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賊的8大恐怖死法:分分鐘給墓主陪葬
趣聞解密2016/04/07 15:49
盜墓賊的8大恐怖死法:分分鐘給墓主陪葬。隨著盜墓筆記,鬼吹燈的熱播,許多人開始對盜墓產生了興趣,但是盜墓既不驚險也不刺激,隨時可能玩完,小編盤點了古墓的幾種保護措施,想盜墓的不妨參考一下。
傳統的反盜墓手段,皆以石槨鐵壁以求堅固,儲水、塞石、積沙以防盜鑿,以及各種殺傷性方法。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最後這一切技術皆被盜墓賊破譯。隨著盜墓者與反盜墓者的搏弈,反盜墓者不得不處心積慮地思索新的辦法,於是,結構和技術最為複雜,殺傷力最大、集一切傳統防盜術之大成的多兵種聯合防禦體係也隨之誕生。
盜墓者每一次盜墓都或許有去無回,為什麼要冒著生命危險去盜墓呢?對於他們而言,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就是被逼無奈,不然誰會天天和死人接觸,盜墓無非就是想在逝者身上盜取一些金銀珠寶以維持或者改善生活。一般古代帝王陵寢都會設置很多機關暗器,盜墓者稍有不慎將淪為陪葬者,下面筆者將向大家講述古代帝王反盜墓賊幾大毒招:
一:虛墓疑塚,迷路死
疑塚防盜,有一個考古名詞,叫「虛塚」。虛塚,只是秘葬方式的一種,又稱假墳、虛墓、虛葬、潛葬、潛埋,說白了,就是造若干假墓穴,而將真屍葬地隱匿起來。
傳說中最著名的虛塚,當數孔仲尼的弟子為其設的五座虛墓。晚清文人俞樾著《茶香室叢鈔》引《東家雜記》稱,當年孔子的墳西側有五座假墳,都是石頭砌成的。這些墳都是他的弟子為他造的,目的是防止後人盜掘。
二:積沙,積石,被活埋
土丘墓最絕的反盜墓招式是「積沙」和「積石」,這種墓也有一個專業術語,叫「積沙墓」和「積石墓」,如果是複合型,則是「積沙積石墓」。
「積沙墓」俗稱流沙墓,是盜墓者最為頭疼和害怕的墓塚類型之一,出現時間很早。
在營建時,開挖十幾米深、面積達幾十甚至幾百平方米的地下空間,據堪輿術。定好棺槨的朝向、方位後,以炒乾的細沙埋葬棺槨,而不是以土回填。沙子積埋到一定位置和厚度後,才以泥土覆埋。並將四周夯實築牢。
為什麼要將沙子炒乾暱?一是可以保持地下乾燥的環境,防止屍體腐壞:二是強化防盜效果。
乾燥的細沙如水,流動性極強,盜墓者根本無法挖掘盜洞,因為挖的時候,沙子會流淌,根本就形不成盜洞。就是挖成了,也極容易造成塌方,讓盜墓者成為殉葬者。
三:構築崖墓,摔死
將墓穴挖在山崖上的岩石中,是另一種反盜墓招式。依山為陵,顯然比平地起穴那種封土式陵墓防盜效果要理想得多。但這種莽法一般人家造不起,也造不成。
這種開鑿於山崖之中,不另起墳丘類型的墓穴,考古界慣稱「崖墓」。這種墓在西漢時已頗為流行,如現今考古發掘發現的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墓、山東曲阜魯王墓、徐州龜山漢墓,都是在山崖中開鑿了巨大的洞穴而成。
崖墓的歷史很長,早在戰國時期已經出現,分布在江西省境內的武夷山崖墓,形式有單洞單葬、單洞群葬及聯洞群葬,棺用整木刳成。唐朝李世民的昭陵玄宮。就是採用了這種防盜方式,是開鑿九螋山(今陝西省禮泉縣境內)而就。其後唐諸帝多興師動眾,將附近風水上佳的山體都鑿空了。
四:鐵水澆築,不給你盜的機會
將墓穴開鑿於山之中,堅固異常,防盜效果自然也非同一般,但是也存在明顯「漏洞」,其通往玄宮的洞口,盜墓者很容易找到。
如何封閉洞口,工匠煞費苦心,其中用鐵水澆築,就是其中的硬招之一。
正史所記,最為著名的鐵水封陵,當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台葬墓——乾陵。據館會要》記載,「乾陵元宮,其門以石封閉,其石縫鑄鐵,以固其中。」
五:巨石堵門,被壓扁
另一個反盜墓手段是用自霖石頂死墓遭。在帝王陵中,反盜設計嚴密。特別是後室(客騫所在)的防盜更嚴謹。在專供棺棒運行的長長墓道上,從入口到地府一般至少設有兩道石門,多者七道,道道有機關,石門燕迭數噸至數十噸。
六:伏弩、懸劍以及深藏伏火,各種死
在所有的反盜墓手段中,最為神秘的是「伏弩」。弩即是箭,伏弩,就是暗設在陵墓死穴(盜墓者必經之地)處,可以自動發射利箭的一種反盜集機械裝置。機弩,即裝機械的弓。
伏弩一般只有帝王陵一類的高等陵寢才會使用,秦始皇的陵墓就有「伏弩」。郭沫若在《中國史稿》第三篇第三章第一節中寫道:「為了防止後人挖掘他的墳墓,秦始皇命令工匠裝置了許多機弩,以射殺企圖進入墓道的人。」
七:置放毒物,被毒死
古籍中,毒墓的記載很多,漢廣川王劉去盜掘戰國古墓魏襄王塚時,除了發現墓是鐵汁澆灌之外,在打開後還有驚人發現,裡面竟然噴出一種有毒氣體,「黃氣如霧,觸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以兵守之,七日乃歇」。
古代人常使用的毒物是水銀,在秦、漢及之前的陵寢中,使用水銀的記錄較多,齊桓公墓內便置有水銀池,水銀蒸發形成的毒氣。給盜墓者製造了很大的麻煩。
置水銀在陵墓中,最著名的當是秦始皇陵。《史記秦始皇本紀》(卷6)記載,「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其陵使用的水銀量驚人,注滿了陵內的整個地層,形成了一個可怕的地下毒河。
試想,在密封空間內,如果有盜墓者侵入,誰還能活著走出來?
八:咒語恐嚇,被嚇死
上面所說的反盜招數都是「實招」,有一種「虛招'。一咒語,也是一種反盜墓手段。虛招雖然虛。卻不失高明,從心理上絕殺盜墓者,令其不盜而退。
世界上最著名的咒語出自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的陵墓(金字塔)。圖坦卡蒙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死去時只有18歲。
1922年,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及其同伴進入了圖坦卡蒙的陵墓。圖坦卡蒙的棺室由兩個武士塑像守護,內有4個金色的神龕,一具水晶石棺和3個套棺。
戴著金面具的圖坦卡蒙躺在純金製成的內槨裡,棺木上有一句咒語——誰要是乾擾了法老的安寧,死亡就會降臨到他的頭上。此外,棺上還有一句話——我看見了昨天,我知道明天。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