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武將軍是民族英雄,抗日第一驍將向王將軍致敬!!!
其實王耀武領導的74軍,在日軍提及的「三五部隊」是號稱抗日鐵軍的抗戰頭號主力國民革命軍第74軍。因為其下轄51、57、58三個師都是5開頭的,所以被稱為三五部隊。日本戰爭歷史:支那第一恐怖軍「三五部隊」。當日軍11軍的司令官「阿南惟幾」聽說王耀武的74軍出動了,整個司令部,都為之震動。
提起這個活躍於華中的三五部隊」,日軍將領無不高度重視,在總結上高會戰教訓後,第11軍還曾經特別告誡各部:「今後對王耀武將軍的第74軍作戰,要特別注意。」
對於第74軍這次出動的消息,日軍的戰史這樣寫道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長沙作戰》天津市政協編譯委員會譯中華書局1985年: 「至21日晨,接到第74軍開始移動的特情報告,軍司令部頓時為之震動。
以王耀武為首的黃埔三期生,在最為慘烈的湖南戰場,領導鐵軍74軍,創造的驚天地,泣鬼神的赫赫戰功。足令當代的抗日戰爭研究學者,為之感慨和振奮。
從裝備上來說,日軍處於絕對優勢,可是當時的中國軍隊士氣高昂,看見遠處日軍戰車上的日軍旗幟就心中來火,不管是當官的、當兵的,沒有一個臨陣怕死脫逃的。白天日軍的飛機輪番轟炸,王耀武便在夜晚帶領幾個衛士親臨前線指揮。當時子彈在頭上絲絲飛過,砲彈在身邊爆炸,士兵們一個又一個地倒了下去,可王耀武卻還是帶著士兵在彈雨中穿梭來去。就這樣在上海和日軍打了一段時間,後來王耀武奉命從上海撤退,參加保衛首都南京。終因武器懸殊而撤退。
抗戰八年,王耀武作為一個軍事指揮官南征北戰,多次幾乎葬身於炮火中,但他總算沒有倒下,相反,他的官階卻步步高升。抗戰前夕他還只是一個補充旅的旅長,中日戰爭一開始,他卻由師長、軍長,到解放戰爭快結束時成為集團軍司令了。
王耀武在軍中一直提倡「多盡義務,少爭權利。」他不僅會打仗,而且頗懂治軍之道。1938年2月,他率領第五十一師在湖北河溶整訓,副師長李天霞負責部隊訓練。王耀武還時常召集連排長共桌就餐,聽取意見,並採納每個合理建議,不斷完善部隊建設。
王耀武他是軍人又不敢違抗「校長」的命令,於1946末他兼任山東省主席。而孟良崮戰役折了張靈甫,這是讓王耀武最痛心的。
文韜武略光明磊落的王耀武,抗戰中為中華民族立下永不磨滅的豐功偉績。向王耀武將軍致敬!
王耀武(1904年春—1968年7月3日),字佐民,山東泰安人。中華民國高級將領。黃埔軍校畢業,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創設人之一,曾任74軍軍長。後升任集團軍及方面軍總司令、山東省省主席、司令長官,並擔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青天白日勳章、抗戰勝利勳章、美國總統二戰金質自由勳章獲得者,中正劍持有人。在國共內戰時兵敗被俘。1959年被特赦釋放,1968年逝世,享年64歲。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07728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