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塊石頭再重一點,中國2500年的歷史和文化都將重寫

國際頭條| 2016-04-07| 檢舉

如果這塊石頭再重一點,中國2500年的歷史和文化都將重寫

(註:歷史客棧在一點資訊發表的所有文章均為本人原創,在任何其他一點號看到的同樣文章,均為轉載)

中國人好像對石頭特別崇拜,看看旅遊的人就知道了,只要看見有一塊不一樣的石頭,肯定會上去合影。

在歷史上,同樣不乏關於石頭的故事,最早的女媧補天,就是用的石頭;後來秦始皇刻的傳國玉璽,也是石頭(玉石也是石);孫悟空更是直接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其實,在歷史上,還有一塊更重要的石頭被大家忽略了,如果這塊石頭再重那麼一點點,中國2500年的所有歷史和文化都將重寫。

要說這塊石頭,還得從孔子的老爸開始說起。

孔子的老爸名叫叔梁紇(音同「合」),是魯國著名的虎將,力大無窮,史載他「身長十尺」,有多高呢?東周時期一尺合現在的23.1厘米,也就是說,孔子的老爸足足有2.31米,比姚明還高!

公元前563年4月,晉悼公為了明確自己的霸主身份,就聯合魯襄公、宋公、衛侯等13個國家的國君,一起討伐楚國。大軍出發前,晉國大將荀偃、士匄(音同「蓋」)認為,討伐楚國前,應該先把他的小弟逼陽國幹掉。

逼陽國?好吧,我也承認這個國家的名確實很有特點。其實說起來,逼陽國的國君也不是普通人,而是祝融的後裔,領地在今天的山東棗莊一帶。當時,逼陽國是楚國的小弟,對楚國唯命是從,如果聯合國軍貿然攻打楚國,逼陽國肯定會在後面搗亂,所以必須先把逼陽國給處理掉。

於是,13國聯軍浩浩蕩蕩地殺奔逼陽國。但沒想到的是,這個小小的彈丸小國戰鬥力卻驚人的強悍,面對13國聯軍一點也不害怕,死死地守住城池,讓聯軍屢屢無功而返。

荀偃、士匄見久攻不下,再這麼耗下去也不是個事兒,就商量說,逼陽國被圍困這麼多天,城裡肯定缺少糧草,我們不妨裝作運送糧草,引誘他們出來,再趁機攻進去。

這個任務交給了魯國的軍隊。

這天,魯國孟氏的家臣秦堇父押送糧草經過逼陽國,故意招搖過市。逼陽國的國君一看,心想正好城裡沒有糧草了,何不把它們劫過來?於是,逼陽君下令,打開城門,出去搶糧草!

這正中聯軍的下懷,秦堇父立即率領魯國軍隊向城內發起進攻,其中就包括孔子的老爸叔梁紇。

但是人家逼陽君也不傻,名字都這麼牛逼閃閃,人還能傻嗎?等魯國軍隊剛進去一半的時候,逼陽君立馬下令放下閘門,只要閘門一放下來,先進去的魯國軍隊肯定得全軍覆沒。

叔梁紇一看不好,要是閘門真的放了下來,那這次的行動就徹底失敗了,不行,絕不能讓閘門放下來!於是,叔梁紇果斷地衝過去,用肩膀死死地扛住了正在下墜的閘門!

要知道,城池的閘門可是用巨石打造的,重逾千斤,那玩意兒壓下來,不把你壓成肉泥才怪!但好在叔梁紇力大無窮,拼盡全身力氣才勉強撐住了,要是這塊巨石再重那麼一點點,叔梁紇能不能撐得住還真不好說!

正是叔梁紇的力舉千斤,才讓進了城的魯國軍隊順利跑了出來,沒有遭受太大的損失。

請注意,叔梁紇這個時候還沒有認識孔子的老媽,直到12年後,才生下了孔子,從此開啟了儒家治世的兩千年歷史。

因此,當叔梁紇做出那個決定的時候,真是太驚險了!要是那塊巨石再重一點,或許就不會有孔老夫子了,今天的我們也就不再是我們這個樣子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00895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