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現千年木乃伊看看千年女屍真面目

蒙古現千年木乃伊看看千年女屍真面目

資料圖(1 /39張)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考古學家近日在蒙古國阿爾泰山脈海拔2800米處發現了一具木乃伊。專家判斷,這具木乃伊可能是公元六世紀的一位突厥女性,現在只有一隻手和穿著靴子的雙腳可以被看到,考古學家正在小心翼翼地繼續挖掘。

這是首次在海拔2800多米的中亞山脈地區發現完整的突厥人遺體,來自科布多博物館的研究專家蘇赫巴托(B.Sukhbaatar)說,之所以推斷這是一具女性木乃伊,是因為墳墓中沒有發現弓箭。

資料圖(2 /39張)

木乃伊身上所穿的服裝和配飾在當時來說非常精緻,花紋很有民族特點。研究人員正是從這件衣服上面逐漸推測出此人被埋葬的時間大約在1500年前。而且,墳墓中有一些羊毛製成的布匹、衣服、枕頭,和一個羊頭骨。

除了羊毛製品以外,墳墓中還有駱駝毛製成的四件大衣外套;以及毛織繡荷包。儘管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但是這些物品依舊可以清晰識辨出來。

在挖掘過程中,專家還發現木乃伊身邊有大量財物:馬鞍、韁繩、木碗、水槽、鐵鍋等等,身邊還有一匹被殺死陪葬的母馬。可以看出這具木乃伊的身份非同尋常,也可以感知到公元六世紀突厥人的生活面貌。

資料圖(3 /39張)

歷史資料記載,突厥人第一次被提及是在中國關於絲綢之路的文獻資料中。突厥人有自己的文字和語言,並且以狼、藍色為代表符號。現在,突厥人主要生活在亞洲和東歐地區。儘管突厥人有著發達的文化,但並沒有很好地傳承下來。這次發現可以讓研究學者進一步了解突厥人在古代蒙古國生活的實際面貌,也可以從發掘出的陪葬物品中了解突厥人高超精湛的工匠手藝。

這裏海拔2800多米,墳墓在地下三米處。正是因為這裏海拔高、溫度低,才使得這具木乃伊在1500多年的時間裡保存得如此完好。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29日報導,1900多年前,羅馬龐貝古城被維蘇威火山猛烈噴發的火山岩漿吞沒。經過一年的努力,考古學家們對86具龐貝遇難者遺骸進行了CT掃描,利用現代成像技術顯示出他們的骨骼、面容等細節,並於近日公布了首批掃描結果。有報導稱2000多人死於龐貝古城,這個地方完全廢棄,直到1748年才被重新發現。圖中是一名遇難兒童。

考古學家們利用過去一年的時間,在仔細修復和掃描了86具在龐貝古城中發現的遇難者遺體後公布了首批掃描結果。

這些遇難者遺骸都被埋葬在火山灰下面,後被發掘人員利用石膏包裹後保存下來。其中一個4歲左右的小男孩面部表情無比恐慌。在他的旁邊還發現了一名成年男子和女子,可能是這個男孩的父母。從石膏模型上能夠清晰地看到小男孩的衣服。此次掃描顯示出其衣服下面的骷髏骨骼。掃描圖顯示,這名小男孩可能由於驚恐,雙唇緊閉微凸。這具男孩遺體是在一名成年男性和一名成年女性身邊發現的,他們可能是男孩的父母。此外,女子膝蓋上還有一個熟睡的小男孩。

左圖掃描畫面很像醫生為孕婦進行的3D掃描,小男孩雙唇緊閉,好像處於驚恐狀態。

龐貝古城遺址實驗室主管斯蒂法諾?凡納克爾(Stefano Vanacore)正抱著一具兒童的遺骸,右圖則是雷射在掃描小男孩的頭部。

考古學家還使用了斷層掃描技術,這個過程可產生2D照片或3D物體的切面圖。這已經成為檢查考古遺蹟的常用方法,曾被用於研究埃及木乃伊。這種手持式掃描儀可被用來確定石膏中遇難者遺體位置及其面部特徵。

左圖是一名遇難者的脊骨、肋骨以及盆骨照片,右圖則標註出另一名遇難者的盆骨、股骨以及膝蓋骨。這些骨骼以不同的顏色展示,容易辨認。

CT掃描儀可顯示遇難者遺骸詳細的3D模型。

同時被公布的還有一名成年男性的脊骨、肋骨以及盆骨照片。此外,考古學家們還嘗試使用特殊的對比染料模仿肌肉和皮膚對另一名遇難者的頭骨進行複原。通過使用特殊的對比染料可複原遇難者的頭骨,包括模仿肌肉和皮膚外觀。

經過掃描後,專家們可以更詳細地研究照片和遇難者遺骸。這名遇難者的嘴裡還有牙齒,甚至連蛀牙都被拍了下來。

大多數石膏都是19世紀中葉製成的,這意味著有些已經損壞,需要修復。這也給專家們提供了窺視石膏內遇難者遺體的機會。

現在,龐貝古城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每年超過250萬遊客來這裡參觀。

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斯特凡尼亞?朱迪切(Stefania Giudice)正在幫助處理龐貝遇難者遺骸,他說:「即使這一切都發生在2000年前,他們依然是男孩、母親或一個家庭。這是人類考古學,而不僅僅是考古學。」大約有100名遇難者的遺骸通過石膏保存下來,顯示出人們遇難時不同的姿態。

龐貝是義大利坎帕尼亞區一座羅馬城鎮。

羅馬作家小普林尼(Pliny the younger)曾在維蘇威火山噴發期間描述過當時的恐怖場景:龐貝城中恐慌的羅馬人舉著火把通過黑暗的街道時,湧動的石頭將他們吞沒。

當地時間5月20日,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對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龐貝城居民化石進行修復。(19 /39張)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20日報導,公元79年,義大利維蘇威火山(Mount Vesuvius)噴發,羅馬龐培古城被火山灰埋葬,迄今已經1900多年。復原工作人員利用石膏技術保留了86名遇難者被埋葬前一瞬間的遺體。

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管理員斯特法尼亞·朱迪切(Stefania Giudice)說:「我們在用石膏處理這些遺體時會很有感觸,這不僅僅是考古學,而是人類考古史上的一幕。 」

考古專家們正準備在名為「龐培與歐洲」的展覽中展示這些珍貴遺體。這些遇難者的姿勢可顯示他們的死亡方式,有些人被困在房中,有些人則在試圖保護家人。當時維蘇威火山噴發18個小時,導致泥漿流以160公里的時速沖入龐培,摧毀城中一切,並將龐培整體埋葬。有報告稱,龐培古城有2000人遇難。這座古城一直被廢棄,直到1748年被發現,埋在9米多深的火山灰下,其中發現很多保存完整的建築、文物以及人類遺骸。

現在,龐培古城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單中,每年吸引250萬遊客來訪。考古學家們將石膏倒入遺留下來的珍貴遺骸,還原出1900年以前被埋葬遇難者的痛苦表情、髮型以及衣著等細節。

到目前為止,龐培古城中共發現1150具遇難者遺骸,整座城市有1/3的遺骸被挖掘出來。大多數石膏模型都是19世紀中葉製作的,意味著有些已經退化需要修復,這讓專家們有機會探視裡面的情況。據估計,當維蘇威火山噴發時,龐培及其附近的赫庫蘭尼姆(Herculaneum)有1萬到2.5萬人被當場殺死。

當地時間5月20日,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對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龐貝城居民化石進行修復。(20 /39張)

當地時間5月20日,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對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龐貝城居民化石進行修復。(21 /39張)

當地時間5月20日,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對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龐貝城居民化石進行修復。(22 /39張)

當地時間5月20日,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對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龐貝城居民化石進行修復。(23 /39張)

當地時間5月20日,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對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龐貝城居民化石進行修復。(24 /39張)

當地時間5月20日,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對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龐貝城居民化石進行修復。(25 /39張)

當地時間5月20日,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對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龐貝城居民化石進行修復。(26 /39張)

當地時間5月20日,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對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龐貝城居民化石進行修復。(27 /39張)

當地時間5月20日,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對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龐貝城居民化石進行修復。(28 /39張)

當地時間5月20日,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對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龐貝城居民化石進行修復。(29 /39張)

當地時間5月20日,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對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龐貝城居民化石進行修復。(30 /39張)

當地時間5月20日,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對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龐貝城居民化石進行修復。(31 /39張)

當地時間5月20日,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對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龐貝城居民化石進行修復。(32 /39張)

當地時間5月20日,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對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龐貝城居民化石進行修復。(33 /39張)

當地時間5月20日,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對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龐貝城居民化石進行修復。(34 /39張)

當地時間5月20日,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對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龐貝城居民化石進行修復。(35 /39張)

當地時間5月20日,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對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龐貝城居民化石進行修復。(36 /39張)

當地時間5月20日,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對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龐貝城居民化石進行修復。(37 /39張)

當地時間5月20日,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對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龐貝城居民化石進行修復。(38 /39張)

當地時間5月20日,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對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龐貝城居民化石進行修復。(39 /39張)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02044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