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石門背後的秘密

金字塔:石門背後的秘密

慢時間2016/04/29 08:17

尼羅河西岸的吉薩高地上, 胡夫金字塔被人們稱為「一個地球偉大文明的遺囑」。在金字塔的深處還隱藏著一個神秘通道,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主席扎希· 哈瓦斯博士向新聞界透露,他們將在合適的時候,再次深入胡夫金字塔南通道,去破解另一個石門背後的秘密,而執行這次探秘重任的將是新加坡大學研製的新型機器人…… 哈瓦斯博士始終認為,在胡夫金字塔里,國王和王后墓室南北通道內的石門絕對不是為了裝飾,也不是人們通常認為的是法老死後通向天堂的路。

這是至今胡夫金字塔深處留給人們眾多謎團中的一個:一條神秘通道的另一端會有什麼?通道的盡頭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1872年,一批前往埃及考古探險的歐洲人進入胡夫金字塔。英國工程師維恩曼·狄克森和夥伴們小心翼翼地在這個迷宮中艱難摸索著,在王后墓室南面的牆上,他們發現了一條深不可測的裂縫。

神秘的王后墓室南通道就這樣被發現了。通道的口徑只有20厘米見方,考古者無法進入,他們束手無策。這些人點燃火把,試圖利用火把產生的煙霧去尋找通道出口,他們看到煙霧隨風飄入通道,但人們在金字塔的外面卻始終沒有發現飄出的煙霧,這讓他們百思不得其解:南通道好像沒有通到金字塔外面。胡夫金字塔不僅是吉薩高地上建築規模最大的,而且和其他金字塔相比也有明顯不同。

北京大學歷史系的顏海英介紹說,胡夫金字塔最特別之處就是它的內部結構,因為它有3個墓室。最上面的是國王墓室,中間為王后墓室,還有一個地下墓室。但是這個國王墓室和王后墓室不一定名副其實,也就是說,不一定就是放國王或者王后木乃伊的墓室,只是當時發現它的時候這麼叫,現在習慣了就沿用這個叫法。墓室裡面沒有發現任何木乃伊,只有一個屍棺。另外最特別的就是胡夫金字塔墓室的通風口,或者叫做通道,國王墓室有兩個,即南北各一個,王后墓室也是南北各一個,其他的金字塔里是沒有的。

由於在大金字塔內並沒有發現胡夫的木乃伊,因此對於塔內是否存在密室,長期以來一直是考古學界爭論和猜測的焦點。幾個世紀來,這個可能存在的墓室一直讓人著迷,但實際上,許多已知的通道和墓室仍然是個謎。

1993年,一個由德國考古學家魯道夫·甘登布里克設計的機器人「烏普瓦特2號」攜帶攝像機進入了這個神秘通道……

當前進到大約65米的地方時, 德國小組非常震驚地發現:通道被一塊石頭堵住了,而且上面還有兩個門把手一樣的東西。石頭不像是天然的塌陷,彷彿是特意切割好來堵住通道的。作為埃及文物研究的領頭人,扎伊·哈瓦斯博士著迷於這個神秘的通道和石頭,一直夢想著看到它的後面是什麼,因為那兩個門把手一樣的東西,使人感覺石頭後面更像是一個墓室。

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吉村作治在對南通道進行微波與重力探測後宣稱,石門距離金字塔外牆約有16.5米,足以存在一間墓室。

這一發現讓全世界關心金字塔之謎的人們再度激動起來:胡夫為什麼要在一個通道中設置一個石門?石門背後會不會有一間不為人知的密室?如果有密室,那它是用來做什麼的?始終沒有找到蹤蹟的胡夫木乃伊會不會就藏在這個密室中?這一直是人們渴望知道的秘密。

胡夫,埃及大金字塔的建造者,埃及古王國第四王朝的第二代法老。儘管胡夫生前不愛顯山露水,歷史上對他的記載也不多,但他死後卻擁有全世界最顯眼的陵墓——大金字塔,這實在令人費解。

古埃及人對死亡的理解方式和我們今天很不一樣,他們是篤信來世的民族,這種信仰的基礎是對現實生活的熱愛與眷戀。他們希望將今生的美好生活永遠延續下去。儘管表面看起來他們對修建墳墓是如此著迷,但事實卻是——他們渴望永生。埃及國王自認為是人間的神,他不僅想要永生,還希望能夠在人間和陰間自由往來,這就是金字塔會產生的原因。法老胡夫一生都在為他的死去做準備,如果要自己的名字永遠不被忘記的話,他就獲得了永生,所以他下令讓人建造一座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永遠」就意味著那將是一段很長的時間,所以必須要帶很多東西到來世去,但沒有人知道胡夫到底帶走了什麼,因為他陪葬的寶物一直沒有找到。更為驚奇的是,連胡夫的屍體也沒有找到。

究竟是誰為胡夫建造了這座非凡的陵墓呢?一直以來,有關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者究竟是什麼人存在許多爭論,但絕大多數史學界和考古界贊同古希臘歷史學家、「西方史學之父」希羅多德的觀點,認為金字塔是當時埃及的奴隸建造的,建造胡夫金字塔的石頭是成千上萬的奴隸從西奈半島上的阿拉伯山開採來的。這個觀點在14年前被吉薩高地上的一個意外發現徹底顛覆了。

在吉薩高地上,人們發現了1000多座墳墓,每一座都屬於一個金字塔建造者,這其中包括工人和監工們的墓。

1990年夏天,一個旅遊者在吉薩高地上騎馬馳騁時,馬腿不慎掉進了一個洞裡。這是一個掩埋在地下的墓地,它有漂亮的拱頂,周圍全部被石膏封著,上面有像形文字寫的名字。埃及考古學家扎希·哈瓦斯看到這些,忽然意識到了什麼,他們繼續挖掘下去,因為墓地拱頂的名字和其他一些細節,表明這很可能是個不同尋常的人物。

自那之後,來自埃及和世界各地的埃及學專家雲集到吉薩高地上,陸續找到了大大小小1000多座墳墓。每一座都屬於一個金字塔建造者,這其中包括工人和監工們的墓。這些工人不僅留下了他們的職位和頭銜,甚至還留下了很多啤酒罐。數百個啤酒罐留在這裡,是為了讓死者在死後也能喝酒解渴,這就說明連喝啤酒的風俗也要一直保持到來世。

北京大學歷史系的顏海英介紹說:我們現在已經找到了建造金字塔的工匠、他們住的地方、他們的作坊和他們的墓地,從這些情況來看他們都是自由身份的人。他們都是有家庭生活的,有些工匠受傷以後,還得到了治療,等等。如果是奴隸身份的人不會這樣對待他們,確鑿的證據證明他們是埃及的工匠。

考古學家的發掘愈加鼓舞人心,他們在吉薩高地發現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工人墓地群,還有當年建造者們的生活城鎮。種種跡象表明,這是一座不同尋常的城市遺址。城市中有生活區、工匠區、港灣,甚至有啤酒屋和麵包房。在生活區中,居住者是以家庭為單位組成的,不管是男女的性別搭配,還是老人、壯年和小孩的比例都非常勻稱。不僅如此,金字塔的建造者還享有人身自由和休假的權利。他們大體是勞動9天休息1天,這就是古代埃及的一星期10天。

從發掘結果來看,這座城鎮只能容納兩萬人,而工人們一般只在尼羅河氾濫時的農閒季節才來做工,並且是輪流為國家服勞役,所以人口每年都在流動。

考古隊不斷發現同樣的東西,比如一個又一個的麵包作坊。考古學家馬克認為,這不是什麼奇怪的麵包祭祀習俗的證據,而是古埃及人成功的關鍵。麵包作坊的發現,為複雜的金字塔工程提供了一個生動的模型——數百個麵包作坊提供給數千個工人,而這些工人又搬運幾百萬塊石塊,為了他們崇敬的國王建造金字塔。

正是這些默默無聞的工人為胡夫舉世無雙的金字塔布下了穿越歲月的謎局。

不久,從吉薩高地的考古現場又傳來了一個讓人振奮不已消息: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具4500年的石棺,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所發現的最古老的石棺。

根據石棺上的銘文,這個名叫烏塞瑞特的石棺主人有可能就是當年建造大金字塔的總監工。

2002年,埃及開始了一次金字塔考古行動,他們要打開烏塞瑞特石棺,同時探索金字塔南通道的秘密。

2002年夏天,一個被命名為「金字塔漫遊者」的機器人,在美國東海岸的波士頓悄然降生了。它裝備著世界上最先進的探測設備,其傳感器的功能異常出色,能夠攜帶一系列的工具和攝像機。

探索胡夫金字塔南通道的考古行動,在2002年9月17日展開。埃及當地時間凌晨兩點,考古學家兵分兩路,一路來到了胡夫金字塔王后墓室的南通道,機器人「金字塔漫遊者」將從這裡走向那扇神秘的石門;另一路則來到了距離胡夫金字塔不足1公里的吉薩高地工匠村,那座4500年來保存最完整的石棺也將被開啟。

3時25分,哈瓦斯博士開始撬動石棺,他慢慢地將棺蓋撬開了一條小縫。而此刻,在南通道,機器人的探頭也已經鑽通石門。

3時37分,隨著哈瓦斯博士揭開棺蓋,一具男人的遺骸呈現在石棺裡。整個遺骸非常完整,這個男人保持著面朝東的側臥姿勢,以便可以面向他們崇拜的太陽。但遺憾的是,石棺裡除了遺骸外,並沒有關於南通道的建造秘密,這讓人們大失所望,揭開南通道秘密的使命,只能寄希望於「金字塔漫遊者」了。

3時57分,當機器人的探頭探進石門背後的時候,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局出現了:前方又出現了一塊布滿斑痕的石門。

值得注意是,後面這個石門和前面那個石門很不一樣,首先它看起來很粗糙,上面有很多裂紋,明顯的是沒有經過打磨處理,另外上面也沒有銅把手。這究竟是一扇石門還是一塊岩石到了頭,後面再也沒有什麼東西了?

一座石門,既可以被看作是令人失望的結局,更可被看作是新一輪探索未知的開始。胡夫金字塔考古的短暫失望與挫折,絲毫不會沖淡金字塔帶給人類的神秘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04934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