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小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張學良,有一位網友在回覆中說: 張學良就是個「軍二代」。 這個帖子挺文明的,也挺時髦,因為當下的「官二代」、「富二代」、「紅二代」、「星二代」鋪天蓋地。 大帥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軍炸死後,張學良繼承了張作霖的全部軍政遺產,成為了東北三省新的掌門人,被稱為少帥。
新人新氣象!張學良剛上任的頭幾年,乾得還真是蠻不錯的。 張學良先是順應民族大義,宣布東北易幟,承認南京國民政府。 1930年9月18日,注意,也是9月18日,歷史就是如此巧合,張學良率東北軍揮師入關,選擇在中原大戰中支持蔣介石,站對了隊,上對了船,「雄姿英發」,何等威風! 然而,對於一個「二代」,特別是「軍二代」來說,一切都又太順利了!
光環遮蓋住致命的弱點! 東北軍各級軍官,上上下下,包括張學良,恐日的情緒已經十分嚴重。 日本軍隊訓練好,日本軍隊裝備好,日本人有武士道,世界第一。 日俄戰爭中,日本工兵去破壞俄軍的鐵絲網,都是身上帶著炸藥,人就躺在那裡,炸開鐵絲網。 這時候,沒有一個人是「李雲龍」,「敢亮劍」。 張學良制定的對日政策,就是: 不抵抗! 張學良的邏輯無懈可擊,他甚至可以說出更加冠冕堂皇的理由:
既然明知是失敗,為什麼還要拿士兵的生命去換取自己的名聲呢! 但是,作為一名真正的軍人,他的這種邏輯是錯誤的。 九一八事變後,已經成了光杆司令的老軍閥吳佩孚到北京,張學良到車站迎接。吳佩孚怒斥張學良道: 為何不打?!
張學良回答說:
實力不足,打不過。
吳佩孚說:
軍人最大的實力,便是一個「死」字!
張學良如果還有一顆軍人的心,不管什麼時候,他想到吳佩孚這句話,都會羞愧得抬不起頭。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08488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