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慶幸,年輕時我不是一個美人
文:韋娜
去一個大學做演講時,我提問了一個問題:「對自己的外表不滿意的同學,請舉手!」
結果,嘩啦啦,有三分之二的學生舉起手來。
其中一個女孩說:「我覺得自己真的很醜,我對自己的髮型、體型一直不滿意,但我不知道怎麼改變,才能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她的話一說出口,學生們一片譁然。
我也很驚訝。在我看來,這個女孩已經很漂亮了,除非她是個完美主義者,要麼就是她自卑,不然怎麼會如此不自信呢?
她說:「我現在很排斥上街,你看看街頭那些人,美容院的銷售告訴你再不保養你的臉就會衰老,健身銷售告訴你再不瘦身就沒有未來。所以我很恐慌,不知道應該怎樣做才能趕上時尚的步伐,變成眾人眼中的美女。」
這真是社交媒體所謂的「標語黨」設下的局,它們幾乎是一樣的模式,都是需要消費金錢去獲得美麗和魅力。
當然,每個人都害怕衰老,希望青春永駐,害怕落伍。所以,「標語黨」才有了新的機會。每一次產品上線,都會有新的標語出現,隨後就有一批追隨者。
就像有一次,我在地鐵上,一個年輕的女孩跑過來,請求我和朋友掃碼:「麻煩你關注我吧,我們賣這個營養粉。我們保證您喝一個月可以瘦九斤,三個月可以瘦到你想達到的斤數。」
然後,另一個女孩也趕緊跑來,對我們做廣告:「你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我們是做空中瑜伽的,一個月可以讓你瘦三斤,我們這種瘦會很穩定……」
朋友顯然心動:「聽起來很不錯呢!」
一旦商品和數字聯繫起來,就有一種功利心,他們大聲地喊保證,可真正的保證卻不是如此。任何事都可以急功近利,唯獨變得越來越美、越來越好這件事,不能相提並論。美對我而言,是一種主觀的感受,物質裝扮的只是外表,唯有精神的美,才能讓整個人散發別樣的光芒。
我的一個表妹淡淡是資深的信用卡卡奴,每次發了工資,第一件事就是償還信用卡,然後再花完這些錢,周而復始。
每當她光鮮亮麗地出現在親人面前時,我的姨媽反而會刻意提醒:「這個月又要沒錢了吧,你每次花那麼多錢在衣著打扮上,有什麼意義。」
其他親戚也會接下去說:「你應該把這些錢好好存起來,將來還能買房,哪怕去社交請人吃飯,說不定還能找個好的男友。」
「你別覺得買一件衣服幾百,沒有多少錢,其實買的多了,那衣服堆在那裡,你根本不穿,太浪費了,你得去健身。更重要的是,你的身材好了,穿什麼都會好看。」
淡淡卻覺得自己那麼年輕,這幾年不好好打扮,穿漂亮衣服,等過了年輕的時光,再也無法穿這些漂亮的裙裝。
她對我說:「有一天,我去買內衣,看到牆壁上貼著一個女人的照片,二十、三十、四十,女人的背一直駝下去,屁股和胸也一直下垂,好擔心自己在老去之前,並沒有享受到青春啊!」
衰老,才是淡淡最怕的,所以,趁著年輕,她想去多想體驗。可淡淡不知道,人到了四十歲,或三十歲之後,外貌才開始顯現內心的模樣。
若最好的年紀,長相全憑運氣,那麼,隨著時間的增長,長相就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善,我們的思考,我們的尖酸、刻薄、欣喜、痛苦,全部都寫在了這心上。所有好的,壞的經歷,也都刻在了這心上。
每次提到美人,以及老去的美人,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的是奧黛麗·赫本。
之前我曾做過她的自傳集,迫於戰爭的原因,有很長一段時間,她沒有食物可吃,這是她異常瘦弱的根本。
她熱愛小動物,曾收養過一頭小鹿,取名為依比,她美得從容,美得驚人。多年後,她的衣著、姿態,依然有人模仿,卻無法超越。因為她的美在於聖潔的精神與靈魂,在於她對弱小孩子和動物的憐憫之心。
與年輕時的赫本相比,我更喜歡年老後的她,她依然瘦弱,滿臉皺紋,但她的眼神中滿是慈愛和豁達,為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孩子們呼籲和吶喊。所以,當她病危時,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特蕾莎修女曾命令所有的修女為她祈禱,禱告的聲音傳遍世界。所以,即使在她離世後,紐約總部依然雕刻青銅像來紀念她,並稱之為「奧黛麗精神」。
看很多廣告商都會特意強調,使用他們的產品,幾年後的皮膚依然健康,年輕時不使用限量版的產品,此生遺憾。我卻覺得每個人都會老去,接受身體衰老的過程是一種本能,每一天的生活都是一種修養,呼吸之間,言辭之間,都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氣質。
衡量一個人老去的標準,不是年齡,而是內心是否依然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和熱愛。
即使我們聽從物質化的口號,穿上美麗的衣裳,傾盡所有擁有那支限量版的口紅,也不見得能成為好看的美人。因為物質性的東西比精神性更容易實現,但大多數人都很懶惰,很容易成為口號炮製者的提線木偶。
當我們去讚美一個美人的時候,多半這種美會帶給我們精神的愉悅,是一種感性的美,是一個人的外貌、氣質、智慧、修養等一系列綜合因素所凝聚的美。走在人群中,我們總會被那些美人吸引,她們衣著整潔,表情真實而可愛。
我無時無刻不在感慨,美真是一種修行。
回想小時候,那時真的很慶幸,我不是其中最漂亮的那一個。有些過早漂亮的女孩因吸引了過多男孩的注意,早早地戀愛,早早地退學。我也並非讀書時那種第一眼美女,因被捧得太高,畢業後一直不能接受自己是個普通人的現實。
所以,過早的美和早熟一樣,有時也是一種酷刑。
在年輕的身體、沒有閱歷的皮囊上,掛著一串串流行的單品,這種美不會長久。
我所理解的遲到的美,其實是一種魅力,是游離在社會上的,是值得推敲的,是要付出代價的,是很辛苦的。需要內心去頓悟很多道理,要忍受許多孤獨,要看很多書,要走很多路,不停地進修,自省,要一次次堅持自己善良的品質,不斷完善自己性格的缺陷。
我所理解的美人,一定有大美的情懷,她身上那些閃光的美的品質,是庸俗的衣服和化妝品無法去支撐的。畢竟,瑣碎的生活會讓一個人碎碎念,慾望會蒙蔽我們的雙眼,這些其實是負擔,是我們前進路上的障礙。
曾看過一位作者寫的一篇文章,她拒絕了五十次去購買漂亮的衣服和化妝品的慾望,才買了一套房。現實的生活是,我們需要拒絕上千上萬次誘惑,才能修得安穩,修得內心的安寧。
真正的美人,需要底氣。
底氣是什麼,是讓你無能為力的感覺越來越少。要不斷去積累自己的能力,對一些細小的事情認真一些,再認真一些。不管身處怎樣的困境,你的身體里都住著一個好奇的小孩子,他對未來充滿信心,也滿是期待。
未來的歲月里,一定要修成一個美人,無須在意年輕的皮膚隨歲月滑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我修行上。活在當下,做好眼前的小事,就是一種美。
以上的這段文字,摘自青年作家韋娜新書《做自己才是真正的貴族》。韋娜是一個怎樣的人?
她是一個沒有刺,用文字溫暖讀者的姑娘,她將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凝結成文字,打磨成書借著文字,將她的經歷娓娓道來她走遍千山萬水,卻仍不忘回到這裡只為踐行許下的諾言。
這一次她的新書《做自己真正的貴族》是她分享自己的經歷還有到各處遊歷演講遇到的一些人和事告訴你真正活成貴族的人是什麼樣的。本書由40多個短篇組成,作者講述自己經歷,還有到各處遊歷演講遇到的一些人和事,寫學生時代,寫職場,寫朋友,從少年到年逾古稀的老人,告訴你真正活成貴族的人是什麼樣的——是那種於逆境之中依然爭取不麻煩別人,在極度困窘中始終堅守自尊的精神的人。
最後書集君送給你韋娜的幾句話:
愛情才是真正的奢侈品,很多人終其一生擁有的不過是一段段關係,並非愛情。
好想繼續睡下去,但不能,因為我還要快馬加鞭地去生活,去愛你,去看海。
我總覺得沒有誰比誰更優秀,只有誰比誰更願意去嘗試。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