能團結民眾一至對外,義和團和清軍在大敵當前的情況下來相互拼殺,至使聶士成這樣的將領受到不公待遇,大批精良裝備沒能派上用場,八國聯軍自然就趁亂而入了。這種悲劇後來又在抗日戰爭中重演,若不是毛主席英明果斷,採取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抗戰的結局不堪設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08758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