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何時,趙括這個人被網友開始洗白了。 眾所周知,趙括和馬謖一樣,死是個嘴上能說,根本就不會打仗,這不,趙括第一次帶兵就送了四十萬人頭。 但是呢,當今許多趙括的粉絲認為,歷史汙衊了趙括,趙括其實是個偉大的將軍。 我看了看網友的分析,無非就是說,趙括在斷糧四十多天的情況下,依舊勇猛作戰,致使秦軍傷亡過半,還有網友說,廉頗就是廢物,不敢和秦軍決戰,趙括速戰速決才是出路,理由竟然是趙國沒糧食。 看見趙括粉絲這麼努力的洗白他們的偶像,我很是震驚,難道事實真相就是和網友說的那樣?廉頗是廢物,趙括才是挽救趙國的英雄? 今天我們來仔細剖析一下,一起看看,趙括粉絲眼裡的這個偉大的趙括有多牛逼?
趙括是典型的官二代,從小就接受了優良的教育。他的父親就是趙國大名鼎鼎的馬服君,他父親在歷史上可是真正不得了,出將入相,內將趙國治理的國富民強,外出打仗,能挫敗強大的秦軍。可是虎父偏偏有犬子,這個犬子就是趙括。 趙括因為生於一個優越的家庭,父親是趙國名將,從小就喜歡研讀兵書,單單從讀書方面來看,趙括是個「天才」(書呆子)。 據《資治通鑑》記載:這個趙括經常在一些軍事問題上,見解高於他的父親趙奢。甚至趙奢都經常被趙括難住(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這一點,是趙括粉絲引以為傲的證據,是趙括粉絲堅持認為趙括有多厲害的證據,但是呢?趙括粉絲估計不敢面對的是,其實趙奢心裡根本不看好他的這個兒子,甚至有些傷心。 《資治通鑑》記載:趙括的母親經常看見趙奢唉聲嘆氣,於是趙奢的母親問趙奢: 「你現在富貴雙全,子孫滿堂,你愁什麼啊!」 趙奢: 「我有一些有什麼用,兒子不爭氣,遲早還是會敗光一切的。」 趙括的母親: 「我們兒子挺聰明的啊,經常問問題把你能難住,一些見解你都想不出來。」 趙奢: 「哎,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孩子還小,我只不過不忍心打擊他的自尊心罷了,軍事是生死問題,是最嚴重可怕的問題,但是括兒認為軍事就是遊戲,很簡單,根本不了解戰爭的殘酷,根本不知道失敗的慘重代價。以後他不當將軍則罷,若是當了將軍,以後葬送趙國的就是他。」 (《資治通鑑》第五卷記載:括母問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則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可見,趙奢壓根就瞧不起自己的兒子,甚至認為趙括傻,只不過怕打擊趙括的自信心,沒明說而已,天下父母心。 接下來我們說說,廉頗堅壁不出是否正確(趙括粉絲認為廉頗堅壁不出是敗筆,應該像趙括一樣果斷出擊。)。 關於這點,我只能說,廉頗的境界,和趙括的父親趙奢在一個水平線,但是說廉頗的見識不如趙括我就呵呵了,為什麼廉頗軍長平,堅壁不出? 凡是有軍事常識的都知道,敵人盛氣來犯,這個時候,是絕對不能抵擋的,防守是上策。因為這個時候,敵人都是精力最旺盛的時候,這個時候,冒然迎擊,是會吃大虧的,等敵人的最盛的這個氣焰過去,再考慮是否出戰才是合適的。 拋去這個常識不說,堅壁不出本身就是一種取勝的手段,為什麼?因為敵人千里迢迢而來,實力高於你,為的就是消滅你,打擊你,你堅壁不出,敵人就很難找到機會去打擊你。這樣,敵人是拖不住的。 為什麼?眾所周知,古代的戰役打的是什麼?是糧草啊,不遠千里征戰其它國家,這個糧草補給線得有多長,每天的日均消耗有多大?時間長了,拖不起的是秦國,而不是趙國,趙國本地作戰,加上趙國在趙奢的治理下,整個趙國的國家積蓄很充足,這個持久戰,趙國是耗得起的。 但是秦國耗不起,此時趙括的粉絲就會說,秦國有巴蜀作為後勤根據地,不愁沒糧食。 不錯,這也是秦國敢驕橫跋扈的原因之一,因為秦國的確有個大後方,也可以做打持久戰的準備,但是在相同條件下,秦國和趙國打持久戰,趙國還是能拖得起,秦國拖不起。 為什麼呢? 就是因為秦國樹敵太多了,如果秦國僅僅在長平,賭上趙國的一切,陪上趙國乾耗,其它山東五國的機會就來了,其它五國要麼合縱救趙,要麼等待秦國疲敝的時候,偷襲秦國的大本營啊,到那個時候,秦國得不償失啊!因此秦國只圖速戰速決。 於是秦國范雎就花重金,向趙王散布謠言,說廉頗膽子小,軍事水平不行。 這個趙王聽信讒言,果然換掉了廉頗,換掉廉頗高興的是誰?是秦國啊,因為廉頗肯定是要和你打消耗的。 打消耗的道理,凡是高級將領都懂,就拿趙國晚期名將李牧來說,任憑匈奴邊境上騷擾 ,就是不還手,可是最後呢?李牧打的匈奴幾十年不敢在趙國邊境上晃悠,說個近點兒的,樂毅能夠攻下齊國七十多城,為什麼攻不下莒縣,和即墨呢? 就是因為莒縣和即墨這兩個地方採取的手段就是堅壁不出,我就不和你打,這裡面當然不排除樂毅不打莒縣和即墨是有個人私心的。 但是燕國新王繼位,換掉樂毅,新將騎劫還是攻打不下來這兩個地方,田單還是不還擊,最後通過田單不斷麻痹燕軍後,一舉擊退了燕國,恢復了齊國。 為什麼諸葛亮無論怎麼辱罵挑釁司馬懿,司馬懿就是不和你打,都是這個道理。 但是趙王不懂,這個趙括更加不懂。 當廉頗被換下去的時候,趙王打算讓趙括統帥,此時藺相如就勸趙王,對趙王說: 「這個孩子就是會紙上談兵,百無一用,大王您別用。(《資治通鑑》第五卷;藺相如: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藺相如明確對趙王說,趙括就是死讀書的一個人,不知道應變。 但是趙王還是用趙括了,因為吹牛逼的人,永遠有人喜歡,永遠會有粉絲。 就在這個時候,趙括的母親,請求見趙王,勸趙王,千萬別讓自己的兒子上戰場,趙王還是不聽。 大家看看,包括趙括的親爹,親媽,以及像藺相如這樣朝廷的重臣,都反對趙括,可見趙括的真實水平如何。 但到此時,趙括的粉絲還是會認為,趙括厲害,這些趙括粉絲的觀點是,趙括被秦軍圍了四十多天,在斷糧的情況下,依舊使秦軍傷亡慘重。 關於這些話,根本不值得一駁,因為,斷糧不是趙國沒糧,是這個偉大的趙括中了白起的圈套,輕敵冒進,妄想一舉殲滅秦軍,導致被秦國包抄,致使趙國四十萬大軍的糧道被秦國所斬斷,說白了,秦國已經將這四十萬人團團包圍,而這四十萬人的糧道被絕。 秦國為了達到包圍效果最大化,基本後續將秦國所有能打仗的男人都派去支援長平了,就是害怕這四十萬人能夠突圍,但是秦國的這個舉動被趙括的粉絲認為,是趙括牛逼的表現,你看,秦國全國人打趙括,說明趙括有本事。 親們,你們太天真了吧,秦國是為了全殲這四十萬人啊。 更有人說,秦軍包圍這四十萬人的時候,也傷亡慘重,說明趙括厲害。 我就瘋了,別說包圍四十萬快餓的發狂的人了,你就包圍四十萬頭豬,四十萬頭狗,你看你有沒有傷亡? 最終,趙括沒有突圍成功,四十萬趙軍飢餓到互相殘殺,最終投降。 很明顯,是趙括葬送了趙國的四十萬大軍,結果被趙括的粉絲說的趙括很無辜一樣。 很明顯,還是趙括的爹媽說的對,「這個孩子真的很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08457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