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的不同人生里,或許藏著相同的故事,我用這些故事表達你的情感。
陳家灣里有一位年邁的老太,人稱陳二娘。陳二娘家裡有兩個孩子,大女兒叫婷婷,小兒子叫向文。陳二娘家過得很是清貧,老伴去世的早,是她一個人含辛茹苦把兩個孩子拉扯長大。一家人都需要吃飯,兩個孩子還小,陳二娘只能靠著那幾畝田地來養家餬口,這幾畝田地孕育了兩個孩子的未來。
陳二娘雖然沒讀什麼書,大字也不認識幾個,但是卻懂得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她把兩個孩子都送去讀書,囑咐孩子一定要努力讀書,她依舊靠著那幾畝田地養活著兩個孩子,閒暇之餘就在家做手工拿去市集上賣。兩個孩子也很懂事,姐弟關係很好,經常幫家裡做力所能及的事。

一眨眼,大女兒婷婷已經高考了,成功考上了大學。這時,陳大娘因為過度操勞病倒了,一家人都沉寂在灰暗中。後來,婷婷向陳二娘說道:「媽,我不讀書了,讓弟弟讀書吧,女孩子讀再多書將來也是嫁人的。」陳二娘反手給她一耳光,氣喘吁吁的說道:「我就算拼上我這條老命,我也要把你們兩姐弟供上大學。」陳二娘拖著病重的身體,依舊在地里幹活,把稻穀全賣了,湊齊了婷婷的學費。
村子裡一直流傳著一個謠言,說向文不是陳二娘的親生兒子,是撿來的。向文逐漸長大,也聽聞了村子裡的謠言,向文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對自己的身世很是敏感,他沒有恨陳二娘,雖不是親生,但卻勝似親生,這些年來,陳大娘為了他和姐姐,沒日沒夜的勞作,他在心裡暗暗決定,將來一定要好好報答陳二娘。
時光荏苒,婷婷和向文都已經大學畢業了,在城裡工作,兩人也在城裡安了家。陳二娘每年都會去兩個孩子家居住,每次到小兒子家裡吃飯,只吃飯卻不夾菜,向文看到後,夾菜給陳二娘,陳二娘連忙用手擋住碗,說道:「不用不用,菜多貴呀。」向文眼眶紅紅的說道:「媽,雖然村子裡人都說我不是你親生的,但是我早已把你當成我的親生母親,你卻連菜都不願意吃我的。」陳二娘看著向文,許久才說道:「孩子,是媽對不起你。」

這天,婷婷和向文都接到鄉下醫院的電話,陳二娘再次病倒了,這次比先前那次還要嚴重,姐弟兩人匆忙趕回鄉下,最終還是沒能趕上看母親最後一面,醫生對姐弟兩人說道:「老太太走得很安詳,嘴裡一直念叨著你們,這是老太太托我寫的一封信,讓我寫好交給你們。」婷婷接過信封,和弟弟向文看著心中的內容。
原來,向文才是陳二娘的親生兒子,而婷婷則是大姑子生的孩子,大姑子年輕的時候未婚先孕,被負心漢拋棄,走投無路尋求陳二娘的幫助。陳二娘和老伴當時看著大姑子很是可憐,就答應了,大姑子生完孩子就去了外地,再也沒回來過。陳二娘去向文家裡吃飯卻從不夾菜的原因是那些省下來的菜,是作為一個母親的愛啊,從小讓向文飽受村子裡的流言蜚語,陳二娘心裡很愧疚,買菜需要花錢,想幫兒子省錢,所以才不敢多吃。

姐弟兩人看完後,抱頭痛哭,婷婷說道:「弟弟,是我對不起你,是我搶奪了你的愛。」「姐,我不怪你,從今以後我們相親相愛才能對得起母親。」向文說道。
其實,母愛是偉大的,也是無私的,它沉浸於萬物之中,充盈於天地之間,沒有哪一位母親是不愛自己的孩子,大家對於這個故事是怎麼看的?
(故事完,歡迎關注、評論、點贊、轉發。文中所有圖皆來自網絡,與文無關)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