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了54年皇帝打了44年仗,為了讓兒子接班不惜殺掉老婆

一個好人| 2016-05-10| 檢舉

他當了54年皇帝打了44年仗,為了讓兒子接班不惜殺掉老婆

中國最出名的皇帝有兩位,就是秦皇漢武。

秦始皇出名,因為他統一了中國,成為中國第一個當皇帝的人。此後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都在他開闢的制度下演進。

漢武帝出名,因為他開拓疆域,打敗匈奴,奠定了此後中國歷史版圖的大致格局。

這兩位都是讓人膜拜又讓人非議的主,今天,咱們先聊一聊漢武帝。

漢武帝年輕時候也是一位有意思的帥哥,有一個著名的成語和他有關,就是金屋藏嬌。他小時候喜歡錶姐阿嬌,就想造一座金屋給阿嬌住。由此可見,漢武帝年輕時候情商很高。追女孩子很有一套。

但漢武帝在中國歷史上出名,倒不是因為他多情。多情的皇帝歷史上有很多,但漢武帝不是。

漢武帝一生最重要的事業,就是抗擊匈奴。

匈奴這個游牧民族,早在先秦時期就遊牧在中國北部。那時,河套地區,內蒙古,外蒙古地方都是匈奴的天下。北方國家不斷受到匈奴的襲擾,真是不勝其煩。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一勞永逸不再受匈奴的氣,就派大將蒙恬去北方修長城。想把匈奴擋在長城外。

秦始皇這麼牛氣的皇帝,輕鬆滅了六國,可是面對匈奴,也只能是修長城消極抵禦。

可見,匈奴絕不是好對付的。

我估計,那時候中國北方的老百姓,提到匈奴就像抗日戰爭時期提起日本鬼子一樣恨得牙痒痒。因為雙方打了幾百年的仗,那仇恨還不得到骨子裡去。

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也曾經和匈奴人干過一仗,結果被匈奴人圍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差點沒命。後來還是向冒頓的老婆行賄,冒頓老婆吹了枕邊風,匈奴人放他一馬,才狼狽逃回。

從此,大漢朝和匈奴人更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漢武帝從小一定聽說過很多抗擊匈奴的故事。他心裡一定暗下決心,等老子當了皇帝,一定搞死你們這些胡鬼子。

漢武帝七歲被封為太子,十六歲繼位。他當了五十四年皇帝,駕崩時候已經七十多歲了。比其秦始皇,他的命要好得多。

他的老爸和爺爺,也就是景帝和文帝,都是十分節儉的皇帝。休養生息,奉行黃老之術,不干涉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所以,等他繼位時,漢朝的國力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

有了國力,還得有時間啊。這點漢武帝也做到了。五十多年間,他有的是時間去折騰,去慢慢找匈奴報仇。

漢 武帝不愧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人,他首先派張騫出使西域,去尋求匈奴的另一個世仇大月氏的幫助,準備和他們聯手東西夾擊,共同幹掉匈奴。這就像美國對付俄羅 斯一樣,西邊和北約結盟,東邊和日本結盟。無論從哪裡發兵,總是可以對俄羅斯進行堵截。由此可見,漢武帝當時就具有世界眼光。

張騫出使西域,結果被匈奴捉住扣留了好多年,後來雖然去了大月氏,可是人家找到了新的家園,不願意和匈奴打仗了,張騫只得回來,回來路上又被匈奴扣留了好久。不過,他最終還是偷偷逃了回來,向漢武帝彙報。

漢武帝心說,老子還不信這個邪。你這膽小鬼不敢打老子一個人打。

於是,漢武帝一生的故事就基本是在和匈奴較勁。

他先後派衛青、霍去病、李廣利等等十數次出征匈奴,終於把匈奴打殘,打得從祁連山逃走,逃向遙遠的西方和北方。當時有一首歌,形容匈奴被漢武帝打敗後的慘狀:「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匈奴人是很難對付的游牧民族。漢武帝對付他們的辦法是用騎兵對付騎兵。他大量養馬,漢朝軍馬應該有上百萬匹。衛青、霍去病一出征就是十多萬騎兵,浩浩蕩蕩。強悍的騎兵加上漢朝前幾任皇帝積攢的財富,加上中國的兵法,在對付匈奴的過程中可以說是穩占上風的。

最終,匈奴人被迫撤離河套地區,走為上計。

漢朝雖然沒有滅掉匈奴,但已讓他們的實力大大下降,無力再南下侵略中國。

漢武帝不僅打匈奴,他還征伐過烏孫、大宛、烏丸、鮮卑、高麗、百越等。在他統治期間,中國的疆域大大拓展。如果說秦始皇開闢了中國的版圖,漢武帝則是把這種版圖擴大並穩固下來。

有學者統計,漢武帝一生當了五十四年皇帝,打了四十四年仗。

他雄才大略,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使儒家文化成為中國的主流文化。

他窮兵黷武,打了這麼多年仗把國庫基本耗空。老百姓長年要為戰爭多交稅,負擔十分沉重。

他臨死的時候,下了罪己詔,對自己一生的征伐表示懺悔。

漢武帝當了太久的皇帝,前幾任太子地位都不保。他駕崩前,立少子劉弗陵為接班人。劉弗陵是鉤弋夫人趙婕妤的兒子。漢武帝鑒於呂后亂政的前車之鑑,竟殘忍地殺掉了趙婕妤。為的是防止外戚專權。

所謂大丈夫心狠手辣,漢武帝當得這個稱呼。

不知在你心裡,漢武帝是功是過?他是讓你膜拜還是讓你鄙視,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06757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