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響明清王朝600年興衰史,揭開故宮的風水布局奧秘與陰陽五行之謎!
故宮始建於西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由明朝皇帝朱祿始建。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有房屋9999間,黃色琉璃瓦屋頂,藍色護城河和紅色圍牆使它與外界隔開。
外朝為陽區,乙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主,前面有太和門,左右兩側分列文華、武英兩組宮殿。內延宮為陰區,進中路干清門,便是後三宮裡。分別為,乾清宮,坤寧宮,交泰宮。
故宮的布局
故宮的格局。
故宮布局的理念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過景運門、干清門、隆宗門的一條東西中軸線,將宮殿分為前後陰陽兩區,外朝屬陽區,其中太和殿的建築形式在封建社會後期是最為尊貴的,屬於「陽中之陽(太 陽)」,保和殿位於前三殿最後,謂「陽中之陰(少陽)」,中和殿位於太和殿和保和殿中間,可謂「中陽(陽明),三大殿均有」和字,是寓意天地陰陽和諧,萬 物有序,國泰民安。

慈寧宮所在區域是故宮的外西路,當年的太后宮區。慈寧宮是明朝嘉靖皇帝為其母蔣太后所建。歷時兩年建成,可惜蔣太后住了沒幾個月就去世了。此後這裡便成了 太后宮,明朝後期幾位太后、太妃曾住於此。到了清代,慈寧宮出現了一幕有趣的景象,成了太后不敢住的太后宮。原來,清代最有影響的女性之一孝莊皇太后曾在 慈寧宮居住至去世。此後的太后、太妃們都覺得自己的身份有點「壓」不住這座令人敬畏的太后宮。
故宮設計建造嚴格遵循「前朝、後市、左祖、右社」法則。所謂前朝,是指宮殿的前面是百官議政的朝堂;後市,是指皇宮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交易市場,以滿足 宮廷生活的需要;左祖,指的是皇宮的左面,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廟;右社,指皇宮的右面,是皇帝祭祀土地神、穀物神的社稷壇。
故宮的建築都嚴格遵循對稱規則,沿一條南北走向的中軸線排列,而這條中軸線上的建築,更以故宮為重心,這些建築都坐北朝南,體現著皇帝的至尊。中軸兩端的 建築陰陽對稱。中軸即是中央子午線,是規劃故宮全部宮殿及北京(樓盤)城的基準線。故宮內的朝政三大殿,即奉天殿、即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後改名為太 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後寢三宮(乾清宮、交泰宮、坤寧宮)均位於中軸線上。其他宮殿若不建在中軸線上。也是嚴格按照對稱規則進行布局,分布在中軸線兩 端。
故宮的陰陽五行格局
故宮的格局。
故宮的規劃與建築布局運用了五行學說的觀念。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世界觀和宇宙觀。男性為陽,女性為陰;方位的前為陽,後為陰;數字中的單數為陽,雙 數為陰等等。在故宮,屬於陽性的帝王執政的朝廷放在前面,將皇帝、皇后生活的寢宮放在後方,這不僅適應使用功能方面的需要,也符合陰陽之說。
據說,故宮由當時的地理大師廖均卿規劃。廖均卿在奏章中自謂「世授揚師之術」,他設計的故宮定位、來龍把捉自然依照楊公之術。
北京故宮,西北乾龍由沱山至八達嶺至妙峰山,落脈香山,東北艮龍由霧靈山至懷柔山至盤山,落脈較遠。

乾龍和艮龍千里而來,共吐明珠,造就千年皇宮。子午立局,輔星水必爭酉位,來水在乾方,去水必在午方。故宮西北乾方有永定河,經引水渠流入北海、中海、南海,北海在故宮西北,中海在故宮正西,經南海向午方流去。水流午向匯輔星酉水,正合子午坐向之格局。
故宮建築不愧為中華文明的燦爛結晶和中國風水文化的標本。
===========================
為什麼故宮叫作紫禁城?你所不知道關於北京故宮的20件事。
說到北京,除了故宮、北京烤鴨、六四天安門事件,你還知道些什麼?北京著名商業街「大柵欄」怎麼發音?老北京最愛的道地飲品是什麼?你所見到的古蹟真的是「古蹟」嗎?
1.「推出午門斬首」是個謬傳
去過北京故宮的朋友應該都對紫禁城的正門—午門不陌生。我們常在古裝劇裡聽到「推出午門斬首」實際上是個謬傳,因為真正斬首地點是在「菜市口」,許多名人如清代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便是在此被處決,而北京現在有個地鐵站便是命名為「菜市口地鐵站」。
2.「大柵欄」怎麼讀?
北京前門大街旁著名的商業街「大柵欄」,其正確讀音不念「ㄉㄚˋㄓㄚˋㄌㄢˊ」,而是 「dà shí lànr」(音近「大石爛」,收尾的r是兒話音)。大柵欄裡面有許多著名的百年以上老字號,如同仁堂、狗不理包子等。
3. 古蹟真的是「古」蹟嗎?
北京以古蹟聞名,但很多古蹟早已損毀多為後人重建;除了年久失修,許多 也毀於文革的「破四舊」狂潮中,如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現為景山)的槐樹,便是在文革時期被紅衛兵燒燬,而今日所見之槐樹為後人栽種。此外,「明十三陵」 裡萬曆皇帝的陵墓「定陵」,也是在紅衛兵「打倒地主階級頭子萬曆」的呼聲下,屍骨、畫像都被挖出批鬥,最後還放火燒燬,以致今定陵內的棺木、陪葬箱等都是 仿製品。
4. 沿著北京古城門建造的地鐵二號線
北京地鐵2號線形狀為環狀,主要因為它是沿著北京城內城門而建,而許多站名都是源自明清的舊北京城門樓名,如:西直門、朝陽門、宣武門、崇文門等。每個門在古代都有不同用途,如阜成門是明清時期運煤進城的門,又稱「煤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梁啓超之子梁思成時任北京都市規劃委員會的副主任,曾據理力爭試圖保留古城牆並希望建設成公園,但還是被中共政府否決並幾乎全數拆除,現留下的內城門僅剩正陽門城樓與德勝門箭樓。
5. 為什麼北京城的格局方正對稱?
中軸線是北京的一大城市特色,這是一條位於城中央貫穿南北的線,北京中許多古蹟建築便是以中軸線為對稱基準建造,呈東西對稱,故宮便是一例。中軸線直線距離長約7.8公里,自元朝時期便存在,這是為強調帝王的中心地位,就如「中」國的意思代表為「世界中央之國」。
6. 為什麼故宮叫作紫禁城?
中國古代星象系統中有一位於北天的中央「紫微垣」,傳說天帝居住的「紫宮」便位於此,而古時候皇帝自詡為「天子」,便是以「紫」為居所命名。
7. 不起眼的門釘其實是封建階級的象徵
大門門板上的門釘除了裝飾、固定之外,數量也有其意義。九是陽數中最大的數字,象徵帝王崇高的地位。古時稱皇帝為「九五之尊」,所以故宮大門的門釘都是「橫九縱九」(東華門除外),共八十一個。清代對門釘數量作出了規範,各等級官位都有其對應的門釘,官位越小,門釘越少。
8. 北京大學內最著名景點「一塌糊塗」是什麼?
許多人到北京一定會到中國第一學府北京大學(前身為清朝的京師大學堂)遊歷,而北大著名景點「一塔湖圖(音近一塌糊塗)」指的就是「未名湖、博雅塔、圖書館」。冬天時,由於未名湖的湖水結凍成厚冰,便成了人們溜冰的場所。
9. 為什麼北大、清華裡面那麼多園林建築?
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除了是中國最高學府外,部分校地前身是皇家園林,如北大中的「朗潤園」和清華大學內「清華園」。
10. 北京空氣污染霧霾PM2.5有多嚴重?
根據WHO《空氣質量準則值(AGQ)》,每24小時平均標準值應為 25微克/每立方公尺(25µg/m³)。中國大陸目前採用限制最寬鬆的WHO第一段過渡期目標(IT-1),24小時平均值0-75µg/m³為優、 良,75-150µg/m³為輕、中度污染,150-250µg/m³為重度污染,大於250µg/m³是嚴重污染。北京2013年PM2.5年均濃度達 89.5µg/m³,超標156%,而依據美國癌症協會(ACS)研究,PM2.5濃度每增加10μg/m3,會增加6%死亡率風險。
由於霾害實在太嚴重,許多外國企業紛紛發給駐在北京的外籍員工「霧霾津貼」,以留住這些人才繼續在北京工作。
11. 環狀的北京道路系統
北京的城市道路網絡是由中心點故宮環狀放射出去,分為二環到六環(一般說法沒有一環),數字越大的環離中心越遠。
12. 在北京不能隨心所欲地買車
在北京不是想買汽車就能買,要「搖號」抽籤,每兩個月搖一次。2014年第4期個人普通搖號中,有264萬人申請搖號,但總共只有1萬9千多個幸運兒中籤。
13. 什麼是「尾號限行」?
北京一著名的景象就是塞車,早高峰、晚高峰車子在高速公路上動彈不得。 因此政府出台了「尾號限行」政策。禮拜一到禮拜五早上7點到晚上8點期間,五環內的車子必須依照規定才能上路。例如禮拜一限行4、9,車牌尾號為4與9的 車子便不能上路,換言之不是你今天臨時想開車出門就可以。
14. 「中南海」是什麼意思?
「中南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的象徵與代稱,也是國務院、中央書記處等國家中央辦公機關的所在地,毛、鄧等領導人都曾居住於此。那為什麼稱為中南海呢?其實它是指北京故宮西側的兩個連通湖泊—「中海」與「南海」—皆為人工開挖,明清時代起中南海即為皇家園林。
中南海的正門 — 新華門
15. 無處不在的各類標語
如同大陸其他地方一樣,走在北京的路上,各式標語隨處可見。標語內容涵 蓋政治、社會、文化等各個層面,而其中也不乏「黨國精神」的政治標語, 如「高歌一曲頌黨恩」、「共產黨好,百姓樂」、「中國夢,我的夢」等等。其中,「北京精神:愛國、創新、包容、厚德」是北京自己的城市標語 。
16. 什麼是「大褲衩」?
作為首都的北京高樓林立,這幾年興建的建築形狀更是具有「特色」,還成為人們討論的對象。如央視大樓因形狀被戲稱為「大褲衩」,而人民日報新大樓未完工前形狀則因像男性生殖器而引起熱議。最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了一場座談會,表示「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築」,因此恐怕很難再看到如「大褲衩」之類的建築出現在北京。
央視大樓 — 「大褲衩」
17. 什麼是「鬼市」?
潘家園舊貨市場是全中國最大的舊貨市場,是個十分壯觀的古董市集,三千 多個攤位擺滿各種古書、古玩、古董、工藝品、甚至文革遺物等,十分具有中國特色。潘家園最特別的就是「鬼市」,「鬼市」是指天亮前的市場,每週末早上4點 開市。相傳鬼市由來是清朝末年許多達官顯貴家道中落後,只好拿家裡值錢的東西出來賣錢,但因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擺攤失了身份,只好在凌晨時再偷偷摸摸拿出 來交易而形成。
18. 你一定要知道的秀水街殺價藝術
秀水街是北京著名的商場,裡面最出名的就是販賣高級仿冒名牌A貨。在台 灣,我們一般買東西殺價殺個幾十元到100塊台幣上下,但到秀水街如果還按台灣習慣殺價就會成為商家眼中的肥羊。在秀水街買高仿名牌包又不希望錢包被宰的 話,最好的方法就是從「一折」開始喊起,如開價300元人民幣,就從30元(或更低)開始跟他對喊。雖然對台灣人來說有點不可思議也有點不好意思,但用原 價一、兩折的價錢買到包包可是大有人在。
19. 習近平在「釣魚台」接待外國賓客是怎麼回事?
在新聞上常常可以看見習近平在「釣魚台」接待各國來訪的政要,台灣人聽了可能會覺得很困惑。其實此「釣魚台」非彼「釣魚台」,此處指的釣魚台是北京的「釣魚台國賓館」,它曾經是清朝的皇家園林,現在可是國家領導人接待來訪的各國元首及重要賓客的地方。
Photo Credit:千圖網
20. 老北京的最愛 — 「豆汁」
北京有許多特色小吃,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炸醬麵、糖葫蘆外,還有驢打 滾、豌豆黃、爆肚(牛肚、羊肚)、滷煮火燒等等。其中令許多外地人聞之色變的就是「豆汁」,名字聽起來雖不特別,但因製作過程經過發酵而形成一種特殊的酸 腥味,首次嘗試的人多半無法接受這種味道。不過豆汁因具去火、助消化等等功效,是個十分健康的豆類飲品,許多老北京都非常愛喝。
北京小吃—豌豆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02055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