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八國聯軍中兇悍的「中國軍團」 戰力強悍獲英皇表彰

揭秘八國聯軍中兇悍的「中國軍團」 戰力強悍獲英皇表彰

裝備精良的華勇營士兵

1900年,有一支英國僱傭的華人軍隊──「中國軍團」,代表英國政府參與了八國聯軍侵華。這支軍團的士兵雖然是中國人,但不管是面對義和團團員,還是清軍官兵,都從未手軟,立下了「赫赫戰功」,贏得英國政府和西方媒體的一致讚揚。受多種因素的限制,長期以來,這支軍團一直不為人知。上世紀90年代,在山東省威海市檔案局從海外尋回大批檔案資料之後,相關的研究才陸續出現。本文將依據新近研究成果,簡要介紹下「中國軍團」的基本情況。

跟隨八國聯軍到天津的華勇營,軍裝有所不同

1898年,英國強行租借了山東威海衛,可要想在這里站穩腳跟,還必須有足夠的軍事力量來作保證,但此時英國政府正處於內外交困的狀態下,無法從國內調來大量軍隊。為了維持其殖民統治,他們決定仿效在印度的經驗,組建一支僱傭軍來負責防務,以華製華。

1899年,一支擁有534人的僱傭軍在威海衛正式成立,並被命名為「華勇營」。華勇營的編制齊全,設置步兵連、騎兵連、長槍連、機槍連和砲隊,並擁有軍事樂隊和衛生隊。士兵們的年齡在19到24歲之間,體格強健,配備清一色的馬丁尼-亨利式來復槍,甚至還有當時最先進的馬克西姆機槍。他們按照英國正規軍的標準,每天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軍事素質迅速提升,個個成為射擊高手。

華勇營的士兵

華勇營最早的軍事行動是鎮壓威海衛當地的抗英鬥爭。在戰鬥中,士兵們唯命是從,雖然面對的是自己的父老鄉親,也絲毫沒有閃躲,甚至打死了29名民眾。八國聯軍侵華後,華勇營的士兵也異常渴望參戰,強烈要求被派遣到前線去。英國當局同意了他們的要求,在接到命令的時候,士兵們都興高采烈。自此,華勇營正式納入英軍建制,換上了陸軍部隊的軍裝,被稱為「第一中國軍團」,和八國聯軍一起,開始了對同胞的蹂躪和屠殺搶掠。

1900年6月22日,「中國軍團」中的第一批士兵200人(又一說是192名士兵和11名軍官)乘坐軍艦抵達天津大沽口。到達大沽後,他們冒著槍彈,穿過清軍和義和團的封鎖線,終於在25日到達了天津紫竹林租界,受到聯軍守軍的歡迎,但也有人表示不滿和擔心,不過這種擔心很快就因他們的「優異」表現而消除。

在天津,除了負責後衛工作之外,「中國軍團」還和聯軍一起,參與了攻占東、西軍火庫和老龍頭火車站的戰鬥。甚至在全面進攻天津城的戰鬥中,他們還從南門第一個衝進了天津的圍城,成為最後總攻中佔領天津城的英國軍隊的唯一代表。這些戰績為他們贏來了西方輿論界的廣泛讚揚,英國方面回憶稱:「由於叫他們跟自己的親友作戰不免有些不公平與苛刻,有些人真是相當擔心。但是,不能懷疑的卻是,不管是不是跟親友作戰,他們只要有打戰的機會,就打得很好。」「他們的群射技術非常好,槍槍命中目標。」為了表揚他們的「勇敢善戰」,英國陸軍部還特地以天津城門為圖案給他們設計了軍徽:城門的拱頂上用中國的漢字寫著「天津」兩個字,下面用英文拼寫著「中國軍團」。這是英國其他殖民地軍隊所沒有的。這種軍徽不僅被當作帽徽和領章,而且還鑲在鈕扣上、印在信箋上、茶具上以及明信片上。

天津陷落後,「中國軍團」奉命為北京遠征軍徵集船隻。因為如果沒有運輸工具,敵人的重型火砲等武器彈藥輜重將很難隨軍前行。士兵們利用他們的種族優勢很快為聯軍解決了這個難題。他們沿著北河,僅用了短短幾天的時間就徵集了100艘平底帆船,並招募了相應數目的水手和船夫。隨後,他們又隨聯軍向北京進發,在進軍的途中,除了負責運送物資和蒐集情報等事務外,另一個主要任務就是負責看管英軍捉到的俘虜。他們手裡端著上了刺刀的槍,跟在中國俘虜後面,得意洋洋。這一幕令同行的外國人感到既「奇怪」又「有趣」。8月15日,「中國軍團」終於開進到紫禁城前門,在自己的首都,他們進行的最後一場戰鬥是將大砲拖上城牆,協同美軍進行攻擊。北京陷落後,八國聯軍為了顯示自己的強大力量,決定在在紫禁城內舉行一場大閱兵,「中國軍團」也參加了這次閱兵。之後,他們遵從聯軍的統一部署,分別進駐京畿的幾處軍事要地,其中主要是在有「津門首驛」之稱的重鎮河西務。令英國人得意的是,他們與當地民眾關係非常融洽,比其他外國軍隊更早地恢復了社會秩序。

1900年10月21日,「中國軍團」回到威海衛。1901年1月,英國殖民政府在威海衛為因參與八國聯軍侵略戰爭而陣亡的「中國軍團」的官兵樹立了一塊紀念碑,碑的外形是地道的中國式樣,雲頭龍紋,但在中間突兀地安插了一個小的十字架。碑文用中英文雙語刻寫,記錄了所有陣亡者的名字。1902年,英方又從中挑選了12名官兵到英國參加愛德華七世的加冕典禮,愛德華七世還向他們頒發了勳章,以表彰他們在平定義和團戰爭中的犧牲,這是英國歷史上最早為中國人頒發的軍事勳章。

需要提及的是,除了上述威海衛「中國軍團」的華勇外,香港軍團和新加坡軍團中的華勇也代表英國政府參與了八國聯軍侵華,他們一起構成了英軍的重要力量。今天,重新回顧這段同胞參與屠殺同胞的歷史,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有一種讓人難以釋懷的恥辱,難以承受的疼痛。然而,一個勇敢的、有著強大生命力的民族,從來就敢於正視自己的缺陋與不足,知恥而後才能自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02521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