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 是中國古代最善戰的名將,這也許永遠說不清楚。但武無第二,文無第一,我們不妨用:對手、時代影響、實力對比、戰績四項指標,為那些叱吒風雲的偉大將領排 排座次。有人要問,戰神項羽,為什麼落選?那是因為,項羽以天下制一隅,絕對優勢條件下,竟一敗再敗,落得自刎烏江,把半生輝煌一下都丟了,反而造就了一 代戰神韓信。
第 十名【李定國】 是張獻忠手下大將,永曆四年,李定國等接受南明封號,與昔日宿敵聯合抗清。永曆六年,李定國取得桂林大捷,清軍統帥南王孔有德兵敗自焚。名列清初「理政三 王」之一的敬謹親王尼堪,在衡州中伏,被李定國親手斬殺。李定國轉戰數省,一度收復廣西、湖南,讓清廷君臣「聞定國名,股慄戰懼」。如果不是南明政權忽起 內爭,歷史是否今日的模樣還很難說。
第 九名【陳慶之】原本是梁武帝蕭衍的棋童,中大通元年,陳慶之率7000名梁軍北上,兵至滎陽,最後擊潰北魏30萬大軍。史書上說,陳慶之一路「平三十二 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直入洛陽。沒有梁武帝充分支持,陳慶之功敗垂成。但他已有的戰績,包括擊敗侯景,即使去除史書中誇大的成分,也相當輝煌了。美 中不足的是,這些功勳,並沒能產生多大的時代影響,拉低了他的排位。
第 八名【柴榮】是唯一入選的皇帝,顯德元年,北漢進犯中原,剛即位的柴榮,先是以少勝多,大敗北漢、契丹聯軍;三次親征南唐,盡取江北十四州,使李璟上表稱 臣;北伐契丹,只用40多天時間,就收復幽雲十六州中的三州三關。誰知柴榮竟病故征途,年僅39歲。柴榮兩次對敵契丹,都占到了便宜,想想日後北宋集全國 之力卻屢戰屢敗,柴榮的能力不能不讓人佩服,而且他也為北宋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第 七名【周瑜】孫策死後,26歲的周瑜總督江東軍事,征討麻、保二屯,殺其首領,俘虜萬餘人;其後,又擊敗江夏太守黃祖。建安十三年,周瑜迎來了人生的巔 峰,赤壁之戰,周瑜說服孫權,以數萬之眾迎敵,巧使黃蓋詐降,火燒赤壁,「飛埃絕爛,燒盡北船」,大敗曹操。鄭重說明,這事與諸葛亮沒什麼關係。赤壁一 戰,曹操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可以說周瑜是奠定天下三分的直接責任人。
第 六名【宇文泰】鮮卑族人,少年從軍,擊敗北魏大將侯莫陳悅後,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對抗高歡。宇文泰控制的西魏,與高歡掌權的東魏,五次交手,都是宇文 泰勝多敗少。東魏天平三年,高歡親率20萬大軍,進攻西魏。宇文泰以不滿萬之兵,只帶3天吃的糧食舟,大破高歡。宇文泰憑藉過人的戰鬥力,以弱敵強,鞏固 了西魏政權,為其後人創立北周,乃至統一北方打下了基礎。
第 五名【岳飛】的豐功偉績已無需多言,雖然沒能收復汴京,迎回二帝,但他在大亂中,整治岳家軍,屢挫金兀朮、粘罕等勁敵,不愧為大宋「中興第一人」。岳飛只 能排名中游,主要是因為在「時代影響」項中失分太多,另外金朝一眾將領也缺乏經天緯地的人才,其主要對手完顏宗弼(金兀朮)即使在歷史上的外族將領中也不 算特別猛。
第 四名【徐達】在統一江南階段,徐達滅陳友諒平張士誠,所向披靡。隨後徐達拜征虜大將軍,攻陷大都後,鎮守太原的擴廓帖木兒開始顯露將才。兩人你來我往,互 有勝負,但憑藉極大的國力兵力優勢,徐達最終將王保保趕出了中原。總的來說,徐達的對手,無論是陳友諒、張士誠,還是王保保,都是一時豪傑,但畢竟明軍在 實力上很強,戰爭中徐達不處劣勢。他超出上面幾人的地方在於,他幫助朱元璋實現統一,時代影響最大。
第 三名【李靖】生平用兵,深諳兵貴神速之道,慣於突襲。武德四年,討江南蕭銑,李靖出其不意,直搗蕭銑的國都——江陵。蕭銑數十萬大軍土崩瓦解。貞觀四年, 李靖六十高齡親率三千輕騎兵,閃擊東突厥,擊潰突厥數十萬大軍,使之滅國。貞觀八年,李靖再率唐軍大破西北的吐谷渾。李靖有唐朝做後盾,無論兵員補充還是 後勤,都有保障。但考慮到他縱橫南北,數次以少勝多,及著有《李衛公兵法》、《六軍鏡》等兵書,足堪「探花」之位。
第 二名【韓信】楚漢之爭伊始,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漢軍從天而降,擊敗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這三位原秦朝大將,平定關中;其後生擒魏王豹;背水列 陣,大敗陳余。之後,韓信又水淹項羽大將龍且的20萬大軍,滅了齊國。相比韓信,在楚漢正面戰場,劉邦只能屢敗屢戰,但因為韓信掃除了項羽羽翼,使項羽陷 於孤立,最終,韓信設下十面埋伏,滅西楚霸王項羽於垓下。
第 一名【曹操】他從中平六年(189年)陳留起兵,征討董卓始,至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去世為止,親自指揮大小數十仗,對手包括袁紹、呂布、劉備、孫 權,堪稱名將「夢之隊」;早期對黃巾、對袁紹,全是以寡敵眾,且能大勝;消滅群雄,統一北方,影響不可謂不大;其一生勝多敗少,消滅敵軍數量當以百萬計。 綜合來看,排在第一實至名歸。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01119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