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內戰的「鬧大」,背後的「肇事者」竟是它!!

1.關於朝鮮內戰的「鬧大」:事變前後美國的「動作」太絲絲入扣、有條不紊了,「肇事者」嫌疑極大

(1)事後「應變」

朝鮮內戰打大區區5個小時,當西方媒體還在報道南方占領海州等「捷報」時,美國就召集聯合國開會了!!!

——5個小時啊!在信息相當不方便的當時,效率也太高了吧?如果不是「知情者」,很難想像啊!

而且不僅僅如此,美國迅速派海空軍投入,迅速派軍侵入我國台灣海峽……

(2)事前「動作」

耐人尋味的是,在「625」前,美國總統特使、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國防部長紛紛到日韓,拚命吹捧南方實力,甚至吹捧其軍事實力「在亞洲首屈一指」!!!

這當然會起到兩個作用:鼓勵南方在常規衝突中信心更足、「動作更大」;恐嚇北方,使其神經兮兮的,誤以為南方要全面進攻了,進而採取過激反應。

在「625」前後,美國的這一系列「動作」有條不紊、絲絲入扣,嫌疑能不大?

2.關於美國陸軍投入相對遲緩:雖然美軍熱望駐軍朝鮮,但全世界人民要求和平「鴨梨山大」,故美國「肇事」動機非常足

這裡請注意:我說的只是陸軍「遲緩」!美國的海空軍可是一點也不遲緩,包括侵入我國台灣海峽的第七艦隊——這足以說明美國是早有預謀的。

那麼為什麼陸軍投入遲緩?

道理太簡單了。

當時「二戰」剛剛結束,全世界人民都期望和平,包括美國人民也是如此。

在朝鮮半島,南北方人民紛紛要求外國軍隊撤出!

金日成政權更為強烈。

於是蘇聯與美國談判後,率先撤出了。美國雖然不情願,也在全世界人民的壓力、蘇軍的「將軍」之下,也不得不撤出。

如此,陸軍當然不可能投入太快——犯了天下眾怒,美國國會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隨便悍然批准啊!

但恰恰這一點,說明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美國太需要一個藉口了。有了這個藉口,它才能駐軍朝鮮半島,才能駐軍台灣海峽!

3.美國是「肇事者」的其它旁證

後來,美軍仁川登陸後,將北方軍隊擊潰,抓了很多俘虜、搶了很多文件,後來還不顧中國嚴正警告、悍然越過三八線占領了平壤,搶了更多文件,但居然沒有拿到北方「肇事」的任何證據!!!

在「625」之前,南方剛剛進行了選舉,李承晚集團慘敗!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李承晚集團太需要一個藉口,以宣布進入戰爭狀態,賴掉選舉結果,同時趁機屠殺反對派。

反過來,北方呢?這時「動手」,豈不是在幫助美國及美國扶持下的傀儡——李承晚?如果真的要發動進攻,等到李承晚集團不得不兌現選舉結果、政權交接的混亂之時再「動手」,豈不是更為有利得多???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07308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