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老祖先你好,我是來自21世紀的四川人

明代的老祖先你好,我是來自21世紀的四川人

成都商報2016/01/21 23:51

墓主人

是誰

隨葬品豐富

金、銀、玉、瓷器共有200多件,還有34件和公仔一樣大小的石俑。石俑都是彩色雕塑,有一身鎧甲的將軍、也有端茶送水的傭人

墓葬超規格

從墓誌銘來看,這些太監都是為蜀王服務的,藉助其勢力,安葬的方式甚至超過了自身的規格

龍紋封門石、彩繪八字牆……近日,一批明代墓葬群異地搬遷保護正在進行。不久之後,這些精美的文物將成為成都市的又一文物景點,讓大家從石刻、彩繪「穿越」回到明王朝。

2014年3月,地鐵7號線川師車輛段工地上,一塊原汁原味的彩色墓磚出土。隨著考古發掘的深入,一片氣派、瑰麗的墓葬群展現在人們面前。隨後,省文物局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大家一致認為,該處明墓群是國內少見的、保存數量最多的高品級大型明代藩王府「典服」、「典正」、「典寶」等五六品級太監墓地,是研究明代歷史、文化的珍貴資料。

出土石俑有將軍和傭人

目前,已經發掘清理墓葬32座。考古專家介紹,墓地南北長約240米、東西寬20到100米。墓地是一個集中修建的「街區」,考古工作者將其分為A、B、C、D4個「片區」。

墓葬為磚石結構,多是二、三室的「精裝房」,雖然被盜墓者「光顧」過,不過各種器具留存不少,飯碗等生活必需品都是青花瓷系列。

B區為墓群「別墅區」,墓葬裝飾複雜,墓室內封門石上紅白相間的龍圖騰,四周刻著祥雲,八字牆的兩邊,還有彩繪的人物圖案,飄逸的紅色衣袖、藍色髮帶動感十足。不少牆上雕刻著龍紋、藻井。

「墓葬主要是明代中晚期。」省文物局專家介紹,從出土的墓誌銘可以看到,墓主人是明代蜀王府的「典服」、「典正」、「典寶」等五六品級太監。這是現存品級最高的太監墓葬群。

隨葬品中,金、銀、玉、瓷器共有200多件,還有34件和公仔一樣大小的石俑。石俑都是彩色雕塑,有一身鎧甲的將軍、也有端茶送水的傭人。

讓墓主人重回蜀王身邊

經過文物專家論證,市政府同意對這一明墓群實施異地搬遷保護。異地搬遷地點或在明蜀王陵附近、或位於朱悅熑墓保護展示項目。讓墓主人重新回到蜀王身邊。2015年12月31日,過渡搬遷已經開始,目前已經有15座墓葬編號、打包,搬遷到了臨時堆放點。

去年5月,國家文物局、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專家也表示,這批墓葬是明蜀王陵區重要組成部分,墓葬結構完整,石刻精美,滿飾彩繪,具有較高藝術價值,是研究明代歷史、文化的珍貴實物資料。專家組建議,成都加大對該墓群保護力度,力爭納入國家「十三五」成都片區大遺址保護展示體系。

安葬方式超過自身規格

「以前成都也發現過大量太監墓,比如雙楠小區等地。」省社科院研究員、明史專家陳世松說,從墓誌銘來看,這些太監都是為蜀王服務的,藉助其勢力,安葬的方式甚至超過了自身的規格。

蜀王府的太監主要集中在正德、嘉靖、萬曆年間,他們大多在蜀王府中任高官,有的還兼任瓷廠陶冶、織造、織染、水部、典服、典膳等職。「琉璃廠當時的官窯就是太監管理。」陳世松說,不過,蜀王府的太監主要還是擔任王府長史,主要負責王府日常事務。一般左右長史各一人,正五品。下設典儀所、審理所等部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04753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