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232年關係1美國三次挽救中國於危難間?中國忘恩負義?

這幾天,有人痛心疾首地對我說「你知道嗎?你是個忘恩負義的人,美國對中國這麼好,曾經挽救過中國三次於民族危亡。你還這麼喪心病狂地批評他,你這樣能成為聖人嗎?能發展嗎?」如何看待中美232年的歷史關係,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上面說的那些絕對不是玩笑話,而是有人切切實實對中國人說過、對我的文章回復過,更說過我。我要說的是,壓根就沒有「三次挽救之說」的歷史真實存在!中國人不欠美國人的,但美國人欠中國一個交代。現在,我就分篇章來談談如何看待中美歷史關係,並預測一下未來。此文是第一部分。後面陸續還會有。

有中國人說中國人是忘恩負義的人,但關鍵是我們不是蛇,美國也不是農夫。

一、比美國三次挽救中國之說,還要無恥的觀點

有的人這樣說「美國是鴉片戰爭後才開始介入中國歷史的。160年間,我不但沒發現過美國企圖滅亡中國的任何史實;相反倒發現美國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曾三次拯救過中國命運。沒有美國的幫助,大中國也許早就亡國了」。

他說的三次到底指的是什麼呢?綜合起來他說的三次分別為:第一次:門戶開放政策和庚子賠款問題。第二次:二戰。第三次:幫助中國抵制蘇聯,並說「美國以德抱怨,在生死存亡關頭拯救了中國命運。如果沒有美國的見義勇為,中國會毀滅在蘇俄的核彈蘑菇雲中」。

它雖然美麗,也能治病,但你能說它好得像聖花嗎?

1.美國沒向中國走私過鴉片嗎?

低級美粉中的「沒有走私過鴉片」一說,就是由「三次挽救」之說派生出來的。而且,「三次挽救說」中說是「鴉片戰爭後才開始介入中國歷史」,其本身就不符合歷史。其實該觀點始作俑者的文章中的大部分都在我的號內有過反駁。

自1784年,美國第1艘商船「中國皇后」號來到中國後,美國終於見識到了他夢中的「黃金的國度」。隨著神秘面紗撤去,美國人覺得中國人比自己差遠了,幾乎是不文明開化的人。為此,他們決定用鴉片來讓中國人更「文明」。美國商人來到中國後的第三年,為了扭轉貿易逆差,東印度公司高級職員華生上校提出用鴉片走私來平衡。自此,英印政府開始在其管轄內強迫種植鴉片,為此,令中國人深惡痛絕的鴉片貿易開始了。

當美國商人們決定大規模走私之後,他們才發現,其實早在1803年,美國駐土耳其士麥納(即「伊斯密爾」)的領事就給美國政府提議進行走私鴉片。土耳其的鴉片被稱為「小土」,比印度產的「大土」質量要次,價格便宜。因此,被定性為:走私數量絕對值較高,相對值不高。美國商人開始在1804年開始向中國走私鴉片。

然而,最好的鴉片美國人不能染指。1804年到1820年,因為英國和美國之間關係緊張。美國在1812年7月準備向北吞併加拿大,結果被英國、加拿大、印第安人三方聯盟打敗。1814年8月19日,英國將領羅斯率英印聯軍4000人在美國東海岸登陸,直取首都華盛頓。24日,華盛頓被英軍占領,作為對美軍火燒加拿大首府的報復,英軍也火燒華盛頓特區。9月13日,在英加印聯軍的打擊下,美國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律師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為此才寫下了「星條旗歌」,日後成了美國國歌。最終,雙方和談。

這一時期,在商業上,英國人壟斷了質優價高的印度鴉片的產供銷,美國首都都被燒了,商人自然底氣不足,再加上其資本也不足,所以,只能購買土耳其鴉片等,每年的鴉片量都在200箱以下。到了1817年,因為英美關係開始轉暖,美國在國際貿易中受擠壓的情況緩和了,美國商人開始了瘋狂,該年美國運到中國的鴉片為1900擔,占該年度4500擔的42%。

在1898年之前,在國際問題上,特別是在侵略傷害中國的問題上,美國都是躲在英國的後面,由英國出頭,它在背後撈取好處。

1820年到1834年,以美國帕金斯洋行為代表的美國商人主要是代理英國鴉片,靠給英國洋行打工進行分銷、售賣、存放。同時,美國人控制的土耳其鴉片也不斷地運往中國。美國駐士麥納領事上報了1824年、1825年、1826年、1828年、1829年五年的鴉片走私,量為1651箱、403箱、805箱、556箱、421箱。這些僅僅是美方統計的,從中方、英方、美國學者等的不同統計、推算,實際走私量都是三四倍以上。

1835年到1839年,美國商人開始活躍起來,鴉片船從1830年的長年停留的5艘上升為11艘。其中的關鍵是英國政府在1834年撤銷了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貿易壟斷特權,由此,各個國家開始進入印度鴉片貿易中,為此,美國人加入其中加大了對華鴉片,在這一階段,美國每年保守估計在1500箱以上。

1840年前,美國緊緊跟隨英國,其鴉片走私量排第二位。當然,1836-1837年度,美國向廣州走私了大約28萬銀元的鴉片,同期英國則為1950萬銀元。1839年,林則徐查禁鴉片時,美國旗昌洋行是第三大走私商。美國領事知道以自己國家的國力斷然不能與中國交戰,因此,請求英國領事出面,謊稱被查出的1500擔鴉片為英國商人的商品,美國人不過是代賣而已。而其後的鴉片戰爭中,美國雖然沒有直接出兵,但卻派軍艦為英國軍隊助威。

2.門戶政策的實質

之後,就輪到我們談談「門戶開放政策」了。其實,這個東西,在「美中關係200年:因實力不夠,美國才未吞併我方領土」一文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文末給出了連結,有興趣的自己去看看吧。因為這些天進來的一些中級米粉們愛用通俗語言解釋歷史,所以,我也用通俗語言說說。但如果想更全面地了解美國為什麼要提出「門戶開放政策」還得看那篇文章。

2016年的美國是強大的,但並不代表1899年的美國也非常強大。在有些人頭腦中,始終搞不明白經濟第一不是真正的第一。儘管美國在20世紀初在經濟上已經超越英國,但直到二戰前英國仍然是世界老大。不廢話了,去看文章普及知識吧。

對於門戶開放的本質,可以用下面這些通俗語言聊明白,如果想看正經的完全結合歷史的版本,就去看那篇文章。:

1890年代的世界上有八個強盜,老大叫英國、老二叫沙俄、老三叫法國、老四叫德國、老五叫西班牙、老六叫美國、老七叫義大利、老八叫日本(前三位應該沒分歧吧,後幾個權當打比喻了,別較真兒)。這八個強盜中的前三位和老八狂揍一個叫中國的人,又是殺人放火又是劫財劫色。那四位看著眼饞。但因為實力不濟不敢跟那四個硬拼呀(老八雖然實力還不特彆強,但他是中國的鄰居呀,總是這小子兒挑頭兒當打手)。

到了1898年的時候,老五和老六打起來了,用一個形象比喻就是為了爭奪殖民地狗咬狗起來了。某一日,美國想,這世界差不多都被分得差不多了:老大最多、其次是老二和老三、老五。我們這四個新瓜蛋子沒得分呀,要分就得從那四個老傢伙嘴裡虎口奪食。看看老大英國,惹不起;老二沙俄,這傢伙北極熊一個,惹毛了,撓你,不能惹;老三法國,唉,道義上人家幫助過我們獨立,雖然我們從來不知道感恩,剛獨立就給他下絆子兒,但大面兒上得過的去呀。

這咋辦?前三個老傢伙惹不起,老四、老七、老八都和我一樣是小字輩兒,我們之間暫時團結一下,以後一起揍這幫老傢伙。咦?不對,老五可是個老老傢伙呀。對,揍他,老胳膊老腿兒了,別看名頭響,揍了他,我家後院就我說了算了,還能為打中國有個基地——菲律賓。

為此,兩隻狗打起來了。老六打敗了老五。美國的後院終於安穩了,該搶有錢人了。可側頭一看才發現:奶奶的,中國最肥沃的土地和最有錢的地方都被前三個分了。特別是那個老八,別看個子小,特別橫,自己想去中國東北發展,他不讓。結果,自己灰溜溜地沒敢去。

美國想來想去,最終決定:既然硬來不行,那就來軟的,先用我的強項——經濟,慢慢滲透。等他們之間或者他們和另外三個新瓜蛋子打起來後,兩敗俱傷的時候,我再上。

1898年的美西戰爭,是美國真正成為世界帝國的第一步,之前,他一直在自己的後院蹲守,拿著根木棍,驅趕著門口的野蠻人。這場戰爭,和普法戰爭以及日後的日俄戰爭一樣,代表著三大新興帝國的崛起。英法俄三大帝國時代的終結。

但眼前那前三個和老八都是吃得滿嘴流油,我也得吃呀。所以,美國猛上前說道:各位大哥,各位大哥,且慢動手。咱們現在是文明社會了,中國畢竟是個人呀,咱們好好合作,利益均沾。以前您幾位占的便宜,所有人都承認。但是,在經濟上給你們的好處,我們也該享有。說著,扶起了中國,中國對此感恩戴德。美國在中國耳邊耳語道:這次我幫了你們,我看那塊兒地不錯,借給我吧;那塊兒也不錯,租給我吧。我看北京我們缺個商會,你看哪家給我們?

中國被八大國嚇得不知所措,中國大家族的族長跑出來,感恩戴德地說:謝謝美國,謝謝美國。以後經濟上的事情好商量,你們美國人真好。地兒呀有的事兒,你們的企業想來可以呀,我給你優惠。英國、法國、沙俄有的,你也有,而且比他們還要優惠。

我們中國人是講感恩的。

日本人一看咬牙切齒地說:美國人就是偽善,老子兒從來不裝聖母。你們中國人要感謝我們大日本,如果沒我們揍你們,你們能推翻滿清?你們能知道民族團結?你們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00781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