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在之前很多文章中都提到了越南的歷史人物。實際上,煮茶還真就寫了一部《笑翻越南史》,近日便會將摘選其中部分精華文章。
越南之源
如果打開世界地圖,位於中國的南面有一個形如玉如意的狹長國家,這個就是越南。
當然,誠如中國的版圖歷盡幾千年的演變才有如此形狀,越南地圖長成玉如意的樣子也是有些歷史原因。
這柄玉如意,大致分為三部分,曾分別稱為北圻、中圻、南圻。三部分各有各自的歷史淵源。
十九世紀時,法國人殖民印度支那半島,越南、寮國、柬埔寨諸國匍匐在法國皇帝的鼻子頭下面。
當時的法國殖民者,就將越南分為這三部分。
北圻是最上端,也是最寬的部分,也名為東京,看起來如同玉如意的頭部。
首先,此東京非彼東京,大家千萬別把這塊地方和日本的首都搞混,就如中國宋代也曾把開封稱為東京一樣,越南的這個東京也只是一個階段稱呼,本來是黎朝對於東都河內的稱呼,後來法國人說了算時,就將以河內為中心的越南北部地區統稱為東京。當時的越南人則稱東京為北圻。
東京這片土地對於越南的歷史源流來說,極為重要,無東京則無越南,它實際上是越南人最主要的發源地,整個越南國家、民族、文化的核心都在這裡。比較而言,國人可能更熟悉這篇土地的另外一個名字——交趾。
自交趾往南狹長的一段,是玉如意的長柄部分,法國人一般習慣稱之為安南,越南人稱中圻。安南實際上也是越南的一個歷史稱呼(後文會介紹其歷史來歷),而且嚴格來說,最早的「安南」之名也指得是越南的北部部分,與東京、交趾這類稱呼同意。不過法國人不這麼想,硬將中圻命名為安南。
如果從中國史籍上找的話,可以找到兩個與「交趾」同時出現的兩個名字:九真和日南。這兩個地區基本上組成了中圻部分。
中國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秦派大軍越過嶺南,征服了當時的南越(注意與越南是不同概念)地區,在南越設置了南海、桂林、象三郡,越南北部和中部即隸屬於象郡。後來漢朝加強了這些地區的統治,將南越地區分為九郡。交趾、九真、日南,皆成為郡。
可以說,越南的北部和中部,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再沿地圖向下的第三部分,也就是中南半島最南端的部分,為南圻,法國殖民者將之稱為交趾支那。這個地區最重要的城市是「西貢」,赫赫有名,今名胡志明市。相對於交趾等舊屬中國領地來說,這個部分與中國關係不大,不過來歷卻更為複雜。這片領土在歷史上大多數時間屬於東南亞一個傳統古國真臘,本來和越南沒有一毛錢的關係,直至近代才淪陷于越南。順便說一句,真臘這個古國,如今的名字叫做柬埔寨。
把越南分為三塊是有原因的。正如上文所說,這三塊土地,每一塊的歷史都彼此不同。
越南——曾經的中國人和中國地
嚴格來說,越南真正從中國分開,走向獨立的日子並不太長。
中國的秦漢以前,中南半島還處於懵懂狀態,原住民們的社會關係非常原始,中國當時的史家們大概為了方便起見,將這些原住民們統統劃到了百越之中。
這個時候,中南半島南端的扶南國是唯一一個相對具有一定實力的國家。大概在公元一世紀,扶南控制著半個中南半島。當時,中國的漢朝已經控制了中南半島東北部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
公元一三七年,日南郡的土著,占族人區連殺死中國漢朝的地方官員,率眾從東漢獨立,其勢力占據原日南郡的大部份地區,後建立占婆國。注意,占婆國是越南歷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勢力,雖然嚴格來說,占婆國與越南國更像是敵國,民族、文化、宗教都有巨大差別,比如占婆國受到印度文化影響,以婆羅門教為國教,而越南是中國文化的傳播區域。但最終,占婆亡于越南的進攻,土地並于越南,故占婆故事也變成了越南歷史的一部分。
公元五世紀,本是扶南國的屬國的真臘興起,漸漸取代了扶南,成為半島上的霸主。
而占婆國與真臘連年混戰,越活越強悍,之後勢力又漸漸擴張至北方,占領了中國九真地區,與當時屬於中國的交趾地區鄰接。
占族人是一個強悍的民族,憑藉中南半島地理優勢,與中國的對抗中絲毫不落下風,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越南——交趾的崛起。
交趾最早的居民,歷史中語焉不詳。越南官方史書採用了一部神話的說法,自稱祖先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時建立國家「文郎國」——「其疆域東臨南海,西接巴蜀,北臨洞庭湖,南臨胡孫國……」——好吧,就像朝鮮的檀君傳說,這種基本上存在於傳說中的大國並不被頭腦正常的學者認可。可以肯定的是,文郎國即使存在,其統治範圍也就在如今越南北部和中國廣西西部的一小塊,且其文明程度和生產力顯然落後於同時代北方的居民。
大約公元前258年時,來自北方的古蜀國的一個貴族蜀泮征服了文郎國。蜀泮南征的原因其實很簡單,當時中國大陸正是戰國七雄爭霸時期,西部虎狼之國——秦國在野心勃勃的秦惠王的帶領下,繼承了商鞅變法的成果,向四方擴張。秦國的將軍狡猾善戰,士兵強悍兇猛,他們通過刀鋒和計謀擊破了古蜀國,占領了巴蜀之地。這次事件造成了兩個結果,其一蜀地土地肥沃,從此成為秦國的糧倉,秦國據此獲得了統一的實力。第二個結果就是造成了古蜀國貴族的南遷。
蜀泮的南征,嚴格來說只是逃難,然而這群狼狽如喪家之犬的逃難者來到古越南,卻儼然成為擁有強大力量的侵略者。古越南的土著王朝(如果真的存在的話)土崩瓦解,蜀泮據此建立了安陽國,自稱安陽王。
安陽國存在的時間並不長,大概幾十年後,就被來自中國的割據勢力南越國(國王趙佗,本為秦將,趁秦末亂世而割據南越之地)所滅,至此古越南的土地並於中國。
很多的越南學者樂於將南越國描繪成越南當時的正統王朝,並命名為趙朝(越南史書中的封建朝代習慣於用統治者姓氏命名,國號反而較少提及)。這其實是一種一廂情願的想法。首先趙佗本人是秦國恆山郡(今位於河北)人,其次趙佗的部下、黨從也都是中國南遷的軍人。可以說趙佗作為秦末的實力軍閥征服了古代越南,同時他們也有割據一方、裂土為王的想法,但如果說他們是被征服的土著民族的代表,那麼趙佗同學要相當委屈和憤怒了。
不管怎麼說,事實是,自從古越南併入南越國,後世又同南越國一道併入西漢,再先後成為東漢、三國的吳國、晉等中國王朝的一部分,一千年來,大量的中國北方人,或因履職,或因避禍,或因發配,或因戍守,或因投機,紛紛遷徙到古越南土地,他們帶著相對高端的文明和工具,漸漸的同化和稀釋了當地的土著居民,等到唐朝末年時,當地的居民使用著中國字,說著中國話,受中國制度管束,已經與中國人差別不大。
正如歐洲人的後裔跑到了美洲,然後鬧獨立,成立了美國。越南的獨立,也可以理解為,一群在交趾的中國人處於自身目的和利益,從中國獨立出去,形成越南前身。研究越南歷史,其實更像是研究中國一個地區割據政權的興亡更替史。
(本文摘選於煮茶作品《笑翻越南史》,原作全文請見「歷史閱讀」同名wx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01194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