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媽媽都教育孩子禮讓,但毫無原則的禮讓最終傷害的是孩子!
國慶裡帶孩子外出玩耍,遊樂場裡不少小朋友在盪鞦韆,每一個鞦韆都有小朋友。我跟丫丫等了很久,才有一個小朋友跟家長離開了。
丫丫剛坐上去不久,就來了一個大概五六歲的男孩想盪鞦韆,但那時已經沒有空餘的鞦韆,這個男孩便哭鬧著賴在地上不起來。
於是,驚人的一幕出現了,他的奶奶徑直走到丫丫的鞦韆旁,直接就把丫丫拽了下來,嘴裡還嘟囔著:「我孫子一哭就吐」,然後理直氣壯地把她孫子抱了上去。
丫丫一臉委屈無助地看著我,想要哭的樣子。「小弟弟還小,你就先讓他玩一會!」
哇一聲,丫丫大哭,「老師說先到先得的,他蠻不講理……嗚嗚……」我突然感覺到心疼,正是我這個老好人媽媽擾亂了丫丫心中的秩序,給她造成了傷害。本著和睦相處的初衷,竟然容忍這樣的野蠻行為的發生,作為一個母親,給孩子示範了一個壞榜樣。
我走上前跟小男孩的奶奶說,「我們是等了差不多20分鐘才等到的鞦韆,你們去排隊吧!」
沒想到老人臉一沉,「我孫子一哭就吐!」理直氣壯的樣子讓人火冒三丈。
「我這樣說是有原因的,也是為了你孫子好,你不知道我得了愛滋病,鞦韆上面我剛剛吐了一口水!小心你孫子被傳染……」想不到老太太是老江湖了,竟然瞪眼睛吹鼻子不以為然。
「糟糕,你看你孫子腿上有傷口,這個很危險,愛滋病毒就是通過傷口進到體內的……」雖然不相信,但人就有這樣的一種奇怪心理,萬一是真的呢?
老太婆悻悻地拖著哭鬧的孫子走了。
從孩子上學前,父母就該教會孩子的道理——先到者先得,不然都別玩!教會孩子,社會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規則與秩序。常見到街上不少插隊、搶占的情況,大人的不守規則讓孩子耳濡目染,孩子也從父母的不守規則上模仿得淋漓盡致。
兒童在3歲到4歲,會出現追求秩序完美的關鍵期,隨即幼兒對秩序的敏感會上升到對規則的要求:無論在什麼地方,我遵守規則你也必須遵守規則,人人都要遵守規則。並且逐漸從服從規則轉變為能把一些生活常規內化。
父母要把握孩子這一敏感期,趁機教育孩子「先到先得、先到先享用」的秩序,幼兒教育專家小編提醒比如進入遊樂場要排隊;溜滑梯要排隊;一家人吃飯時先到者先動筷,後來者只有「沒菜吃」;早起上廁所、洗漱也是先到先得;想玩別人正在玩的玩具要先等待……當孩子將這一規則內化為行動後,他們就能在公共場所表現出良好的教養。
想看更多有趣的文章和新聞????
來瀏覽我的「老道有情」的頻道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6/node63614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